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清代火器连珠铳:为什么会被康熙弃而不用?

2022-07-16 18:20 作者:白军上将高尔察克  | 我要投稿

先说一个人们对清朝的刻板印象:清军只会用刀,长矛,剑战术主要为骑射。但事实上清军的火器装备率极高,照样会用射击战术。

回归正题,为什么不用连珠铳?

当然肯定会有一群人说“防汉”之类,然而问题是满清军队也照样没有用。

这里先要从一个问题说起,它有献给康熙吗?

没有,不要吃惊。根据《中国火器通史》记载“可惜,这种枪在当时并未得重视,更未提交和使用”(269页),也就是说,它根本没有献上去。

它可以连射吗?

在《中国火器通史》中记载,它是可以连射的。但是我后来找到了它的一张原理图(图为英国洛仑左尼连发枪,一般被认为是戴梓连珠铳原型)。

这里顺带提一下,英国的洛仑佐尼连发枪并不是最早的连发枪,最早的连发枪是丹麦的彼得·卡尔特霍夫式连发枪。

这个结构在机械连动原理上是有可能用摇动手柄的方式做到连发(具体是什么样懂点机械的都懂)。但问题是如果转膛转的过快都极易发生炸膛现象,而且由于弹药仓在枪托中,危及射手生命安全是板上钉钉的事。所以因为这个原因,它是不可以连发的,只可单发(我动态里也有一篇论文写这个)。

然而这时有人会问:“在前装枪时代这种单发步枪射速不算快?”

我先反问一句:“17世纪世界就已经出现转轮式步枪,为什么没有那个国家大规模装备部队?”

威力,这两种枪在威力上明显不如当时占主流的前装枪。因为在当时的社会生产条件下,工业基础无法保证这种步枪的气密性(转膛与枪管间的间隙会使一定量火药燃气外泄,左转同理),导致子弹的推进力减弱。

另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清的工业水平也不足以支持这款武器的大规模生产,基于上述原因,要真采用了,那才是怪事。



清代火器连珠铳:为什么会被康熙弃而不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