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是什么让世界顶级音乐人为来华演出抢破头?

2021-08-25 13:27 作者:周雨思-音乐审美养成  | 我要投稿

本文首发自公众号:Yusi音乐审美养成

未经允许严禁任何形式转载  



前两天有小伙伴在群里分享了一张截图,图中是被称为“世界歌王”的意大利著名歌唱家帕瓦罗蒂。

他穿着红色衣服,围着一条花花绿绿的围巾,骑着自行车欢快地大笑着从天安门前驶过。与印象中正襟危坐的帕瓦罗蒂产生了巨大的反差萌,大家不禁都被像孩子一样的歌王逗笑了。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让中国的大门刚刚打开,在媒体纷纷扰扰的报道中,西方世界早已对遥远而神秘的中国充满了好奇与幻想。特别是音乐界,更是按捺不住想要交流互通的心情,纷纷筹划着打开东方市场,来华演出。

但成功的只是少数,毕竟当时国门刚刚打开,世界各地音乐人的来访,对于国家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外事活动,还需要严格的审批程序。所以,能来中国演出就跟现在的富豪争着去太空旅行一样时髦。

这些早期的交流或许在当时因为巨大的文化差异而充满波折,如今回望起来,却是闪着光的记忆。

卡拉扬和柏林爱乐乐团访华,掀起古典音乐热潮

其实早在帕瓦罗蒂之前,也就是改革开放刚刚推行的1979年,就有世界级的著名音乐人抢先一步来中国访问演出了——那便是有“指挥皇帝”之称的卡拉扬和他的柏林爱乐乐团。

在当时,由于经济条件和其他种种因素所限,邀请世界级乐团和歌唱家到遥远的中国来演出,不管是要付出的经费还是精力,都是巨大的,非常不容易。

卡拉扬和柏林爱乐乐团的来华演出,是由德国政府提出的,不收演出费,中国国务院也以最快的速度通过了申请,政府甚至还为卡拉扬特意配了一辆只有部长级别干部才能乘坐的红旗牌轿车。


然而,由于当时国内的条件没那么优越,卡拉扬这次的访华之旅还是闹了一些不愉快。四十年多年前的中国,没有专业的音乐演奏场馆,最终卡拉扬和柏林爱乐的演出只能设在北京体育馆;并且当时大部分国人都还不懂音乐会礼仪,在乐队演奏时数次打扰到演奏,导致卡拉扬很不开心。

▲柏林爱乐来华演出时北京体育馆贴出的注意事项

当然,有趣的事情也有发生,国内的接待人员在跟乐团成员熟悉之后,也会听到他们讲卡拉扬的“坏话”。很多书籍、媒体在报道时,总是习惯将卡拉扬封“神”,比如说他闭眼指挥,指挥棒一动不动时,是一种情感的沉浸。但乐团成员毫不留情地拆穿:他其实就是忘谱了!根本不是什么心灵指挥!

此次出访,卡拉扬也感受到了中国民族乐器的独特魅力。演出前一天的宴会上,他对中央民族学院学生的二胡独奏作品赞不绝口。

当然,更多的是他和乐团本身带来的西方古典音乐热潮,据说卡拉扬访华之后,进口唱片销售攀升,1988年,更是有一部名为《绑架卡拉扬》的国产电影诞生,试图描绘卡拉扬访华之后,在中国掀起的古典音乐风暴。

这一年除了卡拉扬,与中国颇有渊源的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英国指挥家安德鲁· 戴维斯、美国小提琴家斯特恩等都曾来到中国演出,同样为这场古典音乐热潮注入了不可小觑的力量。

首位将现代音乐带到内地的音乐大师,如今成为中国女婿

2019年,巩俐再婚的消息传来,很多人纷纷为女神献上祝福。

是什么人这么有魅力能把我们中国的女神娶到手?他的名字叫让·米歇尔·雅尔,说起来,雅尔可是才华横溢的著名音乐家。今年73岁的他有着“电子音乐之父”之称。

而他与中国也早在40年前就结下了奇妙的缘分。1981年,雅尔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在北京和上海开启了他的巡回演出,成为了最早将电子音乐带到中国内地的音乐家,同时,也是最早将现代音乐带到内地的音乐家。

雅尔的工作随行人员多达70余人,而更让人头疼的,是他重达几十吨的演出设备运送问题,最终选择从法国直接空运到中国。而为了解决当时演出的电力问题,演出时,北京城的路灯都停了两晚。

雅尔的演出一共进行了五场,两场在北京,三场在上海。在现场聆听演奏的听众超过21万,而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电视台都面向全国观众的转播下,全国超过五亿人口第一次感受到了来自西方电子音乐的魅力。

▲法国报纸对让·米歇尔·雅尔访华演出的报道

帕瓦罗蒂访华,自带冰箱、洗衣机和两吨蔬菜

比起紧张严肃的卡拉扬访华,帕瓦罗蒂带领意大利热那亚歌剧院成员来华时,就欢乐轻松了很多。

当然,前期的筹备和沟通同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花费了三年时间,一直到1986年才终于成行。帕瓦罗蒂这次访华,可以说是真正的“拖家带口”,除了剧院成员、自己的家人以外,他还带了160名粉丝,以及三个医生、两个秘书、两个厨师。古代皇上微服出访也不过如此吧!

而更令人震惊的,是他所带的“行李”:冰箱、洗衣机,以及重达两吨的蔬菜、水果、矿泉水。

如今听来大家肯定会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在那个年代,西方世界对中国的猜想无奇不有,很多传言说来到中国什么都买不到。再加上帕瓦罗蒂来之前提出要中国提供法国矿泉水、面包和进口牛排被拒绝后,我们的歌王就更怕自己来到中国后吃不饱饭了。

然而事实证明,帕瓦罗蒂的这趟中国之旅是非常开心的。比起一位高高在上的世界顶级艺术家,帕瓦罗蒂更像是一个热切感受中国文化的外国游客,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那个年代,北京的自行车潮勾起了他最大的兴趣,于是他跃跃欲试。在天安门广场游览时,他央求一个中国小伙子把车子借给他骑一骑,北京小伙一看他这身材,怕自己的车子被压坏了,有点不乐意。身边人都为帕瓦罗蒂求情,小伙子才同意了。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帕瓦罗蒂开心地把车子骑得飞快,负责摄制的工作人员被他远远甩在了后面。除此之外,帕瓦罗蒂还体验了画脸谱、唱京剧,留下了很多快乐的回忆。

至于自己的歌剧演出,那当然也是非常成功了,中国的观众们充满了热情,氛围出奇地好。最后一场表演,在政府的协调下,演出场馆从北京展览馆换到了人民大会堂,他也成为了全球第一个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个人音乐会的歌唱家。

那晚,帕瓦罗蒂高呼,这是自己艺术生涯的顶点。

而帕瓦罗蒂的访华自然也是震动整个中国文艺界的大事,全国各地纷纷派文艺团体来北京观摩演出,而那首《我的太阳》也成为时至今日中国人最熟悉的意大利歌曲。


迈克杰克逊秘密来华,体验一天的素人之旅

如果说卡拉扬、帕瓦罗蒂的访华,都给一代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那迈克杰克逊的到访,或许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不知道。

是的,迈克杰克逊来过中国,而且是秘密到访的。

那是帕瓦罗蒂访华之后的第二年,因为未能搞定演出批文,又无法按捺对中国的好奇与向往,迈克杰克逊于1987年独自一人,以游客的身份来到了中国。谁也没想到,这成为了他一生中唯一一次来华。

迈克杰克逊先是去到香港度假,寻找自己的偶像李小龙留下的痕迹。在这里,他参观了邵氏影城,穿上传统古装戏服~

坐在“龙椅”上拍照,与中国传统文化亲密接触。

同时,还专门抽出了一天去到了广东省中山的一个小村子里,听了孙中山先生的故事,感受了中国的田园风光和朴素的村民生活。稻田、水牛、甚至池塘里的鸭子都让迈克杰克逊很感兴趣,他在这里度过了宁谧而舒适的一天。

短短的一天,就是迈克杰克逊与中国大陆一生中仅有的交集了,未能在中国举办一场演唱会,不仅仅是他本人的遗憾,更是中国音乐史上的一大遗憾。

今天,我们只着重讲了四位不同领域的音乐人,在改革开放之后对中国的渴望与向往,其实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音乐人争先恐后试图来到中国内地演出,他们甚至为此付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

比如第一个来中国演出的西方乐队“威猛乐队”,为了赢过当时最大的竞争对手“皇后乐队”尽快拿到演出批文,甚至不惜使用一些小伎俩:让经纪人准备了两本宣传手册,一本印着威猛乐队两位朝气蓬勃的帅哥,另一本印着皇后乐队艳丽招摇、颓废形象的主唱。最终,中国政府果然最先批准了看起来形象更健康的威猛乐队的来华申请。

这些“来势汹汹”的音乐人们,让长久以来国人对多元文化、对当代文化新风潮的渴求得到满足,也使得国外的新鲜文化与事物迅速在中国落土,并形成燎原之势,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Yusi主讲的课程《华语音乐养成史:多维解析流行乐》第三期已经更新。本节课着重要为大家讲解的,就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音乐对中国内地流行音乐发展的深刻影响。比如最典型的例子:今天备受追捧的街舞文化,就是当年霹雳舞风潮的延续,都是我们父辈玩儿剩下的!

总之,以上所讲的内容仅仅是那个有趣年代遗落下来的精彩碎片,欢迎大家观看第三期,解锁更多年代记忆与系统知识!



是什么让世界顶级音乐人为来华演出抢破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