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盾的数量,看11年后装备多少载机大船?


载机大船是现代全球海军的作战核心,目前全球真正具备全球机动作战能力的海军只有某超级大国。他的机动核心就是大约20艘搭载大量固定翼战机和旋翼机的4万吨以上的大舰。由于现在某超的多艘两栖攻击舰甚至先于10万吨级的弹射载机大船更早的形成了携带隐身型舰载机的作战能力,因此我们今后就不能只想到某超当前有11艘弹射大船,而实际上他有20艘作战能力很强的航空大舰!水下的战力在这里先不探讨,那么某超这现役的20艘载机大船,目前一共有大约80艘盾舰进行护卫,也就是平均1艘载机大船,可以安排4艘盾舰当全程保镖的配置。这个情况,和某超的载机大舰在非战斗情况下全球巡航时,所跟随的护卫盾舰的数量是基本一致的。一般来看,确实是4艘左右的盾舰常年跟随一艘弹射载机大船进行全球性的巡航。目前某超的军费也很紧张,基本日常在全球大洋上处于巡航状态的弹射载机大舰,不超过4艘。
而目前全球巡航中的4万吨级的两栖载机大舰,日常部署也不超过4艘。也就是说,虽然他有20艘以上的大型航空船舶。但是处于日常巡航中的不到一半,最多8艘。这8艘大舰,需要总共32艘左右的神盾来护卫,若水下需要护航,那么一个编队内正常有1到2艘潜艇跟随。大约需要出动16艘以下的潜艇就可以。若进入准战争状态或者切实开战,那么某超每艘大船需要的护卫神盾,也不会平均超过6艘。因为战时载机大船不会单打独斗,而是2到3艘组成一个作战方向,这个方向的神盾会集中护卫。一个方向12艘以上的神盾组成防空反潜圈已经足够。这么计算,在于按照超级大国海军的现有经验,一艘载机大船,平均配备4艘神盾,最大配备6艘神盾已经足够了。若出现神盾过多,而载机大船过少的状况,这显然不是一个正常的、合理的比例配备关系。

而某方现在就有神盾数量,远远大于载机大船的暂时的状况。某方现在只有2艘翘头大船可用,而接近4万吨级的两栖平板大船刚刚开始生产。而目前服役的神盾已经接近20艘,连在建的已经接近40艘了。这个数量,足以配套7到10艘载机大船。而目前看来,到11年之后,某方的神盾数量可能真正要到100盾,那么足够作为15到20艘的载机大船(含两栖)的护卫规模。目前只有2艘,说明这个缺口整整有15艘以上!
过去某超是平均7年下水一艘新的10万吨级的载机大船。而现在已经把这个速度加快到了4.5年,若连新两栖大舰也算上,那么某超大约平均3年服役一艘新大舰。而现在某超的新神盾服役速度是1年3艘,从明年加快到1年4艘。这等于在服役一艘载机大舰的同时,服役12艘新神盾。现在某超1艘10万吨的新舰,船体预算为130亿美元,实际上全部采购价格,狼山估计有300亿美元。现在一艘新神盾船体在15亿美元,最终全价可能在30亿美元一艘,也就是1艘10万吨大船,基本等于10艘新神盾的采购价。

而某方第一艘国产大船的采购价,不到600亿元,基本不到某超10万级全价的三分一。而小火车被认为初始采购价是60亿元左右,也是伯克的大约三分之一。上批量后会下降到55亿左右。全价同样基本是国产载机大船的十分之一。更大的8万吨到10万吨的新型号国产大船的采购价肯定要高一些,因为更复杂有电弹弓。但是也不会高的很离谱,和小火车价格的比例应该不会超过12倍。
这么算下来,若是某方在未来11年,需要再新服役75到80盾,那么必然需要采购8到10艘载机大舰。若这里面算上4万吨的两栖,其3艘顶一艘8万吨以上的弹射大舰,那么就是6+6或者8+6的采购模式。加上现有的2艘翘头,11年后至少会看到8+6,最好是10+6的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