《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76、商业资本
【本文转载自《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徐禾主编】
【如有错漏或其它问题,欢迎指正】
76、商业资本
商业是组织商品流通的一种经济形式,它是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而产生的。在历史上,最早的商品交换是由生产者同生产者直接进行的,没有专门经营商品买卖活动的商人参加。直到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创造了一个不从事生产而只从事产品交换的阶级——商人”,[i]才有了商业这样一个独立的经济形式。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资本,叫做商业资本。它与生息资本一样,都是历史最久的资本形态。商业资本经历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这种资本形态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但是,从性质上说,资本主义的商业资本与以前的商业资本是不相同的。近代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的运动中分离出来的,它是产业资本独立化了的一部分。
为什么会有这种分离和独立化呢?我们知道,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的初期,由于生产规模和市场范围的相对狭小,产业资本家大多是自产自销。那时,产业资本家既执行着生产资本的职能,又执行着将商品资本实现为货币资本的职能。后来,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市场范围日益扩大,流通的商品量大大增加,流通时间也相应地延长。在这种条件下,如果产业资本家仍要自产自销,势必要建立庞大的商业机构,雇佣大批的商务代理人。为此他就必须大量增加流通资本;而如果不增加流通资本,则必须减少现有的生产资本,以便使生产资本和流通资本保持适当的比例。但是,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利润率的降低。这表明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过程,要求从现有产业资本家当中分离出一批人来改行经商,用自己的资本专门为推销产业资本家的商品服务。这样一来,商业资本就从产业资本当中分离和独立化出来了。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商业资本的形成和本质时指出:“只要处在流通过程中的资本的这种功能一旦独立起来,成为一种特别资本的特别功能,并且固定下来,成为一种由分工而交给特别一种资本家去担任的功能,商品资本就变为商品经营资本或商业资本了。”[ii]
商业资本虽然是产业资本中的商品资本的转化形态,它发挥的仍然是产业资本中商品资本的职能;但是绝不能把商业资本与商品资本等同起来。商业资本是与产业资本相分离的、独立发挥作用的资本形态。只有具有自己独立的投资并专门从事商业活动的资本,才是商业资本。如果由产业资本的商务机构直接推销商品,那么,这里的资本便仍旧是商品资本,而不能称为商业资本。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商业资本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借助商业资本的活动,产业资本家可以较快地把自己的商品资本变为货币资本,这就会加速资本循环和整个再生产过程。其次,商业资本把资本主义的剥削触角伸向广大的城乡乃至世界各处,因而它可以扩大资本主义剥削的范围,大量增加资本家的利润。但是,资本主义商业的作用也是双重的,由于它会造成市场的虚假繁荣,因而会加深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促使经济危机迅速爆发。
[i]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972年版,第162页。
[ii]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29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