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芯片制造赋予高度优先权,美国封锁还能持续多久?

近日,据媒体报道,中国为芯片制造任务赋予高度优先权,这意味着在芯片短缺的情况下,其地位已经不逊于核武器,那么在中国全力发展芯片后,美国封锁还能持续多久?对此张召忠发出警告:3年后,美国货给都没人要了,因为那时候满大街都是国产芯片。

芯片制造主要分为芯片设计,晶圆制作和封装测试三个环节,长期以来美国都是领跑者,但经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诞生了一批优秀的半导体企业,比如华为的子公司海思,它所设计的芯片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了美国高通, 2019年所发布的麒麟990,是全球首款集成5G基带的旗舰芯片,在运算能力,图像处理,人工智能等方面一点也不输高通的骁龙865,而且麒麟990的温控能力和省电技术也要优于骁龙865,给消费者带来了良好的使用体验。
前不久,华为又发布了基于ARM架构,7纳米工艺的鲲鹏920处理器,拥有64个核心,主频高达2.6GHz,并支持8通道DDR4内存,可用于服务器,数据中心和桌面计算机,鲲鹏920的发布,动摇了美国半导体巨头英特尔与AMD的垄断地位,当然国产芯片在图像处理方面的技术还有待提高,涉及到专业影像处理,就必须要采用英伟达的显卡,不然会大大延迟运算,降低工作效率,而且中国的晶圆制作能力比较弱,还依赖于西方技术,因此被美国制裁后,这些优秀的设计方案有可能会胎死腹中。

不过值得庆贺的是,国产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已经突破了22纳米工艺技术,并实现了量产,在2019下半年,由中芯国际生产的麒麟710A成功上市,尽管与台积电代工的麒麟710还存有一些差距,但市场反馈良好,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而且中芯国际有望在年底实现14纳米工艺,到明年的时候,可提升至10纳米,从代差上看,其实国产芯片加工技术只落后国际主流3至5年。
受美国打压后,国家高度重视半导体产业,大力扶持相关企业,科研单位进行深入研究,实现真正的芯片自主,近期中科院院长白春礼教授在一次讲话中,着重谈到了光刻机,他表示中科院将全力以赴,争取用最短的时间突破光刻机技术,此外如华为公司,用高薪挖了数百名晶圆代工巨头台积电的工程师,并在国内广募相关人才,同时还与多所院校签署人才培育计划,值得一提的是,华为还用220万的高额年薪聘请了数名应届毕业生,为后进学子起到了相当大的激励作用,不难看出,中国为实现国产芯所下的决心。

另外,德国半导体巨头英飞凌也表露出了与中国合作的强烈意愿,因此只需中国继续坚持开放,积极开展良好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同时加大科研力度,必能取得关键技术的成功,届时依靠国内庞大的市场,不出3年,国产半导体一定全面开花,获得历史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