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留之国的爱丽丝,今天可以找到不崩溃的方法吗?

作品:《弥留之国的爱丽丝》作者:@疯帽匠向您问好

掉入陌生国度的爱丽丝
去年年末,网飞的日剧着实在日本大火了一把。故事发生在东京,男主角是拥有着名字和爱丽丝同样发音,并总期待可以逃离现实社会的宅家少年。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虽然没有兔子的帮忙(雾),他和朋友们也顺利的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度,只是,逃离得了社会,却无法逃离以生命为赌注的考验游戏们。
从很久之前就在日超级火热的《大逃杀》,到《杀戮都市》的电影,杀戮,大逃杀的题材在日本并不罕见,各种漫画日剧层出不穷。尽管如此,《弥留之国的爱丽丝》还是凭借着烧脑的各种游戏剧情,让大家痴迷不已。但笔者今天并不想和大家探讨剧情中的烧脑环节(并不是因为智商不够!),而是想来聊一聊,这个如同灭霸一般一弹指,大家灰飞烟灭,只剩下选中的孩子的陌生国度。试想,一个陌生的国度,一群陌生的人,活在没有法律,没有规则,只有可能互相残杀的游戏中的话,带入我们自己,我们是否会如同剧中的人物那般,走向一个极端的疯狂呢?
完全自由的国度,无法无天的疯狂
也许有些小朋友会有很多问号,比如为什么是极端的疯狂,这难道不是彻底的自由吗?在现实的社会中,我们好像总是会受到各种限制,比如我们的个人自由,言论自由等等,而在这个陌生的国度,则是彻底放开了各种限制,这难道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最理想的自由吗?

这是一个好问题。然而我们每每谈起自由,总会想要去强调,我们拥有自由的权利,但我们却经常忽视,当权利扩大到我们所希望拥有的程度时,我们所需要承担的相应义务。自由与限制在现实社会中,其实构建出了一种微妙的平衡——比如,“言论自由神圣不可侵犯,但法律不保护蛊惑之辞、诽谤之辞,也不保护泄露国家机密、煽动种族仇恨、引起民众恐慌等言论”[1]等等。而剧中这个陌生的国度,不仅打破了现实社会中搭建的平衡,还加入了死亡的恐惧,这也是剧中大多数人物迈向疯狂的第一步。
剧中,每个人手机上的签证代表着你可以存活的时间,这更是如同炸弹的倒计时一般,敲到了每一个人的心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拉着剧中的人物跟他们讲一讲伊壁鸠鲁或是斯多葛学派的思想——我们不应该惧怕死亡的话,笔者十分担心自己会被暴力锤飞。我们也许确实不惧怕死亡本身,但却不可否认,我们内心其实会惧怕的是,自己生命消失的结果。而剧中,这个陌生的国度不仅把这个结果放到了明面上,还贴心给大家加上了倒计时,让人很难不产生悲观的情绪。这时,剧中大多数人物,离疯狂好像又近了一步。

当理性被压制,而悲观的情绪占据大脑高地时,我们便会不由自主的沉浸于各类本质上难以满足的欲望中。比如财富的欲望,权力的欲望,再比如情欲等等。剧中陌生的国度中,对于死亡的恐惧和缺失的安全感,会疯狂的激发这些欲望的生长,让剧中的人物们,至此进入了无法无天的疯狂。
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好像就能理解了,为何在这样的情况下,乌托邦“海滨”的各位,会选择追求着过分奢侈糜烂的生活,不再去思考明天。正如罗隐的诗所写的那样——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追上那只兔子——唯一的救赎
说到这里,我们已经发现了,仿佛在这个陌生的国度,除了所谓的游戏规则外,再无其他规则或法律而言。按照上文所述,难道我们就只能像“海滨”的各位一样,走向那无法无天的消极的疯狂之中吗?这难道就只是唯一的答案了吗?
不!你细品,你细品品!好像跟作者想表达的,甚至和我们自己的直觉都有些相冲。没有了法律及规则,难道就等于,连道德准则都不复存在了么?如果这两个概念完全一样,我们又为什么要创造两个词来表达呢?让我们来考虑考虑下面这个例子,比如说,有这么两个人,他们同样都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但一个人从来不认为杀人是一件错误的事情,只不过他为了维持自身的好名声而不愿意触犯法律,所以不会去杀人。而另一个人呢,则是因为认为杀人本身就是一件错误的事情,所以才选择不去杀人。在这个例子里,我们显然很难果断的说,第一个人是个有道德的人。而在同样遵守法律的情况下,一个人在我们的直觉中合乎道德,而另一个人在我们的直觉中不合乎道德,这明显就说明了:法律和道德是两码事。
可虽然法律和道德是两码事,但是这两者之间就完全没有任何关联吗?比如法律其实决定了道德?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确实可能会出现法律或规则的消失,从而导致道德的消失。不过我们在剧中的发现却和这个推断恰恰相反。在剧中,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个法律已经消亡的陌生国度,一些道德却还是存在的。比如涉及到个人与自身关系的个人道德,我们一般指的是,个体的道德准则,这些准则,即使没有任何社会或法律的认可,好像也会存在。比如,男主和女主还有其他一些角色在剧中的情况下,仍然选择坚持不杀人,坚持自己的道德底线。而一些人做出的杀人,强暴等行为,也还是会受到其他人的谴责。

根据上述的场景描述,那么我们也许可以作出如此推断:道德并非以法律为基础,反而是先于法律存在的。例如剧中,当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海滨”,相处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的时候,虽然依旧没有法律,但是乌托邦“海滨”通过三条道德原则,也在一定程度上,组成了一个“道德”社会。

再多思考一下,道德不仅先于法律,似乎还为一些重要的法律提供而来依据。就像上面那位学过自然法的男配所说,正是因为忧虑强奸,施暴,诈骗,纵火,杀人的不道德性,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才会制定反对这类行为的法律。由此可见,法律列出的,其实是社会文明中公认的合乎道德的行为方式,法律可以说是坚定支撑着道德。而当法律坍塌时,我们只是没有了坚定支撑社会道德的表述了而已,并不意味着道德也随之消失了。这么想来,男配的之后说的太可惜的话,就让人啼笑皆非了。
文章到了这里,疯狂似乎就并不是唯一的答案了呢。
在现实的社会中,道德真的非常的不起眼,甚至我们好像只有在遇到一些伦理困境问题时,才会想到道德,才会才会稍微愿意多思考一下它。毕竟这个词在我们眼里自带玄学光圈,看不见摸不着,连准确的东西都确定不了作用。然而画面一转,当物质社会彻底崩塌时,道德,坚定的道德准则,可能就是让你意志坚定走下去,最有力的那根救命稻草。坚守着内心的道德原则,也许才是最终让你和周围人,尽可能生活的和平,幸福,富有意义的法宝。[2]
《弥留之国的爱丽丝》这部剧,除了烧脑的游戏剧情让我们痴迷以外,也为我们展现出了社会崩塌时的众生相。在看过后,再回望我们的现实社会,除了法律的天平以外,我们的内心中,道德的那杆秤也非常非常的重要。有什么会比学会更加合乎道德的生活,改善自身的生活质量更重要的事情呢?最后引用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的话,给本文画上一个句号吧。
人的最有价值的努力是为我们行为的道德化而奋斗。我们的内心平衡,甚至我们的生存本身都取决于道德。惟有我们行为的道德化才能赋予生命以美好和尊严。
引用
[1]西蒙·布莱克本.我们时代的伦理学[M].译林出版社:中国,2013-4
[2]雅克 蒂洛,基思 克拉斯曼.伦理学与生活[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中国,2008-1

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落地的机会
去吧大师球是以各类影视作品为素材进行活动的社群,社群主要活动为开脑洞形式,为个人知识落地进行服务。我们的建立初衷是完美衔接知识落地前的落差,用开脑洞的方式,从影视作品入手,链接现有的我们学过的知识点。
想了解以前的活动内容or想加入我们:

我们的相关账号:
● b 站:-去吧大师球-,不定期放出高排名脑洞文章的可视化视频及训练场精剪视频
● 豆 瓣:去吧大师球,定期放出优秀脑洞文章,及需要投票的成员脑洞文章
● 微 博:去吧大师球官方微博,定期推送各类通知
● 公众号:这里是去吧大师球,每三个月会放出成员的脑洞文章,他们的排名由你来决定!每周末放出优秀脑洞文稿和可视化视频
排版&编辑/ 楽ちゃん
(本文最大限度保留作者的原始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