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原始虫巢:虫巢舰队衔尾蛇

2022-08-07 15:19 作者:一条关白  | 我要投稿

虫巢舰队衔尾蛇(Hive Fleet Ouroboris)

        在常规的认知中,与泰伦虫族的第一次接触,是始于泰伦星被虫巢舰队贝希摩斯毁灭。但是在不断的溯源调查中,人们发泰伦虫族的蛛丝马迹甚至早在M36就已经初显,形似如今虫巢舰队衔尾蛇的不明早已与人类产生过冲突。

        虫巢舰队衔尾蛇是来自传说中的梦魇,来自群星的阴影,高空展翅的蝠翼会将那些惊恐的猎物吞噬殆尽。对于那些不幸处在虫巢舰队行进道路的星球来说,死亡到来的如此之快,衔尾蛇的行进速度堪称惊人,受害者们在意识到末日到来之前,心脏便已停跳。衔尾蛇极为喜爱集群空袭战术,在天空布满石像鬼与天妖,令地面上的人只能在蝠翼的阴影下战斗。针对高价值目标施以准确无误的迅速打击,屠杀军官摧毁通讯,令猎物变得脆弱束手就擒。

        有些人认为,衔尾蛇才是人类第一次接触到的虫巢舰队,该理论的支持者引用枢机“长者”米里亚穆卢斯(Miriamulus)的古代历史,作者描述了一种噩梦般的军团,它们“带翼的实体,是地狱燃烧的高热”,宣称在M36期间袭击了赫利坎星区(Helican Sector)。

        那个遥远时代落下的生体武器疤痕,与如今泰伦的武器出奇一致,例如“衔尾蛇战争”老兵,军阀级泰坦克拉努斯上就发现了泰伦一贯的酸性腐蚀痕迹,而成群结队的带翼怪物也与衔尾蛇的捕食模式类似。还有人认为,太空野狼也留有那场战争的遗物,如被芬里斯人称为“克拉肯之卵(Kraken's Egg)”的人工制品,就与泰伦的生体结构十分类似。

        另一方面,衔尾蛇本身也显示出许多令人不安的原始生物结构,经过与它们的多次接触后发现,这支虫巢舰队带有更为粗糙和原始的泰伦生体武器和器官。不幸的是,虽然粗糙原始,但这种变异也让许多针对常规泰伦的战术失效。


年表

衔尾蛇军团(Legion of Ouroboris M36),色雷斯主星(Thracian Primaris)的米里亚穆卢斯枢机记载了一支名为衔尾蛇军团的势力,这群带翼的异形自星区边缘开始屠戮了数十颗星球,直到帝国在恐惧之眼边缘展开远征,在历时12天的战役中将这些异形击溃。


群星的阴影(Shadow from the Stars M41),米里亚穆卢斯死后数千年,色雷斯星区的许多人口稠密世界突然中断了联络,派去调查的帝国舰队汇报星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消失了,谣言开始在星球间传播,群星落下阴影,吞噬无辜者的灵魂。


衔尾蛇崛起(Ouroboris Rises M41),一支未被记录的虫巢舰队正式入侵色雷斯星区,帝国以古代记录中的衔尾蛇为其编号。


虫群粉碎者的命运(Fate of the Swarm Crushers M41),星界军第14卡迪安团因在第二次泰伦战争中的功勋,被称为“虫群粉碎者”,被派遣荒漠世界舒克拉(Shukra)消灭衔尾蛇的卷须。由于深谙对付虫巢舰队的战术,星界军们起初士气高昂。但很快信心就转变为恐慌,对要害部位的射击几乎无法奏效,而装满反泰伦物质的炮弹只是在给对面提供掩护。卡迪安人为自己毫无效率的防御战术感到震惊,但在被吞食之前还是让对方付出高昂的代价。


天空猎手(The Sky Hunters M42),银色巨龙战团(Silver Drakes),这支新的原铸星际战士战团专门为驱赶衔尾蛇而成立。他们的先驱者小队会在虫巢舰队的天空撕开一道裂口,再猎杀那些处于核心的巨大航脏带翼怪物。虽然这种战术十分有效,但战团还是在血腥的战争中深陷人力不足,孤立无援的状态。

如今虫巢舰队衔尾蛇正在战区拉维尼尔(War Zone Laevenir),与丑角、方舟灵族、灵族海盗组成的联军展开鏖战。(这个战区很有意思,里面出现了许多受灵族保护的仆役种族)

战区拉维尼尔


注:衔尾蛇是著名的炼金术符号,常被解释为生死循环或灵魂轮回。或许大多数人认为衔尾蛇是有一个北欧神话的产物,但事实上衔尾蛇比北欧神话本身诞生的还早。

世界上发掘出的最早衔尾蛇图案来自公元前14世纪的图坦卡门陵墓,在法老的丧葬文本( funerary texts)中出现了2次衔尾蛇的图样,被认为是太阳神拉与冥神奥西里斯在死者国度的活动。类似的衔尾蛇符号在埃及流传盛广,经常出现在各种魔法标志或护身符上,这种传统直到4世纪都还有留存

另外还有说法讲仰韶文化中也出现了衔尾蛇样式的文物,但我找遍了各个地方都找不到实际的文物,最多只有描绘了蛇的陶器,但不是衔尾蛇图案。考虑到中文网存在大量给自己贴金的营销号,个人认为这种说法并不可靠,最少也是夸大其词。

图坦卡门的衔尾蛇

在公元前1000年的印度吠陀时代文本《爱达雷耶梵书(Aitareya Brahmana)》中,将吠陀教仪式的性质比作“蛇咬着自己的尾巴”。后来衔尾蛇在印度被用来表述昆达里尼(Kundalini),一种存在于女性身体中的业力,如今是一种瑜伽用语。

将衔尾蛇概念引入炼金术的人,是公元3世纪希腊的炼金术师、作家和哲学家“炼金术师”克里奥帕特拉(Cleopatra the Alchemist),她被认为是能够炼成贤者之石的四位女炼金术师之一,传说蒸馏器就是她发明的。在其著作《克里奥帕特拉的嬗变(Chrysopoeia of Cleopatra)》中,将黑白衔尾蛇带入到了炼金学领域。

在这些之后,衔尾蛇才在北欧姗姗来迟,作为大蛇耶梦加得的标志(耶梦加得还是另一支虫巢舰队的名称)。不过有意思的是,在著名海盗朗纳尔·洛德布罗克的传说中,他的第二任妻子索拉被一支衔尾的林德虫(Lindworm)保护,任何想娶她为妻的人都会被吃掉,知道拉格纳将其杀死。后来索拉生下了著名的“蛇眼”西格德,据说这是因为西格德的虹膜就是一只衔尾蛇的样子。

杀死林德虫的拉格纳

或许很多人在上学时看过一个故事,化学家奥古斯特·凯库勒做了一个梦发现了苯的结构。这个案例是著名的尤里卡效应案例之一,而凯库勒在梦里梦到的正是一只衔尾蛇。

衔尾蛇与苯


原始虫巢:虫巢舰队衔尾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