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75、生产价格

2022-04-19 13:27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徐禾主编】

【如有错漏或其它问题,欢迎指正】


75、生产价格

  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态,它等于商品的生产费用加平均利润。在平均利润形成以前,商品本来是按照价值来出售的。等到形成了平均利润以后,由于各个部门所得到的利润与本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m)发生了量的差别,所以这时商品不再是按照价值出售,而是按照生产价格来出售了。

  在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情况下,从一个部门来看,生产价格与价值通常是不一致的。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平均利润大于剩余价值,因而生产价格高于价值;反之,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平均利润小于剩余价值,因而生产价格低于价值。只有资本有机构成中等的部门,平均利润与剩余价值从而生产价格与价值才大体上相同。尽管从一个个部门来看,生产价格和价值有这种不一致的现象,但从整个社会来看,生产价格和价值还是相等的。

  在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条件下,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以前,商品的市场价格是围绕着价值而上下摆动;现在则是以生产价格为中心,围绕着生产价格而上下摆动。

  由于商品按照生产价格而不是按照价值出卖,生产价格与价值存在着不一致的现象,于是便有一些庸俗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抓住这一点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大肆攻击。他们胡说什么,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学说与他的劳动价值理论是互相“矛盾”的。

  其实,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与生产价格学说之间并不存在任何矛盾。马克思的生产价格学说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倘如离开了劳动价值论,就根本不能说明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实质问题。商品按照生产价格出卖,绝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只是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的一种发展,马克思说:即使在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以后,仍然是“价值规律支配着价格的运动;因为生产上必要的劳动时间的减少或增加,会使生产价格下降或提高。”[i]


[i]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186页。

《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75、生产价格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