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雷公藤内酯可作为男性避孕药?没有价值,还不如齐墩果酸

2021-03-01 21:20 作者:发肤中心  | 我要投稿

今天看到这个让我有点不屑,又有必要说明一下的新闻:

广东省计划生育专科医院(广东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国家卫生健康委男性生殖与遗传重点实验室唐运革、秦卫兵科研团队,联合美国加州大学团队,在非激素类男性避孕药研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研究发现,在中药雷公藤中提取到的雷公藤内酯酮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非激素类男性避孕药。相关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

“口服雷公藤内酯酮可以诱导雄鼠和雄性食蟹猴精子畸形,使精子失去活力和受精能力,从而达到避孕效果。测试显示,这种方法近乎100%有效、无明显副作用,一旦停药,雄性的生育力可以完全恢复,并能生产出正常子代。”秦卫兵说。

但是在我看来这个文章意义不大,这种新闻没有大肆报道的价值。先不说《自然-通讯》是自然杂志在2010年上线的,上面的文章系“开放获取”,开放获取的杂志给版面费就能上,是中国人灌水的乐土,用饶毅教授的话来说,《自然通讯》这本杂志,“只要不造假的论文都能发”。

另外,雷公藤内酯酮的安全性还有待研究,从他们文章的实验过程[1]来看:为了确定最小有效剂量和持续时间,每天用四种剂量(0.05、0.1、0.2、0.8和5 mg / kg BW)的雷公藤内酯酮治疗四只食蟹猴。

One monkey that received 5 mg/kg BW triptonide daily p.o. displayed signs of side effects starting at week 4 and became worse thereafter; thus, the experiment was stopped at the end of week 5 and that monkey was not used in subsequent POC efficacy testing.

每天口服5 mg / kg BW雷公藤内酯酮的一只猴子从第4周开始出现副作用的迹象,此后变得更糟。因此,实验在第5周结束时停止,并且该猴子未用于后续的POC功效测试。

副作用是什么没说明,但是根据以上测试,最小有效剂量确定为0.1 mg / kg(BW)。在正式的POC功效测试中,七只雄性猴每天接受单次剂量的雷公藤内酯酮(0.1 mg / kg体重)治疗。

说明较高含量的雷公藤内酯酮可能存在毒性,雷公藤这种植物本就有毒,是中毒事件最多的中草药之一,好在极低剂量下雷公藤内酯酮也能相对安全地起到避孕作用,但是避孕的作用是通过引起精子畸形产生的?

雷公藤,图片来自网络

早在2000年中国医科大学一项研究[2]针对大鼠使用200 mg/(kg.d)雷公藤内酯酮, 喂食8 周也取得了避孕效果,研究发现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增加细胞周期蛋白D1和Cdk4的表达,同时降低鱼精蛋白的生物合成而对精子起作用。

所谓的精子畸形是导致生殖毒性,还是抑制细胞分裂和蛋白质合成引起的?大概是后者,但是看到精子畸形的字眼难免让人有点心里发怵。

其实有一种称为齐墩果酸的这种中草药中广泛存在的活性成分,可能更有这方面的价值:

根据2002年南非的一项研究[3],喂给雄性大鼠50 mg/kg的齐墩果酸与聚乙烯吡咯烷酮混悬液30天,然后从该组一半的大鼠中撤药14天。对照大鼠仅接受聚乙烯吡咯烷酮。所有雄性都与未经治疗的雌性交配。接受治疗的雄性都不能使雌受孕,对照组和齐墩果酸撤药后则达到100%怀孕。对照组和治疗组之间的精子线性(linearity)和摆动(wobble )存在显着差异。但是,曲线速度在所有曲线之间没有显着差异(P> 0.05)。

2019年美国有一项研究[4]使用体内和体外实验模型研究齐墩果酸对雄性小鼠生育力的影响。实验组(n = 12)接受每日剂量30 mg /kg体重的治疗,而对照组(n = 6)接受每日剂量10%乙醇溶液(1 mL kg-1的体重)体重)。

45天后,经齐墩果酸处理的雄性未使雌性怀孕,但在对照组中,所有12雌性均怀孕(暴露于齐墩果酸时表现出不育的雄性小鼠在30天后恢复了生育能力,断用后睾丸的组织学与对照睾丸没有什么不同。

齐墩果酸处理后平均睾丸重量从0.27g变成0.11g
(a)对照组小鼠睾丸生精小管的横截面和(b)齐墩果酸处理的小鼠。 (c)注意相邻的Sertoli细胞之间发生平行分离(箭头)。(d)小鼠的生精小管的横截面,停止齐墩果酸后生殖上皮完全恢复

这项研究发现齐墩果酸通过增加生殖上皮的通透性达到了雄性小鼠可逆的避孕作用,并进一步假设避孕可逆性是由邻近的支持细胞之间的细胞旁连接的重建带来的。

文章认为,齐墩果酸有可能多管齐下,不仅增加生殖上皮的通透性,还影响了精子生成,但也可能影响精子的形态,运动,顶体形成,代谢和线粒体功能。 由于未来的药物商业化将大大降低当前合成齐墩果酸的成本,齐墩果酸可能是将来发展可逆的非激素的男性避孕药的最常见的治疗方案之一。

实际上,齐墩果酸成本较低没必要化学合成,在中国,齐墩果酸都是天然提取的。齐墩果酸在植物中存在很广泛,超过2000种植物含有齐墩果酸,像女贞子、樬木、獐牙菜等数不胜数,就连苹果和红枣都有一点,许多含量达到0.2%~2%。齐墩果酸最早从油橄榄果实分离得到,油橄榄在中国古称齐墩,故名齐墩果酸。

而且在国内已经有齐墩果酸制剂,对急性、慢性肝炎及肝硬化动物均有明显降酶作用,齐墩果酸片剂在市面上存在了几十年,但是国内未见齐墩果酸导致不育的报道,应该是剂量不够。如下是一部分不同品牌的齐墩果酸片:

齐墩果酸除了可以避孕,更让人称奇的是,齐墩果酸还有许多有益作用,比如抗炎、抗氧化、抗肿瘤、保肝、抗糖尿病、抗老化、促进胶原蛋白形成、抑制胶原蛋白与弹性蛋白和透明质酸的蛋白水解酶,此外尚有促进毛发生长和促进毛囊干细胞增殖的作用。当然口服剂量不高未必起到效果,但是整体观感比雷公藤内酯酮更有吸引力。

回到开头说的这项研究,摆弄一群猴子几年想想就烦人,专家们为了大众的性福真是操碎了心,但是像雷公藤内酯酮这样的成分,或者将来如果有类似的成分,恐怕都没有进行灵长类试验的必要,因为可能没有任何市场前景。

除非哪个植物非激素性的男性避孕成分兼具壮阳的功效,才真的有市场前景(怎么可能会有那 种事),不然没有人会为了避孕吃这个药一两个月或更久,有那种耐心的人更可能选择戴套,何况雷公藤内酯酮又不是不要钱。

所谓雷公藤内酯酮(Triptonide)更常用的称呼是雷公藤甲素,找个采购网查一下,价格出乎意料的高,注意这是原料不是试剂的价格,单位是克不是千克,所有纯度98%的雷公藤甲素原料1克至少5000元!




参考

  1. ^Chang Z, Qin W, Zheng H, et al. Triptonide is a reversible non-hormonal male contraceptive agent in mice and non-human primates[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1, 12(1): 1-14.

  2. ^Wang L, Ye W, Hui L, et al. Male contraception of triptonide and its function mechanism[J]. Zhongguo yi xue ke xue Yuan xue bao. 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Sinicae, 2000, 22(3): 223-226.

  3. ^Mdhluli M C, Van der Horst G. The effect of oleanolic acid on sperm mo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fertility of male Wistar rats[J]. Laboratory Animals, 2002, 36(4): 432-437.

  4. ^Fisher D, Mosaval F, Tharp D L, et al. Oleanolic acid causes reversible contraception in male mice by increasing the permeability of the germinal epithelium[J]. Reproduction, Fertility and Development, 2019, 31(10): 1589-1596.


雷公藤内酯可作为男性避孕药?没有价值,还不如齐墩果酸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