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见底了?

写在最前:【我的回本之路】是一个系列的持续分享,主要跟大家分享我是怎么理财的。涉及持仓盈亏情况,调仓信息,持仓基金的研究,相关基金经理的研究等。 我是在2021年12月29日一次性买入200万,目标持有5年,不会无限弹药补仓,不会赎回到银行卡里,是一个纯内部调仓的配置。
目前市值及盈亏:
昨天亏了1万7,真是进一步,退两步啊。不过还好,昨天A股大跌,超越哥伦布比我预计跌的少些。

好在我昨天挺住了,没有卖,今天的市场不错,基本都涨回来了。

最近大家都说A股到底了,那么究竟什么是底,历史上底部都是怎样的呢?给大家分享我司理财顾问王译庆的研究。

历次A股底部特征
自2000年以来,A股历史大底一共出现过4次:以大家惯用的上证指数为例,分别是2005年6月6日的998点、2008年10月28日的1665点、2013年6月25日的1850点和2019年1月4日的2241点。

这些历史大底,存在3个明显特征。我们来分别看一看。
第一个特征是,市场估值非常低位。大家知道指数的底部点数,每轮底部都比之前更高了,从998点到2200多点。这好理解,毕竟经济一直在发展,如果连底部都越来越出溜,那也太说不过去了。
但是估值并不是每次都比之前的底部更高。过去4次历史大底的市场估值,看沪深全指的话,分别是18.7倍、13.6倍、12倍和13.2倍。这指数的估值,是有明显下降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因是估值,反应的是对企业盈利增速的预估。估值越高,代表市场对企业盈利的【增速】预期越高;反之,估值越低,代表市场对企业盈利的【增速】预期越低。
从宏观上来看,中国的经济增速现在比20年前肯定还是要慢的,毕竟体量变大了,一直猛跑也不现实。
所以底部的PE是在降低的。
那现在沪深全指的估值是多少呢?答案是17.3倍。哎,那这么说还不是历史级别的极端底部呢。


那我们再看看第二个特征。第二个特征是,股票大规模“破净”。
破净全称是跌破净值,意思是说,上市公司的市值比他的净资产还低,简单理解就是全市场大量打折、白菜价甩卖。
因为历史低点的时候,都伴随着市场情绪非常恐慌、信心崩塌,大家会不计代价、不管多亏,都要卖掉手中的股票,所以会产生大规模个股价格狂跌,跌破净值。
据wind统计,在市场正常运行的阶段,破净率长期低于1%;在历史大底时,跌破净值的个股数量占比达到历史高位。历史前4次底部的时候,破净公司比例分别是14%、11%、6%、6%。
现在的破净率,已经达到了7%,虽然不及第一次和第二次大低,但也比第三次和第四次要高了。
从这个角度看,现在是“非常”底部了。

第三个特征是,投资者入场处于“冰点”。从历史看,投资者往往是在市场疯涨时跑步入场,市场低迷时犹豫不前。在历次“历史大底”前,新增投资者或者新增开户数的同比增速都处于“冰点”水平。因为“大家是真的跌怕了啊”
根据wind数据,1月新增投资者同比增速为-36.77%,创下近5年的新低。新基金也出现滞销,2月以来的单只基金平均发行份额,仅仅2.71亿份。作为参考,去年同期的数据是26.75亿份,也就缩水了9成吧。
种种迹象和数据都能表明,市场现在即使不是最低的底部,也是底部附近了。
但是,现阶段外部风险还是比较复杂的状态,船长投的超越哥伦布和陪伴哥伦布都各留有一小部分现金来做缓冲,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