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100年,党史在今天有何作用
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一百年前的中国,贫穷落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都处于现代化未开蒙阶段。而现在的中国,正是逐步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那么,一百年前开始的党史,对现在的中国还能发挥作用么?或者说,历史对于如今的世界前所未有的大变局的浪潮中还有作用么?毫无疑问答案是肯定的,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那么,如何在今天发挥党史对于党员干部的教育作用便十分重要,思想上的腐败比真实的腐败更可怕,同样的,思想上的进步也比真实的进步更重要。
不畏艰难,始终做好共产党员的“前进之路”。100年前,在湖南嘉兴的游船上,中共一大成功召开,成为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的大事。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不过是“十来个人,七八条枪”,靠的仅仅是一腔热血,但就是靠着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腔热血,经过28年便解放全中国,成为中国的执政党。这和我们普通的共产党员一样,一样的看起来微不足道,一样的只有一腔热血,对着党史的这面镜子,正能够激发党员干部的进取之心。学党史,了解的不仅是发生了什么,更要能够学会了什么,学的是党史的魂,正是这样不断进取的“魂”,有朝一日才能成为能够倚仗的国之栋梁。
团结群众,一如既往做好干部群众的“军民鱼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实际上就是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共同团结的历史。“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但是党的执政根基,也是党的生命之源。有了这样的“军民鱼水”,中国共产党才能完成御侮于外,解放中国的历史性成就。党员干部在工作的时候,更需要从群众的角度出发,以“便民、惠民、安民”为出发点与落脚点,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发动群众配和党员干部落实党建任务。学党史要学党史精髓,学进步思想,从历史中找到能够用以现在与未来的,富有生命力的,能够长久不衰的理论基础。
居安思危,永远将未来的敌人作为“首位大敌”。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在做饭的时候永远不是看着当前一步,而是想着下一步应该做什么。如果将国家比作“小鲜”,那么人民便是“小鲜”身上的一片片鳞片。14亿人民的国家,不仅需要看着眼前,更需要着眼未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正是不断思考着眼前的敌人,更是在不断思考着未来的敌人才能不断成长为最有力量的政党。新时代党员干部在迎接建党100周年要用党史武装思想,用党史促使思想进步,树立一个看不见的敌人,然后用工作落实来打败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