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襄阳宜城的望江楼 历史悠久 可上溯到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

2023-06-04 20:33 作者:颜姐说历史  | 我要投稿

位于襄阳市宜城东北方向,靠近汉江西岸的望江楼,有什么历史?因何而建?其建造的意义又是什么。许多当地人都茫无所知。 今天浅说一下宜城望江楼的历史,说望江楼历史就不得不说宜城市旧称——“华山县”的来历。南北朝时期,受北方战难影响,大批北方士族、胡人南迁。宜城因地处汉江沿岸。有水运之便,而成为主要安置之地。南朝刘宋政权基于政治考量,对南迁氏族极为重视。采用侨置郡县政策予以安置。入迁宜城者,大多来自陕西华山。仅康绚(464年-520年)一族就有3000余人。宜城安置地,主要集中于迎水州一带。初曰大堤村,随着建筑规模日渐扩大,后称大堤城。据《寰宇记》记载:“宋大明元年,以胡人流寓者立华山郡于大堤城,即今县也。大堤城,今县城也”。自大明元年至唐代贞元14年(公元798年)止,其间340年,一直是县城所在地。 大堤城扼守汉江要冲,是南北对峙的前沿,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大明元年(公元457年)南朝孝武帝改宜城县为华山县。立华山郡,郡治大提城。望江楼为当时大堤城东阁楼。 大堤城的建立除军事作用以外,同时也促进了楚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流融合。大堤城地处汉江中游,有深厚的郢都遗风,楚辞底蕴。郡治之时及其后来多有文人墨客慕名而来观瞻凭吊,登望江楼题颂。李白:“汉水临襄阳,花开大堤暖”。孟浩然:“大堤行乐处,车马相驰突”。随王诞:“朝发襄阳来,暮至大堤宿。大堤诸女儿,花艳惊郎目。”望江楼因此成文化胜迹。 为了让这一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得以彰显,宜城市于2017年在原望江楼遗址上重建了大堤城望江楼。让1500年前的望江楼繁华景象得以重见。

襄阳宜城的望江楼 历史悠久 可上溯到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