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装机硬件经验分享(CPU、主板篇)关于我近年来遇到的各种电脑硬件问题和解决方法

各位读者大家好呀~我是B站的凌空,今天是我第一次做专栏投稿,希望大家多多关照。
我开始真正接触硬件已经有3年了,于是我打算总结关于电脑硬件装机或日常使用遇到的一些问题,顺便分享一些经验。

首先我们来聊聊CPU,关于CPU这个电脑的核心硬件之一,我从刚开始使用电脑接触硬件到现在已经有13年了(PS:是有接触,而不是真正的去接触去学习),我从之前的速龙时代到现在用过许多CPU,但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几个CPU就是速龙X2-240、羿龙B59、羿龙X4-955以及最近测试过的几个CPU:R5-1600/2600、R7-1700/2700/2700X

那我就先来说一下我最近折腾过一段时间的R5-1600/2600这两个CPU吧!
关于R5-2600这个CPU,我测试过全核心超频4.2GHZ,电压1.428V。
通过测试发现240水冷排在AIDA64单烤FPU时压不住,烤了十分钟温度突破80度,游戏满负载半小时温度徘徊在70度左右,考虑到长期稳定使用只能将频率降低到3.7GHZ,1.328V的电压。
240水冷稳稳地压住了这颗CPU,鲁大师跑分如下图。

至于为什么我要选择降低到3.7GHZ呢?因为我发现这颗CPU的体质似乎不是很好,在1.428V下超频至4.2GHZ只能进入系统,但不能稳定的使用,比如AIDA64烤机20分钟或长时间满载渲染时会出现死机(即鼠标键盘以及屏幕都没有反应,只能强制重启)
其实,R5-1600跟R5-2600的性能相差不大,在游戏中表现差距也不大,毕竟只不过是从14nm到12nm的工艺进步,相比起一代锐龙优化更好,所以R5-1600也可以跟文中的R5-2600一样调试,基本参数都是差不多的,所以就不用测试两次了。
同时我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就是CPU超频不能一次性超太多,比如默频3.4GHZ,可以先小幅超频至3.6GHZ,看情况加电压,然后进行稳定性测试以及性能基准测试。
如果一次性超太多的话,散热和主板电压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散热跟不上,CPU过热保护导致死机,主板电压过低,导致不稳定或死机蓝屏……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散热器,最好的话建议选择风冷,我见过几个水冷漏水的例子,软管水冷和硬管水冷都有。

1、方便快捷。软管可操作性好,不用做弯管处理,不用刻意设计固定的水路,所以安装软管水冷从时间和操作上来讲,比硬管要高效。如果仅仅考虑散热性能,那么直接把各个组件用软管连接起来就可以使用了。
2、价格便宜。同等长度的软管比硬管就便宜的多,价格是硬管的三分之一左右。而且安装软管不需要风枪、弯管器、磨脚器、转换接头、延长头等工具,这些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显而易见软管的成本要低的多。
3、相对来说软管更安全。由于少了许多转换接头,软管发生漏水的几率很低,但依然有可能漏水。一般只要把水泵、冷头、冷排的进出水嘴安装结实,那么基本上不会有漏水的情况。
当然,软管也不是最完美的,一般的软管使用几个月后就会发黄影响美观,而且软管的造型简单,审美上不如硬管视觉冲击力强。对于初次尝试水冷,且要求不是很高的玩家来说,软管是最好的选择。

其实,高端的风冷散热器并不亚于水冷,而我还有几个妙招,在风冷散热鳍片上涂石墨烯,大概能降温5-10度。
把买散热器送的硅脂换成暴力熊或猫头鹰的一些主流硅脂也可以降温2-5度。
CPU满载会出现卡顿是正常现象,如果CPU一直满载会出现死机现象需要提高电压。
网上那些1.25V或1.268V就能将R5-2600超到4.0我还没遇到过这么好的事,因为CPU体质不一,有些CPU超到3.8G就得1.38V,甚至1.4V。
比如我从5年前入手的X4 955,别人超频4.0G只需要1.4V或1.428V,我的955超频3.7G 1.428V都死机,最后只能小超到3.5G 1.428V稳定使用
所以得出结论,一些锁倍频的CPU超外频不能超太多,一般体质的CPU不是蓝屏就是死机。
锁倍频的CPU有很多,比如:英特尔不带K的i3-8100、i5-8400等CPU,AMD的羿龙X4-955、X6-1055T


接下来我们来聊聊主板,我用过十几块主板,其中一线品牌到不怎么知名的品牌都有。
我在大概10年前用过双敏和斯巴达克黑潮主板,那时候我还在用速龙x2-240,但双敏和斯巴达克黑潮现在好像倒闭了,再加上“年代久远”,那我就不说他们了。
大概三年前,我在某宝买了一块二手的华硕M4A77T主板,卖家发来后我发现这块主板很新,我内心犹如晴天霹雳一般。

你们可能不知道我为什么要这样说,因为一般二手主板都会有许多灰尘,而且就算使用了吹风机也不能吹得那么干净,反观那块主板,如果不是那块主板卖给收废品的,我现在还可以拍照给你们看看,成色真的特别新。
成色新,既然是二手主板但为什么几乎跟全新的主板一样,甚至还比它干净?
首先就是焊料了,我买过全新盒装的主板仔细观察可以看到有焊料的痕迹,而那块二手主板却连焊料的痕迹都没有,那么就可以肯定是水洗板了。
水洗的主板大概是这样的,二手主板本身比较脏很难清理,用工业酒精洗干净主板,要用高温烤干,容易出现腐蚀主板,通电烧毁,或者电容损坏,供电不正常等情况。

我在那时候全部线接完上机发现点不亮【顺便说个小技巧:主板在装进机箱之前可以先装完配件然后用金属(比如螺丝刀、钥匙)短接主板开机线的两个针脚,一般是power sw的+-正负极就能开机,比如机箱按钮坏了,机箱开机前面板跳线松动也可以用这个方法启动】
具体是按下开机键后主机有供电反应,但电脑屏幕就出现“无信号”,我一开始以为是显卡问题,更换了显卡以及显示器插口都没问题。
然后就用硬件排除法,用另一台电脑试了硬盘,内存条,CPU,一切正常。
结果发现是主板问题,那时候我以为水洗板只是差了点,但没想到会点不亮。
于是我找卖家换了主板,卖家给我换成了一块映泰TA-770
到货后发现又是水洗主板,再一次点不亮
于是我只好再次联系卖家,被坑了30块钱邮费,寄了三次,我最后加了60块钱,卖家给我换了一块带SATA3.0但显卡插槽是PCI-E 2.0的映泰TA-880G HD,换上之后终于成功点亮,但用了一年多出现了一些小毛病。
尤其是CPU供电问题,这个就不详说了,总结出水洗板有许多暗病,用不了多久,建议购买前先看问清楚是不是水洗板。

最后就是我去年入的B350M-MORTAR 迫击炮以及B450M-MORTAR 迫击炮
微星的迫击炮主板没得说,支持双卡交火,但有一些不合理的小问题我这里就长话短说吧
在我测试RX580双卡交火时发现这块主板装第二块显卡插槽位置旁边的USB3.0插槽接口挡到了显卡
双风扇显卡都会挡到?机箱预置的硬盘位也会挡到显卡……
就连机箱前面板的线都会挡到第二张显卡
最后我通过走背线成功解决这个问题。
说到双卡交火,那么下期专栏肯定是和显卡有关的。
以上就是本期专栏的全部内容了!如果你还觉得意犹未尽的话不妨三连关注来一波(手动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