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星塔》(四)
十、辉煌
这边,宇宙的面纱不断被撕碎;那边,另一场斗争也在上演……
生物学家们攻克了大部分常见的癌症之后,似乎又要攻克所有生物的克星——死亡!
当然,理论上的死亡仍然不可避免,但在精良的医疗环境下,人的生命可以被不断延长。
通过更换器官、修改基因、移植记忆等诸多方法,每个人的理论寿命都达到了至少六百岁。
此外,人们开始给儿童移植自然科学知识,使得他们可以立刻学会复杂冗长的基础科学知识。
而孩子们需要做的,仅仅是自主去学习最新的知识,锻炼自己的科学素养。
由于省却了巨量的学习时间,在几十年之内,类似牛顿、伽利略、爱因斯坦的众多科学天才如雨后春笋般地迅速地诞生在人类社会中。
自然科学如同早已完成分化的细胞,但似乎又重新回到了干细胞状态,整个学科找回了最初的活力。
超长的寿命与优质的资源让人们对生育失去了兴趣。
性也只是纯粹的娱乐,与生儿育女不再有太多的联系……
久而久之,人口数量开始逐渐呈指数下降,人们也相应告别了之前的高强度竞争压力,开始积极地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
十一、探索
简单的电子娱乐早已不能填补人们空洞的心灵,科技、艺术及哲学便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街道上任选一个孩子,都可能精通好几门学科的知识。
与此同时,人们知识水平的进步也使全人类一同放下争端,达成社会共识成为触手可及的可能。
于是“地联”(地球联合政府)便诞生了,人类通过了《知识平等法》,致力于消灭人类认知上的差异,让所有人都能共享全人类的知识与科技财富。
同时,为了获得应对新形势的公平,人类还制定了《反冬眠法》,除了本法规定的情况与个体之外,其余不被允许使用冬眠技术。该法设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人们不会再因工作任职的不平等,而被未来的社会所抛弃。
人类从未如此乐观,社会也从未如此安定团结。
战争几乎绝迹,饥饿被彻底消灭,全球人口被控制在三十亿以内,所有人都可以享受充足的资源,做自己所爱的事。
似乎,这已经是接近伊甸园的世界了……
然而,从2621年开始,不可思议的事情开始发生了。
2621年,来自北美的一群科学家提出,人类应该重新启动大规模的地外生命探测计划!
这一倡议得到了积极回应,全球的科研团体纷纷加入,地联政府也给予了充足的经费。他们动用了几乎所有最先进的观测设备与计算系统,开展又一次伟大的探索。
与五个世纪前搁置的“拓荒”计划不同,这次计划的搜索范围仅限于地球附近的恒星。
事实上,随着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排查一遍最近的半人马星座的类地行星,其分辨率、精度和效率也是数百年前的人类所无法想象的。
根据计算,排查一个体积约为地球3倍的半人马星类地行星大约需要15天,而对于接近太阳系的半人马星座恒星,仅需要不到一周的时间。
十二、计划
针对那次重启的地外探索任务,地联众多的高级天文学家、航天学家、与工程师们纷纷集合起来,合作搭建了全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观测阵列,命名为“湃客阵列”。
虽然计划的全名应该叫“多星系地外文明搜寻计划”,但公众还是更喜欢根据阵列的名称,将其称为“湃客计划”或“星火计划”。
也正是这一计划的启动,开始了人类文明前所未有的衰亡噩梦……
这就是我在这里了解到过去先辈的历史。而我在这里,几乎每天都在做同一件事,就是坐在大厅中,钻研眼前这颗“大球”——星航仪。
前不久刚荣升为星塔科学院的副院长,因此每天并没有多少事可以操心。
星塔科学院的院士们几乎都是老实本分的人,空余时根本就不愿向塔外的世界看一眼。
但对于他们那些看起来花哨的研究,我不大在意。对于尖端科研来说,如果无法用先进的仪器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 研究过程就像没有轮子的卡车,根本寸步难行……
而我现在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也是我唯一关心的计划,就是钻研在这里无论什么办法都难以研究清楚的,那些已经消逝的学科。
天文学便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