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梦行者·存在

2021-05-27 17:59 作者:风知説语  | 我要投稿

  这一天空闲的时候,我总是想起他说的话。我本是个不愿服输的人,但是我却不得不认输,在他眼中我好像一无所知。他的话令我难以忍受,却又深深地吸引着我。我觉得他那里应该有我想要得到的东西,于是第二天我又坐到了他的身边。他还是坐在那里,并没有因为我的到来而做出任何反应。我只好主动的向他搭话。
  “你每天坐在这里,就是在想那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么?想它们有什么用么?并不是所有人都关心这些问题。”
  “人不是为了有用而活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按照自己选择的方式去生存,谁也强求不了。只不过,人总是要做些什么,哪怕明知道是浪费时间,也要将自己的生命填满,否则就要面对空虚。”
  “我不是说你说的那些没有用。我的意思是,即便你是对的,你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认可你的想法。不是所有人都讲道理的,人往往是不理性的啊。”
  “世界在变化,人也在变化。理性的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又能如何呢?没有人认可又怎样,所有人都认可又怎样,我要因为别人的认可而改变我的想法么?人可以感性、也可以理性,感性的认知可以成为理性判断的基础,理性的认知也会成为感性判断的因素。你所说的‘不可能’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呢?”
  “呃……好吧,没有人是纯粹理性的,也没有人是纯粹感性的,甚至没有哪个想法是纯粹感性或纯粹理性的。”
  “你认为的‘没有’是怎样得出的判断呢?”
  “当然是根据事实了。”
  “你根据什么样的事实得出这样的判断呢?”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的事实。”
  “当你认为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一种事物,并把它当做事实的时候,你就会说出‘没有’这个词。”
  “差不多吧。”
  “那你依据什么来判断一个事物的存在或者不存在呢?”
  “我总是不停地做出判断,却没有想过我是依据什么做出的判断。应该是依据我所看到、听到、感知到、意识到的事物,做出的判断吧。”
  “你能看到、听到、感知到、意识到不存在的事物么?”
  “不存在的东西怎么可能被我看到或听到呢?但是,我应该可以感知或意识到不存在的事物。就比如说‘三条腿的鸡’‘会飞的人’。”
  “你见过腿、鸡、人这些实物,也见过飞这个动作,还知道数字的概念,却没有见过三条腿的鸡、会飞的人。那你是怎么感知或意识到它们的存在的呢?”
  “哈哈,差点就被你绕进去了。我刚才说过,它们不存在。所以我意识到的是它们的不存在而不是它们的存在。”
  “那它们存在于你的意识中么?”
  “呃……应该算是存在吧。”
  “存在于你意识中的事物算是存在么?”
  “应该也算吧。”
  “那三条腿的鸡和会飞的人也算存在么?”
  “好吧,我前面说的不够严谨。它们不存在于现实世界中,但是存在于我的意识中。”
  “那你所说的所有‘不存在’都只是不存在于你所观察到的现实世界,而你所说的‘存在’既包括了现实世界又包括了你的意识。”
  “嗯……应该是这样。”
  “如果这样的话,你会发现一件事情,你无法凭借‘不存在’来否定存在,却可以凭借你的认知去认可某个事物是否存在,哪怕你从未感受到这个事物。因为你所说的‘不存在’并不是‘存在’的反面,而只是‘存在’在你意识中的变化。例如当你在现实中看到一个苹果,你认为它存在。它可能是一个真的苹果,也可能是一幅画或一个雕塑,当你吃掉它或粉碎它,它就不存在了。然而,它仍然存在于你的记忆中,只不过它已经变成了另一种样子。”
  “但是它在现实中确实不存在了。”
  “你说的现实中不存在指的是实物的状态和你对这个实物的认知,苹果的组成部分仍然存在于现实世界中,你只是在用新的状态来否定旧的状态。苹果的消失只是物质形状或形态的变化,而不是真的消失了,消失的是你意识中的某个特定的认知,它因为现实的变化而变化了。你会发现,‘存在’这个词包含了太多的涵义,任何事物都是某种存在,那么不存在的事物也是某种存在。”
  “不存在的事物怎么能是某种存在呢?”
  “地心说所描绘的现象存在么?”
  “不存在。”
  “那地心说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呢?”
  “它是以概念的形式存在的。”
  “也就是说,不存在的事物可以作为概念而存在。那么概念是什么?有什么东西无法成为概念么?”
  “我不太清楚概念是什么,好像任何事物都有它自己的概念。”
  “人类没有认识到的事物有自己的概念么?”
  “没有被人类认识到的事物当然没有概念。”
  “那‘宇宙’这个词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呢?人类认识到宇宙了么?”
  “宇宙这个概念好像包括了所有的存在,甚至包括了人类没有认识到的事物。”
  “‘理性’‘感性’‘存在’‘不存在’‘日心说’‘地心说’‘宇宙’这些词都只是概念,它们的含义有的清晰,有的模糊。在含义不清的的时候,我们无法用文字来否定文字,更不可能用文字的概念来否定现实。我们只能根据现实来判断认知的准确性,而无法用认知去干涉现实。正确或错误的永远是我们的认知,而不可能是现实,因为现实就没有正确或错误这些属性。所以忘掉我们前面的谈话吧,那只不过是由概念的不确定性导致的文字游戏罢了。就像鸡和蛋的问题一样,最终决定对错的只能是现实,而不是人类的认知。”
  “为什么无法用文字去否定文字呢?一个人如果给某道题填上了错误的答案,他还能是正确的么?”
  “错误的是什么?是人还是答案。”
  “它们都是错的,错误的人填上了错误的答案。”
  “一个人会因填了错误的答案而成为错误的人么?”
  “当然。”
  “那生长了错误的人的世界也是错误的了?”
  “世界怎么能是错误的呢?世界就是这个样子的。”
  “人也就是那个样子的,哪个人能不犯错呢?会犯错是人的本性,难道人的本性是错误的么?”
  “那我总不能说他是正确的吧。一个做出错误答案的正确人?”
  “错误和正确不是人的属性,它们只是答案的属性。错误的答案不会自己变成正确的答案,但是人却会做出正确或错误的答案。这回填了错误的答案,下回可能会填正确的答案;这回填了正确的答案,下回又可能会填上错误的答案。正确或错误是问题的属性,对于人,它只是两种状态。就像成功和失败,它们是事情的属性,却不是人的属性。什么都没做过的人从未失败过,他就是成功的人么?成功的抢劫了银行的人就是成功的人么?对和错只能针对问题,成功和失败只能针对事情,对它们的判断要有一定标准,没有标准就无法做出判断。而这些标准所限定的并不是人,所以它们并不是人的属性。”
  “如果有两个人判断一道题,一个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另一个做出了错误的判断。我难道不能将做出正确判断的人称之为正确的人,将做出错误判断的人称之为错误的人么?”
  “做出正确判断的人可能并不知道这道题的正确答案,它也许只是猜出来的;做出错误答案的人可能知道这道题的答案,却因为某些原因故意答错。这种情况下谁是正确的人,谁是错误的人呢?题有题的规则,无论是否知道正确答案,填了正确的答案就会被判为正确,填了错误的答案就会被判为错误。如果规则不明确,那么正确或错误也将变得模糊不清。一个知道正确答案却填了错误答案的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呢?”
  “应该还是错误的。”
  “错误的是人还是答案呢?”
  “错误的是答案。”
  “你说的‘正确的人’实际上是想要表达‘做出了正确的答案的人’,做出正确答案只是这个人的行为或状态。不能通过简化语言,将正确或错误当做人的属性。”
  “那人有哪些属性呢?”
  “属性是人类为了区分事物而创造的概念。人既有和其它实物一样的物质属性,也有自己独立于实物的属性,那就是无知。答案有错误、正确的属性,人有无知、有知的属性;答案会因错误和正确的程度有所区别,人也会因无知和有知的程度而有所区别。”
  “我听过一句话: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就越多。这是为什么?”
  “这里有两个标准,一个是人类认知的标准,另一个是现实状态的标准。
  在现实中,人能够知道自己对哪些事物不了解,这属于对自身的认知。将成年人和婴儿的认知进行比较,成年人所不了解的事物要多于婴儿,成年人比婴儿多的不是‘不了解的内容’本身,多的是‘自身对事物的不了解的状态’的认知。在现实的角度,如果将人类可认知的事物定为一个固定的量。那么在这个量中,一个人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就越少。
  在人的认知中,‘知道’不是‘不知道’的反义词,它们只是两种不同的状态。就像‘抬脚’不是‘落脚’的反义词一样,抬起的次数反而会决定落下来的次数。抬起和落下都属于我行为的状态,在时间有限的生命中,我抬起的次数越多,落下的次数就越多,我静止的时间就越少;知道和不知道都属于我的认知的状态,在认知有限的生命中,我知道的越多,我不知道的越多,我无法认知的东西就越少。
  我可以通过抬脚、落脚这类肉体变化去控制身体的行为,也可以通过知道、不知道这类的意识变化控制我的意识行为。
  我们不能用文字的对立去否定现实,否则就会在概念不清的时候产生很多错误的认知,使我们的认知陷入悖论一样的文字游戏中无法自拔。”
  
 

梦行者·存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