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新商界管理(山东)|任正非打造的“华为神话”,并不只靠实力

2022-06-27 10:11 作者:新商界高级管理  | 我要投稿


在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中,很多传统企业大佬纷纷折戟,但是有一个例外——任正非。在全新的互联网模式的冲击之下,他转变得最彻底也最强悍。



强烈的危机意识


跟华为内部的人聊天,当问到任正非跟其他传统大佬有哪些不同时,很多人的回答都是:他有超级强烈的危机感。

举个例子。2001年,正是华为发展势头非常良好的时候,任正非发表了一篇名为《华为的冬天》的文章。前几年,当全国都在学习华为的竞争力时,任正非授权出了一本书 叫做《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


任正非相信战略就是活着。他说:“华为最基本的使命就是活下去。”即便已经成为中国IT业的领先者,任正非还是说:“我没有远大的理想,我只想这几年如何活下去。”任正非甚至提醒员工:“超宽带时代会不会是电子设备制造业的最后一场战争?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但对我来说应该是。如果我们在超宽带时代失败,也就没有机会了”

面对互联网的冲击,很多创始人都说 “自杀重生,他杀淘汰”,但是下面人的危机意识并不强。

关键在于大公司往往也是管理最为完善的公司,已经有了一套非常严格和完善的管理体系,有了很强的流程和控制系统,这使得大公司就像一只笨拙的大象,掉起头来非常吃力。

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企业,要想自己的产品获得更高的竞争力,就要有危机意识。但是危机意识并不代表着消极,而是化这种危机意识为动力,督促企业的前进。


放空式学习


放空式学习就是把自己完全放空再学习,把自己过去的内功全部散掉,再重新修炼。有一个词叫“空杯”,还有个词叫 “归零”。这一点,很多人做不到,或者说,不敢对自己这么狠。

多数人都认为特斯拉这种颠覆式创新会超越宝马,但是任正非却认为只要宝马不断地改进自己、开放自己,宝马也能学习特斯拉。

在手机业务上,华为就曾全面学***的成功经验。小米有自己的商城,华为也开了自己的商城;小米有自己忠实的米粉,华为也经营自己的花粉;小米擅长做爆品,华为也集中精力推出精品手机……


从产品线上也是亦步亦趋:荣耀3C对红米,荣耀3X对小米手机3,荣耀畅玩版死磕红米Note,荣耀6死磕小米4。从营销上,小米每一个重大时点,无论是新品发布还是重要节日,都有荣耀的“截胡”或者“隔江对唱”。

举个最极端的例子。4月8日是小米成立的日子,所以搞了一个小米“米粉节”;荣耀也在4月8日搞了一个荣耀狂欢节,简称 “花粉节”应对小米“米粉节”。

任正非说要 “削足适履”。面对创新,要“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任正非认为,只要不固步自封,敢于打破自己既得的坛坛罐罐,敢于去拥抱新事物,华为不一定会落后。他对余承东说:“你们这棵桃子树上一定要结西瓜,不能就只接桃子这一种商业模式。”

这种放空式学习,在荣耀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释放。以至于华为荣耀的负责人刘江峰,因此发现了互联网做爆品的秘密,因此抛弃华为的高薪,自己去创业。


“弯道超车”


光靠放空式学习就能够适应新的变化,从而赶超对手吗?任正非不这么认为。他认为,面对互联网这种巨大变革的时候,传统企业除了要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之外,更要牢牢掌握住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抓住市场的战略机会点。

还是回到宝马与特斯拉关系的问题。任正非认为汽车有几个要素:驱动、智能驾驶、机械磨损、安全舒适。虽然在前两项上特斯拉有优势,但是后两项则是宝马居优势,只要宝马不封闭保守,是可以追上来的。

特斯拉车型

在做智能手机的时候,华为开始认真研究自己的战略机会点,发现材料科学方面不是自己的优势,而是苹果、三星的优势,互联网营销则是小米的优势,好在自己还能够学习。那么,华为的优势在哪里?华为人总结出来:一个是拥有自己的芯片设计能力,第二个是技术整合优势。

华为很早就在研发终端芯片,前些年3G刚刚普及的时候,装备了华为自己研发芯片的上网卡一度占领了欧洲上网卡80%以上的市场。当然,手机芯片的研发难度要大得多。此前华为曾经研发出K3手机芯片,但是应用在手机中并不算成功。

几年前有个有意思的故事。手机芯片老大高通董事长保罗•雅各布跟任正非在游船上谈生意,任正非让雅各布把价格再降一下,雅各布假装为难地说,再降就要跳船了。勃然大怒的任正非将船门打开说,那你现在就跳下去吧!

高通董事长保罗•雅各布

此后华为旗下的海思半导体又经过了不懈的努力,终于研发出了能够与高通媲美的麒麟手机芯片,从而让华为彻底摆脱了对高通的依赖。一向跟踪前沿技术的华为还整合了过去被苹果垄断的指纹识别技术,并率先用在了Mate7上,结果这款手机获得了大卖。


新商界高级管理,齐鲁企业家学习领军品牌,专注总裁教育培训16年,赋能10000+企业持续提升!想要获取更多管理类干货,了解更多商业资讯,可以点个关注哦~


新商界管理(山东)|任正非打造的“华为神话”,并不只靠实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