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黄沙 - 西迪恩瑟尔防御战(上)

原文地址:https://zhuanlan.zhihu.com/p/56132535
题图:今日,在距离亨特山谷(Hunt's Gap)还有12英里的西迪恩瑟尔(Sidi Nsir),新旧 马特尔-贝加(Mateur-Beja) 公路的交汇处,树立着一座纪念石碑,上面铭刻着一句话:“1943年3月1日,德军的进攻在此(区域)停止,贝加获救。”
在德意军队于1943年2月14至24日所发起的“春风”行动(Unternehmen Frühlingswind)中,美军第2军在费德隘口(Faid Pass)与凯瑟琳隘口(Kasserine Pass)的战斗中损失惨重,此役不仅阻止了盟军东进突尼斯的企图,也迫使盟军西撤并陷入混乱的局面。
随后,在未告知隆美尔的情况下,阿尼姆与凯赛林敲定了“牛头”行动(Unternehmen Ochsenkopf)的最终计划,这一将在26日于突尼斯桥头堡北段由德军第5装甲集团军发起的作战,旨在进一步扩展突尼斯桥头堡阵地。为了达成目标,阿尼姆计划将第5装甲集团军所有可用的装甲力量投入到这一作战行动中。
“牛头”行动的主攻部队将分三路进击,其中路的主攻部队包括由鲁道夫·朗(Rudlf Lang)上校指挥的朗战斗群(Kampfgruppe Lang)。2月26日,也就是朗战斗群组建的当天,这个总计有70余辆坦克的战斗群就投入作战,朝着其最终的作战目标:贝加(Beja)——一处重要的交通枢纽奔袭而去。
然而,在通往贝加道路上,一座名为西迪恩瑟尔的小村庄拦住了朗战斗群的去路。作为战斗前哨而驻守在西迪恩瑟尔的英军46步兵师第128汉普郡(Hampshire)步兵旅 汉普郡步兵团 第5营与第172皇家野战炮兵团第155炮兵连设法将德军的进攻推迟了12个小时,为盟军亨特山谷防线的建立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尽管“春风”行动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隆美尔也察觉到了能扩大此役战果以扭转北非战局的机会,但阿尼姆在移交军队时的不配合让隆美尔错失了这一良机,与此同时,特贝萨(Tebessa)和塔拉(Thala)一线的盟军也开始加强防御。

最终,与日俱增的伤亡让隆美尔在2月22日下令停止进攻并将军队后撤——此时他计划着对蒙哥马利的第8集团军发起进攻,因此必须精打细算地使用手头所拥有每一份的兵力。
2月23日,隆美尔升任非洲集团军群司令。职位的提升并没有给隆美尔带来太多的喜悦,只能让他感觉肩上的担子又变得更加沉重——毕竟对于德意军队而言,“春风”行动原本能取得更大的成果,但他们此时已无力继续西进了。
针对德军第5装甲集团军司令阿尼姆未能在关键时刻提供兵力一事,隆美尔对阿尼姆本人提出了严厉的指责——后者原本应该将第10装甲师和第21装甲师的指挥权移交给隆美尔,但阿尼姆却私下扣住第10装甲师近半的兵力。
无论如何,“春风”行动至少取得了重创美军第1装甲师的结果,隆美尔很快就将目光移向了东部——他决定对“老朋友”蒙哥马利的第8集团军发起进攻,而德军第5装甲集团军是隆美尔手中的一张重要的手牌。
然而,阿尼姆此时却有一些不一样的想法,他不仅不打算将军队后撤,还要反其道而行,主动西进,对英军第5军发起进攻。这一作战计划被称为“牛头”行动,其主要的作战目标是攻占贝加(Beja)以及麦得杰斯(Medjez el Bab)这两处重要的交通枢纽。
隆美尔批准了最初版本的“牛头”行动作战计划,但在2月24日时,阿尼姆和凯塞林在罗马会面,两人在初版“牛头”行动计划的基础上制定了一个更为大胆的进攻计划——德意军队将在更广阔的战线上对盟军发起进攻,一口气将防线推至阿比奥德(Djebel Abiad)- 贝加(Beja)- 麦得杰斯(Medjez el Bab)- 泰斯图尔(Testour)一线。
尽管隆美尔一开始就想把第10装甲师和第21装甲师拉去对付蒙哥马利,但凯赛林最终还是说服隆美尔将这两个宝贵的装甲师留在了卡夫(Le Kef) 附近。
“牛头”行动将由弗里德里希·韦伯(Friedrich Weber)将军所指挥的韦伯军群(Korpsgruppe Weber,军群是一种军级的临时编制)发起,该军群下辖5支部队:
由鲁道夫·朗上校指挥的 朗战斗群;
由埃德尔(Eder)中校指挥的 埃德尔战斗群;
由保罗·奥多夫(Paul Audorff)中校指挥的 奥多夫战斗群;
由约瑟夫·施密德(Joseph Schmid)上校指挥的 施密德战斗群;
预备队
各部队大体的组成如下:
1、朗战斗群:
1.吕德尔(Lüeder)战斗群:
第501重装甲营;
第10装甲师 第7装甲团 第2营(缺第1连);
第22炮兵团 第2营;
第334步兵师 第334摩托化工兵营 第2连 1个工兵排。
2.豪特(Haut)战斗群:
第10装甲师 第86装甲掷弹团 第1营;
第190炮兵团 一些防空单位:1个四联装防空高炮排,2个2cm防空高炮排,4个8cm防空高炮组。
2、埃德尔战斗群:
第334步兵师 第755掷弹团;
第334步兵师 第754掷弹团 第3营;
第334步兵师 第334炮兵团 第1营;
第334步兵师 第334炮兵团 第2营;
第334步兵师 第334摩托化工兵营 第2连 1个工兵排;
1个四联装防空高炮排。
3、奥多夫战斗群:
第334步兵师 第754掷弹团 第1营 ;
“赫尔曼·戈林”师 猎兵团 第2营;
第334步兵师 第334炮兵团 第3营(同时也是第5装甲集团军预备队);
第334步兵师 第334摩托化工兵营 第1连 1个工兵排。
4、施密德战斗群下辖3个战斗群:
1.克莱伯格(Kleeberg)战斗群:
第10装甲师 第7装甲团 第2营 1个装甲连;
第10装甲师 第69装甲掷弹团 第1营;
第33非洲营;
第10装甲师 第90炮兵团 第1连;
第334步兵师 第334摩托化工兵营 第2连 1个工兵排。
2.科赫(Koch)战斗群:
“赫尔曼·戈林”师 猎兵团 (缺第2营);
第10装甲师 第190炮兵团 第2营。
3.霍尔茨英格尔(Holzinger)战斗群:
第334步兵师 第756山地猎兵团;
突尼斯T4野战营
意军第92步兵团 第2营;
第334步兵师 第334炮兵团 第4连;
第10装甲师 第90炮兵团 第9连;
3个 7.5cm 炮兵连;
第334步兵师 第334工兵营 第3连。
5、预备队:
第21装甲师 第47装甲掷弹团;
来自未知单位的 2个步兵营。
除了上述这些部队外,韦伯军群还获得了意军第553自行火炮营(75/18型)的加强。
关于朗战斗群所拥有的坦克数量,除了已确认的14辆来自第501重装甲营的“虎”式外,其余型号坦克的数量目前仍有一定的争议。
根据英国历史学家布莱恩·佩雷特(Brian Perret)记录,除“虎”式外,该战斗群还有12辆长管IV号,8辆旧型号的短管IV号,40辆III号。而根据美国历史研究者克里斯多夫·威尔贝克(Christopher Wilbeck)的记录, 第7装甲团第2营有8辆IV号和24辆III号,第501重装甲营有14辆“虎”式,12辆IV号和15辆III号。

根据“牛头”行动的作战计划:
朗战斗群(Kampfgruppe Lang),需要突破盟军驻扎在西迪恩瑟尔(Sidi Nsir)的守军,然后一路向前,攻占其最终目标贝加(Beja);
埃德尔战斗群(Gruppe Eder),需要攻下688号山脉(Djebel el Ang),然后转向南部,击溃驻守在楚瓦什(Chaouach)与图卡伯(Toukabeur)附近山脉中的盟军,切断位于瓦迪宰尔加(Oued Zarga)以东的西迪恩瑟尔 - 麦得杰斯(Sidi Nsir – Medjez el Bab)公路;
奥多夫战斗群(Gruppe Audorff),需要对麦得杰斯发起进攻,打通前往该镇的道路;
施密德战斗群(Gruppe Schmid),需要突破古拜拉特(Goubellat),一路向斯路亚(Sloughia)方向推进,从南面对驻扎在麦得杰斯的英军形成包围之势,然后继续向北进军,与奥多夫战斗群建立联系并协助其夺取麦得杰斯后,一齐对提伯苏克(Teboursouk)发起进攻;一路负责切断驻守在布阿拉达(Bou Arada)附近的720号山脉(Djebel Rihane)的盟军部队与其大部队的联系,然后抵达锡勒亚奈河(Siliana River),对埃奥鲁瑟(El Aroussa)发起进攻。
位于韦伯军群以北的是由曼陀菲尔所指挥的“曼陀菲尔”师,将负责对驻扎在塞杰南(Sedjenane)河谷的法国非洲军团发起进攻,突破其防御并切断杰夫纳(Jefna)与阿比奥德(Djebel Abiad)的联系,以分散盟军的注意力。
在阿尼姆的计划中,他认为英军受此攻击后将会向西撤离,这些英军将无法继续纠缠着接下来将要被隆美尔投入东部去作战的部队。
将与德军对垒的是由查尔斯·奥尔弗里(Charles Allfrey)中将指挥的英军第5军,下辖:
由哈罗德·弗里曼-埃特伍德(Harold Freeman-Attwood)少将指挥的英军第46步兵师;
由维维安·伊夫利(Vyvyan Evelegh)少将指挥的英军第78步兵师;
由里昂·史密斯(Lyon Smith)准将指挥的英军Y师(该师为临时编制,史密斯为英军第6装甲师的炮兵主任(Artillery officer))。
此外,一些法军单位也处于英军的指挥之下。法军阿尔及利亚第9步兵团第3营、第43殖民地步兵团第3营和阿尔及利亚第3步兵团,这3个单位被调往英军第46步兵师第138步兵旅。在“牛头”行动发起时,英军第46步兵师第139步兵旅正与法国非洲军团的2个营把守着塞杰南隘口,将通过塞杰南的道路给封锁起来。

1943年2月26日,6时30分,曼陀菲尔的部队开始对盟军左翼发起进攻。在接下来的3个星期中,曼陀菲尔的部队陆续攻陷塞杰南、塞拉特港(Cap Serrat)及塔梅拉(Tamera),迫使该地区的英法军队撤往阿比奥德山区。
就在北翼的曼陀菲尔对盟军发起进攻的同时,韦伯军群也吹响了“牛头”行动的号角。对于中路的朗战斗群而言,拦在其推进路线上的是英军第46步兵师第128步兵旅,该旅负责扼守通往贝加的道路。英军第46步兵师第128步兵旅的指挥官是曼利·詹姆斯(Manley James)准将——一名作战经验丰富的一战老兵。在接下来的战斗中,第128旅及其友军的顽强抵抗将会把朗战斗群的未来,或者更长远地说,将德军非洲集团军群的未来,导向无光的深渊。

横亘在通往贝加的道路上的,是一个名为西迪恩瑟尔的小村庄,位于 通往突尼斯的公路 与 马特尔(Mateur)-贝加铁路线 的交界处。除了几座石头搭建的阿拉伯小屋以及一座火车站外,西迪恩瑟尔本身并没有太多的建筑。

对于驻守此地的英军而言,在这些围绕着西迪恩瑟尔,长满青草的石灰岩小山中,有一座位于村庄东北两英里处,名为609号山脉(Djebel Tahent)的小山尤为重要——从这座山向下俯瞰,,可以将马特尔地区的情况尽收眼底,因此英军炮兵观察员在这座山上设立了观察所。


部署在西迪恩瑟尔的是由荷瑞修·纽汉(Horatio Newham)中校指挥的英军46步兵师第128汉普郡步兵旅第5营,由约翰·雷沃思(John Raworth)少校指挥的第172皇家野战炮兵团第155炮兵连则是负责支援第128汉普郡步兵旅第5营。第155炮兵连下辖8门25磅野战炮,直接被部署在村外。
英军工兵在通往村庄的公路上布设了地雷,以防被德军装甲部队直接突破防线。实际上,第5营的步兵们十分缺乏有效的反坦克武器,在对付德军改进后的III号坦克和IV号坦克时,他们手中的2磅炮已经显得有些吃力了,至于“虎”式,2磅炮估计也就只能给这头猛兽挠痒痒而已。由此,带着25磅炮的第155炮兵连所肩负的责任并不轻,除了对第5营进行火力支援外,他们还得对付德军的坦克——尽管25磅野战炮并不适应用来反坦克。在兵力的分配上,纽汉中校的第5营不仅要保护好第155炮兵连,还得负责西迪恩瑟尔周边山地的防守。步兵连被分散部署到不同的山坡,由于坡度不一,各连之间难以相互支援,如果遭遇德军的进攻,连弹药的补给都会成为棘手的问题。

根据记录,第5营与第155炮兵连的部署如下:
第5营的指挥部(HQ)位于西迪恩瑟尔车站,营部连被部署在车站前的旷地上,装备一门2磅炮和一挺维克斯机枪。此外,防空排的部分单位也驻扎在那里,这些单位装备了轻机枪,为营部连为其提供支援;
第5营A连(“A”Company),装备了2门3英寸迫击炮和一挺维克斯机枪,部署在车站东北方向半英里处的山坡上。在该连的附近,英军布设了雷区(Mine Field),用来防止德军直接从公路上突入西迪恩瑟尔;
第5营B连(“B”Company),装备2门3英寸迫击炮和1门2磅炮,部署在车站以东1.5英里,位于 通往马特尔(Mateur)的公路 以南一处狭长的山脊之上;
第5营C连(“C”Company),部署在 铁路以西 的山坡上;
第5营D连(“D”Company),装备2门3英寸迫击炮和1门2磅炮,部署在公路以北,位于车站以东800码处;
第155炮兵连位于第5营D连的东部:其F排(“F”Troop)位于 通往马特尔的公路 以北的位置,其E排(“E”Troop)位于 通往马特尔的公路 以南的位置,E排位于F排后方270米处;由罗伯特·亨德森(Robert Henderson)中士所指挥的F排 1号炮组 是第155炮兵连最靠前,离公路最近的炮组。
第155炮兵连E排的炮兵观察所位于 西迪恩瑟尔以北2英里处 的西迪巴纳(Sidi Bana)村的棚屋之间,第5营C连的一个排负责保护这个炮兵观察所;
第155炮兵连F排的炮兵观察所位于 车站东北方向3英里处 的609山脉上,同样由第5营的一个步兵排保护着。
第5营和第155炮兵连的运输车辆以及弹药库位于 西迪恩瑟尔以南3英里 的一处被他们称为“汉普郡农场(Hampshire Farm)”的位置,朝向 位于科萨尔-梅祖拉(Ksar -Mezouar)车站以东一道名为亨特山谷(Hunt's Gap)的狭谷。
一个步兵营加上一个炮兵连,驻扎在西迪恩瑟尔村的这支小部队仅仅只是英军的前哨而已。部队中的绝大多数士兵毫无作战经验,他们中的许多人刚离开英国本土,才踏上这片异乡的土地不久。
第128步兵旅的主力被部署在亨特山谷中,西迪恩瑟尔前哨的职责是巡逻周边,监测德军动向,如果德军率先对此地发起进攻,那么守军就得与德军接战,为其身后第128步兵旅主力争取到组织防御的时间——这毫无疑问是一个苦差事,亨特山谷距离西迪恩瑟尔有12英里之远,一旦西迪恩瑟尔遭受攻击,第5营与第155炮兵连将无法及时得到任何支援。

在“牛头”行动发起前的一段时间里,西迪恩瑟尔周边并没有燃起太大的战火,第5营仅仅只是在巡逻中经历了一些小事件而已——他们总共击毙2名德军,俘虏1名德军。在夜间,德军会如入无人之境般越过他们的阵地,在通往亨特山谷的道路上埋设地雷,这些恼人的地雷需要在每天的拂晓前排除掉。得益于空中优势,德军的飞机时常光顾此地,对公路上的英军目标进行扫射,因此,在白天时分驾车行驶在附近的公路上,简直就跟走钢丝一样惊险刺激。
尽管已经在前线呆了3个星期,第5营的大多数士兵仍未褪去青涩的气息,该营仅仅只有少数人曾在军队服役过,因此从整体而言这支部队十分缺乏战斗经验,这一点从2月22日的一次冲突中就能看出来:
天还没亮,B连就派出一支巡逻队前去占领 通往马特尔的公路 以南的一座山坡,这支巡逻队的任务是在那里设立观察点,监测周边的德军动向,等到天黑时才能返回营地。
在前往观察点的途中,巡逻队抓到了2名德军侦察兵。这支巡逻队并没有分出一部分人将德军俘虏押回营地,然后由剩下的人继续执行任务,其指挥官做出了一个严重错误的决定:他直接放弃了原先的任务,一群人就这样带着2名德军原路返回了。
纽汉中校见此情景,脸色一黑,很不高兴,他立即下令让B连派一个排前往之前巡逻队与德军发生接触的地方进行扫荡排查,然后前往之前预定要设立观察点的那座山坡,纽汉特别强调,在进行这一系列的任务时,这个排必须沿着特定的路线进行排查,以时刻处于从B连的阵地上能看得到的位置,而不是到处瞎跑。
但这个排没有遵从纽汉的命令,它最终消失在了一个山脊上。到了9点,在这个排消失时所在的方向上,传来了猛烈而持久的交火声。30分钟后,一切归于寂静,这个排因为其错误的行动而消逝了——他们遭遇了德军的3个步兵连,随后被包围,在与德军进行一番漫长而痛苦的激战后,全员阵亡。
11点,B连阵地的右侧遭到德军机枪和迫击炮的射击,在大约3000码远的地方,英军侦测到一些正在掘壕的德军,他们显然是想继续给英军造成更大的麻烦。
如果第5营的士兵们的战斗经验足够丰富的话,他们马上就能意识到德军正在侦察他们阵地所在的位置,企图找到第5营那暴露出来的侧翼,因此B连最应该做的实际上是保持静默,不直接与德军进行远距离的交火。但B连却用炮火对德军进行了还击。
纽汉派出另一个排前去填补早上中了德军埋伏的那个排所在的位置,到了傍晚时分,D连的1个排开始行动,打算绕路前往德军后方。然而,德军已经获得了他们想要的情报,他们没有与英军交火,而是果断地撤离了。
就在22日当天,纽汉收到了一道命令:他的部队将撤回亨特山谷,只留下1个连以及2门25磅炮驻守在西迪恩瑟尔。纽汉拒绝了这道命令,回复道:
如果上级认为我的部队无法承受住德军的大规模进攻,那么仍留在当地的这支小部队,在遭遇德军的主攻时,将不可避免地,毫无意义地被牺牲掉。
第128步兵旅旅长詹姆斯准将接受了纽汉的答复,将这道命令取消。由于德军在西迪恩瑟尔周边的行动愈加活跃,詹姆斯准将决定将第1/4营的A连派去增援纽汉的部队,该连的代号是“Spitforce”,被部署在第5营B连以南两英里处的一个铁道交汇点上,以保护第5营那防御薄弱的右翼,然而,这两支部队之间隔着一道山脊,这使得第1/4营A连在防御自东面来犯的德军的同时,难以兼顾到山脊以及山脊另一侧的德军动向。
2月25日,英军第46步兵师师长弗里曼-埃特伍德少将在炮兵顾问里格比(Rigby)准将,以及第172皇家野战炮兵团团长威廉·麦克尼尔·格雷厄姆(William McNeil Graham)中校的陪同下,抵达了西迪恩瑟尔阵地。他们登上609号山脉,视察设立在那里的炮兵观察所,并停留了2个小时,在这2个小时中,他们没有观察到任何德国陆军行动的迹象,反倒是德国空军十分活跃——德军飞机轰炸了英军所能观察到的所有车辆,在通往马特尔的公路上空巡航着。
到了25日的夜间,这份虚假的宁静被打破了,在漆黑的夜幕中,609号山脉以及西迪巴纳的炮兵观察所观察到了大量的枪火炽焰,德军的飞机仍旧在英军头顶上巡航着,嗡嗡的引擎声以及远方持续不断的机枪扫射声让西迪恩瑟尔守军的内心倍加压抑。
当地的阿拉伯老乡早就嗅到了硝烟的味道,牧民已连夜将羊群驱向远方,远离西迪恩瑟尔周边的山脉。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距离破晓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时,西迪恩瑟尔车站的站长——一位阿拉伯人,没有留下太多的解释,直接就带着他的家人躲进了地窖之中。阿拉伯人有自己的消息来源,在群山之间通过呐喊的方式来传递信息,显然比无线电更快,也更直接。他们对这场异乡人发起的战争不感兴趣,也没有任何想要参与其中的意向,除非有利可图。
同日,英军空军情报部门报告,由大量的坦克以及步兵汇成的德军重兵正从东面逼近西迪恩瑟尔。
2月26日清晨6时,负责掩护609号山脉炮兵观察所的步兵排向第5营营部发去了紧急报告:
德军的迫击炮正猛烈地轰击着我们的阵地。
30分钟后,德军的迫击炮弹开始落在B连以及F排的阵地上。B连报告:
德军的坦克正沿着通往马特尔的公路向西迪恩瑟尔开来,但车队在前车驶入雷区后就停了下来。

工兵埋设的地雷奏效了,德军的先导坦克被炸断了履带,动弹不得,弃车逃离的乘员在爬出坦克时被英军的机枪击毙。部署在公路旁的坡地上的F排开始与德军交火,4门25磅炮向视野中的8辆德军坦克(其中包括3辆“虎”式)以及紧随其后的装甲运兵车开火。由于F排所在的坡地阻碍了视野,海拔相对F排更低的E排根据609号山脉炮兵观察所的引导,在2000至3000码的距离上对德军进行间接瞄准射击。
由亨德森中士所指挥的离公路最近的1号炮组被部署在斜坡的边缘上,这门火炮的射界最佳,能覆盖马特尔公路上的大部分目标,然而这也使得1号炮组首当其冲地遭受了德军迫击炮和机枪的火力打击。到了8点时,德军的装甲掷弹兵来到前线,他们在小山的掩护下迅速地部署好阵地,开始对B连和F排倾泻火力。
F排与E排改用高爆弹,对德军步兵阵地进行轰击。这一自清晨6点就开始的首轮战斗持续了将近3个小时,德军意识到他们无法从正面突破英军的防线,于是扔下了1辆燃烧着坦克和2辆被击伤而抛锚的坦克,暂时性地撤退了。
9点30分时,F排弹药即将告罄。在战斗人员与德军激战的时候,后勤部队冒着被德军战机扫射的危险,将大量的弹药从汉普郡农场运抵西迪恩瑟尔,第155炮兵连所有可用的人员此时都已行动起来,许多人徒手携带着炮弹,从E排的阵地出发,穿越被德军机枪和迫击炮的火力封锁的战场,为F排补充弹药。
纽汉来到了D连阵地所在的小山坡,以便更好地掌握战场的情况。尽管B连与第155炮兵连承受了德军那毁灭性的火力打击,但显而易见,德军前进的脚步已被他们逼停,动弹不得。战火已逐渐波及到A连和D连的阵地,德军的战机也开始出现在战场上空,8架ME109盘旋着,首先对行驶在前往亨特山谷的公路上的英军车辆发起进攻,击毁了数辆布伦装甲运兵车,这些被击毁的装甲运兵车中就有正在为西迪恩瑟尔运送弹药的车辆。第5营的士兵们不得不加快脚步,冒着被德军战机收割以及弹药殉爆的危险,从燃烧着的装甲运兵车上将宝贵的弹药抢救出来。
清除掉弹药运输车辆后,德军战机开始对英军阵地进行扫射,给英军带来了极大的伤亡。在此期间,有2架以第155连的火炮阵地为目标的德军战机闯入了英军阵地,被英军用防空机枪以及一些轻武器所组织起来的防空火力击落。

在返回位于车站的营部后,纽汉请求第128步兵旅旅部安排一次针对马特尔公路的空中侦察,因为根据前线返回的报告,这条公路此时已挤满德军的坦克和其他的车辆,但纽汉的这一请求没有得到批准,旅部回复到由于德军战机的活动,此时无法对马特尔公路进行空中侦察。
根据朗战斗群的指挥官鲁道夫·朗上校所记录的《朗战斗群在突尼斯的战斗(第10装甲师)》:
按照命令,吕德尔少校率领他的装甲部队于清晨5时开始进入敌军防区,并在西迪恩瑟尔以东的山脊上接敌。沿着滚石山坡的道路上有一处软泥地,那里布满了精心伪装过的地雷,由于地雷难以被发现,第一辆驶过的坦克被炸断履带,动弹不得,把路挡个瓷实。与此同时,敌军开始用火炮和迫击炮进行猛烈地轰击,他们那位于山上的视野绝佳的观测点为炮火提供了及其准确的引导。派往前线的战斗工兵没法清除雷区,也未能让触雷瘫痪的前车重新动起来,敌军布置在侧翼的机枪形成了完美的火力交叉,宛如刈麦般将他们给收割。尽管如此,我还是亲自从一辆坦克来到另一辆坦克,从一个掩体跑到另一个掩体,在抵达交战区后,我穿越了雷区,来到一处蜿蜒公路环绕着的山间高地上。在高地上,我观察到许多敌军的火炮沿着斜坡和谷底向我们开火。毫无疑问,在这样的火力布置下,迎着敌军炮火继续向前推进简直是痴人说梦。即使硬着头皮让部队接着向前推进,下场也只有一个——在沿着蜿蜒的道路驶入山谷的过程中,大量的坦克将被敌军的重炮、反坦克炮和两用反坦克高射炮给击毁。于是我下令让第86装甲掷弹兵团第1营步行向南,沿着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609号山脉绕行,突破 西迪恩瑟尔 - 科萨尔 梅祖拉(Sidi Nsir – Ksar Mezouar)公路,为西南方向的我军提供火力掩护,朝着西迪恩瑟尔方向对敌军的战线进行压缩。我很清楚这一行动将耗费宝贵的时间。

9点40分,609号山脉炮兵观察所向营部报告:
德军步兵正在对我们发起攻击。
负责掩护这处炮兵观察所的步兵排与包围上来的德军步兵展开了激战,直到10点30分,该排排长希斯(Heath)中尉向营部发出最后的信号:
我们已无法阻止德军的前进,阵地失守。
就在609号山脉炮兵观察所失守的同时,负责掩护西迪巴纳炮兵观察所的步兵排排长阿摩司(Amos)中尉向纽汉报告:
两个德军步兵连正在进攻我们的阵地。
这场人数为6比1的悬殊战斗持续了一个小时,11时30分,阿摩斯中尉向营部发出他最后的报告:
只剩下我和其他3个人了,我们已坚持不了多久了。再见,保重。
在此之后,营部与西迪巴纳炮兵观察所失去联系。不久,A连报告德军步兵已占领他们前方的阵地,即一处被称为“驼峰(Camel's Hump)”的位置,但这群德军没有继续前进,他们暂时停下了脚步。


失去609号山脉以及西迪巴纳这2个最为重要的炮兵观察所后,战斗的形势已变得越来越明朗。德军已经分兵,一部分绕远道,自北面沿着铁路线对C连与A连发起进攻,另一部分则是在坦克的伴随下沿着马特尔公路自东面发起进攻。
朗上校的决策无疑是正确的,优先将英军2处炮兵观察所拔除将会影响到英军火炮的作战效率,但从英军的报告来看,两路德军对于朗上校计划的执行并不同步,而且也花了比他预期的还要长的时间。西迪恩瑟尔的守军比他所预想的还要棘手,第155炮兵连所展现出来的反坦克能力让朗战斗群停滞不前,受限于当地的特殊地形,他们的装甲部队无法像以往一样摧枯拉朽般地突破西迪恩瑟尔这一看起来并不牢固的英军前哨——如果要前往贝加,他们就必须要将这一小撮恼人的英军守军给击败。
对于纽汉而言,他的部队已经成功地遏制德军的攻势,为后方部队争取到了时间,尽管德军还未真正突破防线,但2处炮兵观察所的损失让第155炮兵连一下子就落入了劣势。仍旧奋战在火炮掩体以及散兵坑中的炮兵和步兵们本能地意识到,在接下来的战斗里,他们得彼此依靠,并肩作战了——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可能从这场将会更加残酷的激战中活下来。
10点15分,第172皇家野战炮兵团团长格雷厄姆中校抵达了前线,来看看他的炮兵们情况如何,映入眼帘的情况让格雷厄姆中校终身难忘:
露营用的帐篷与垃圾场此时正无声地燃烧着。许多士兵都已在上午的战斗中身亡或是负伤。但仍活跃在阵地上的这些士兵们,无论军衔几何,都保有着高昂的士气,他们意志坚定,毫无畏惧,没有一个伤员发出抱怨的声音。
此时F排的阵地已处于德军的炮火之下,德军的迫击炮正猛烈而精准地轰炸着通往营部的道路,每隔3秒就会有一枚炮弹坠落大地,而F排的士兵们也不甘示弱,全力对德军的阵地予以还击。疾驰在贝加公路上的布伦运兵车从汉普郡农场运来了更多的弹药,德军的战机此时仍在狩猎着——在200英尺的高度上,许多布伦运兵车被德军战机扫射并引燃。但是,为了让第155炮兵连的25磅炮们能继续作战,英军士兵们还是像上午那样,冒着危险从燃烧着的运兵车上将仍能抢救的弹药给卸下。
在第155炮兵连F连斯塔弗特(Stavert)中尉的引导下,第5皇家中型炮兵团从亨特山谷之外开火,来支援西迪恩瑟尔守军。根据第172皇家野战炮兵团的记录,当时大约是11点45分,德军一个由8辆坦克以及支援步兵所组成的小分队开始向西迪恩瑟尔推进,第5皇家中型炮兵团接收到的地标信息并不完整,尽管如此,第5皇家中型炮兵团仍旧根据这些不全的信息对西迪恩瑟尔进行了火力支援,虽然没有击毁任何1辆德军坦克,但这一阵来自远处的密集炮火成功地迫使这支德军小队撤离了。
不幸的是,第5皇家中型炮兵团很快就与西迪恩瑟尔失去了联系。
12点40分,德军已集结起一支拥有30辆坦克,4辆自行火炮的突击队,准备从侧翼突破英军的防守。此时,E排与F排正响应着遭受攻击的第5营步兵连连部的请求,对德军步兵、机枪及迫击炮所在的位置进行炮火覆盖。第5营的步兵们屹立在多石的丘地上,竭尽全力地阻止德军的前进。第155炮兵连的炮兵们将保护步兵作为首要目标,尽其所能地集中力量对步兵进行火力支援。尽管德军的坦克得沿着狭窄的山谷前进,通行不便,但包围圈还是如同绞索般逐渐收紧,25磅炮所标定的距离缓慢且稳定地自4000码降至3000码,再从2500码降至2000码……
将近14点时,1辆“虎”式及2辆IV号越过马特尔公路雷区的南缘,向F排的阵地开去,此时,交战距离已拉近至600码,F排迅速地换上了穿甲弹,将这3辆坦克击毁。即便如此,德军步兵还是锲而不舍地爬到坦克上,对F排的士兵开火,使得F排的伤亡人数不断地攀升。
就在德军的坦克被击退的同时,德军的步兵已经渗入B连右翼的山脊,这段防区的漏洞实在太大,部署在B连右翼的第1/4营 A连没能及时发现并阻击德军步兵的前进。这群带着重机枪的德军步兵推进到E排的右翼,开始对E排开火。
一时间,自第172皇家野战炮兵团团部、F排以及第5营步兵连连部的观察所反馈而来的目标信息如暴雪般压往E排——所有地方都亟需火力支援。经过一番仔细地观察,E排成功锁定了德军机枪所在的位置,并用右侧的2门火炮予以还击,半小时后,德军的机枪点终于沉寂了。在这段时间里,根据F排观察所的报告,德军的增援部队正通过车辆运往前线,E排左侧的2门火炮对这些德军车辆进行了炮击,10分钟后,这些德军车辆撤离了。
根据朗战斗群的指挥官鲁道夫·朗上校所记录的《朗战斗群在突尼斯的战斗(第10装甲师)》:
按照我给他的命令,豪特上尉不仅带着他的第86装甲掷弹兵团第1营突破了西迪恩瑟尔 - 科萨尔梅祖拉公路从而切断了敌军与贝加之间的通讯,他还继续与第1营的主力向北推进,直接与英军的前线阵地进行交锋。
15点时,德军步兵切断了西迪恩瑟尔与汉普郡农场之间的道路,再也没有车辆能携带着弹药通过德军的封锁进入西迪恩瑟尔了。
第5营B连连长约翰·莱特尔(John Lytle)中尉向纽汉报告:
我们现在只剩30个人了,德军正在攻击我们的阵地。
不久之后,第5营与B连失去了联系。
至此,西迪恩瑟尔的英军已彻底陷入德军的包围,如汪洋中的一叶小舟,随时都有可能倾覆于巨浪之中。
【未完待续】

Станислав Черников-Как немецкая танковая группа споткнулась о британскую артиллерию
The Royal Hampshire Regiment - The Battle of Sidi Nsir, Tunisia
In Memoriam - Gordon George ELDERTON
155th Battery R.A. hold German attack at Sidi Nsir
United States Army in World War II Mediterranean Theater of Operations Northwest Africa: Seizing the Initiative In the West
BBC - WW2 People's War - SIDI NSIR BATTLE PLAN
BBC - WW2 People's War - Sidi Nsir, Tunisia to The Great March
BBC - WW2 People's War - RETURN TO SIDI NSIR BATTLEFIELD
BBC - WW2 People's War - SIDI NSIR WAR MONUMENT
BBC - Journey into the Unknown -William Ledbury's Army Memoirs
Tunisia / Sidi Nsir "Then & Now"
Sidi Nsir - 155th Battery/172 Field Regiment RA
Battle of Sidi N'sir | TIGER1.INFO
Tigers advance to Sidi N'sir | TIGER1.INFO
Captured at Sidi N'sir | TIGER1.INFO
3 Tigers wrecked in Hunt's Gap | TIGER1.INFO
Tigers retreat from Hunt's Gap | TIGER1.INFO
The Glorious 155th Battery Fought to the End
Lone Sentry - Battle of Sidi Nsir
Lone Sentry - An Account of the Battle of Beja
Lone Sentry - Tiger Grave at Beja [Updated]
Brig. William Douglas Mcneill GRAHAM D.S.O., O.B.E., RA
贝加虎冢 —— 第501营在北非的一次失败作战
贝加虎冢 —— 德军角度所能呈现的细节
Wilbeck,Christopher W. & Carius,Otto & Iskrov, Viktor & Holt, Ray. Sledgehammers: Strengths and Flaws of Tiger Tank Battalions in World War II, The Aberjona Press, 2004.
Lewin, Ronald. The War on Land, 1935-45, Pimlico, 2007.
Perret, Bryan. Last Stand! Famous Battles Against the Odds, Hachette, 2012.
Rolf, David. The Bloody Road to Tunis: Destruction of the Axis Forces in North Africa, November 1942-May 1943, Frontline Books,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