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王弼《老子道德经注》第二十三章翻译

2022-10-12 09:00 作者:子燊08  | 我要投稿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希言自然。

王弼:听之不闻名曰希。下章言道之出言,淡兮其无味也,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然则无味不足听之言,乃是自然之至言也。

译文:听它听不到叫希。老子在第三十五章中说,道说出来的话,淡薄到没有味道,去看它又看不到,去听它又听不到。这般淡薄无味且听不到的话,才是最虚静自然的思想。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王弼:言暴疾美兴不长也。

译文:暴雨和美好兴盛的事物都无法长久。

 

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

王弼:从事,谓举动从事于道者也。道以无形无为成济万物,故从事于道者以无为为君、不言为教,绵绵若存,而物得其真。与道同体,故曰“同于道”。

译文:从事,指的是一举一动都顺从大道。道以无形无为的状态促成了万物,所以一举一动都顺从大道的人,都把无所作为当作原则,推行非言辞的教化,以此绵绵不绝的状态,因而万物也能获得本源。这种人顺应大道,所以叫同于道。

 

德者同于德,

王弼:得,少也。少则得,故曰得也。行得则与得同体,故曰“同于得”也。

译文:得,是削弱欲望。削弱欲望就能有所收获,所以叫收获。削弱欲望和收获一样,所以叫同于得。

 

失者同于失。

王弼:失,累多也。累多则失,故曰“失”也。行失则与失同体,故曰“同于失”也。

译文:失,是增加欲望。欲望过多就会迷失,所以叫失。增加欲望,那么就跟迷失一样,所以叫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王弼:言随行其所行,故同而应之。

译文:道会根据万物的行为来与之回应,所以道与万物随同且相互回应。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王弼:忠信不足于下,焉有不信焉。

译文:对待百姓不够忠信的君主,道也不会信任他。

王弼《老子道德经注》第二十三章翻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