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音乐笔记(连载二十一)

2020-09-19 16:19 作者:环宇佳音  | 我要投稿

(本文作者:陈汝佳歌迷,网名“夕阳”)

歌唱艺术是用人声把曲调、歌词有机统一起来,用歌唱语言来传情达意、塑造完美的艺术形象,给予听者身心愉快和美的感受。歌唱语言是具备文学性的,带有诗的韵律,给它们赋予旋律,就成为音乐与语言有机结合的语言艺术。

歌唱语言具有鲜明的描述性和具象性,演唱者通过演唱、咬字、吐字和发音来刻画丰富的内心世界,创造感人的艺术形象,给人以美的感受。中国当代声乐艺术的创作,秉承几千年“依字行腔”的传统技法,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中国的汉字强调字调和语调,声调与字义不同,语义也不同,甚至会是相反的。

歌唱中的咬字吐字更加要求准确,尤其是拖音时必须把字头咬准、把字腹引长吐准,把字尾收清才算唱完整一个字,并且把字唱完整,整体才有连贯性,更富美感!这点,我们听听佳哥的演唱就完全可以感受得到。明、清时期的戏曲艺人从累积的经验,把各类汉字参照诗词格律的韵脚,分为“十三辙”传授正确的吐字、归韵方法(“十三辙”的详细分韵,已整理入《歌唱中的咬字吐字》,请小伙伴留意下一篇)。

字头有“五音”,就是指发音的开头部分,唇音、舌音、牙音、齿音、喉音。这五大类的发音时,用力部位要分明,出口不能含糊。我们应充分运用“咬”字的技巧,来加强歌曲的感染力。

我对鹦鹉说,谁讲的说话唱歌习惯压喉不算大问题呢?你看看这个字头的“五音”:

唇音:b,p,m,f,唇音字用力部位在唇上,上下嘴唇喷口应有力清晰;

舌音:d,t,n,l,舌音着力在舌尖;

牙音:j,q,x,牙音字用力部位在牙;

齿音:z,c,s,zh,ch,sh,r,齿音字用力部位在上下齿间;

只有喉音:g,k,h,喉音字用力部位在喉。

还有字腹引长的“四呼”:

开口呼,a,o,e发音时要求口腔打开;

齐齿呼,i或以i为开头的韵母,发音时口呈扁平形,气息通过上下齿之间的空隙流出,用力在齿;

撮口呼,ü或以ü为开头的韵母,发音时上下唇微向前,用力在唇;

合口呼,u可以u为开头的韵母,发音时上下唇收拢呈圆形。

“四呼”在引长字腹时运用,口形决不能随曲调的变化而变化,应始终保持不变。歌唱中声音是否圆润、连贯主要取决于吐字发音的准确、连贯与流畅。

1989年12月陈汝佳在亚洲太平洋歌唱比赛开场剧照

我们讲粤语,粤语是九声六调,一个比一个低的叹落肚子里,讲话的语调没那么抑扬,外省人说我们讲的是“鸟语”,讲粤语口型变化少,腔体也不用打开太多,所以你压喉也没什么不自在,堵着半边喉咙也能正常说话。

可是普通话只有四声调,比较抑扬,口型变化大,并且这“五音”,只有一音在喉,其余四音都在唇、齿、舌尖,“四呼”中“合口呼”的口型又很深,喉头长在我们的脖子里,连接胸腔和口腔的位置,你压着喉在离唇、齿、舌尖很远的位置发音,在口腔最窄的位置使劲加深口型,这不是徒劳吗?何况普通话还得分翘舌不翘舌,前鼻音后鼻音,你的腔体打不开又如何清楚发音呢?

你的朗诵老师教学很用心,但他不了解你压喉的状态,也不懂得如何改变你压喉的的状态,他只能依课程完成,讲了声母韵母,就接下来讲儿化、音变之类,然后就是各种不同的朗诵语调的运用,可是你基本的拼读发音还没过关,接下来的课程学习了也只是心里明白,说得不明白。虽然同学们都很喜欢这位老师,事实上,一个学年过去,朗诵水平较好的还是原本的几个,不行的照样不行,当然,我们也不认为浪费了时间,我们只是把快乐学习当是健康生活的方式,但是,如果你早改掉压喉的习惯,这一年的学习或许大有进步啦!

鹦鹉说,是哦,我那时就奇怪,我们说惯粤语,平日会话脑子反应不过来,发不准音,念错音是难免的,可是我们明明白白的看着拼音读,偏偏也读不出翘舌音和前后鼻音来,并且发音也很困难,很费劲,声音比说母语沉闷空洞。

夕阳说,确实普通话讲得好的,声音听起来也不一样,也能听出带一点儿韵尾,咬字吐字归音的清晰准确是可以美化声音。你唱歌时,“小声唱”唱出“假声唱”似的,用中音唱又觉得发音粗重,可能就是因为不懂得引腹归韵,以致唱得不是太轻飘了,就是太没连贯性啦,你要依照“十三辙”补上朗诵课哦。

鹦鹉说,可是我心里想着如何按“十三辙”的归韵诵读,不知不觉越念越大声,又压喉使劲,把喉咙下部撑起圆圆鼓鼓的很不自在,并且这样的腔体离头声更远……还有声带振动很大,一不注意,声音又快要哑啦!

夕阳说,这就是初学唱歌要禁止大声唱和大声讲话的原因,因为一不留神就会掉回原样啦,我们佳哥唱功这么深厚,平日讲话也很温柔,付林老师也强调我们平日说话要温柔!还有你说那个不自在的腔体有什么不一样吗?或者说说,你跟着佳哥唱“呜呜……”时的腔体是怎样的?

鹦鹉说,唱“呜呜”时,自然吸进一口气,腔体往后面打开加深,并且会跟着唱越来越往上走,越来越感受头声震动着前额……噢!我觉得,佳哥唱的“呜呜……”似是用了“十三辙”说的移位方法,唱出来音色特别多变,貌似简单的一个“呜呜”,也比别人唱得好听!

夕阳说,你这笨鸟儿,倒是说得明白,可惜你那天生半堵的小喉咙是做了些非常的练习扩开的,一定不似正常健康的喉咙灵活,并且天生也没个音准,唱歌是不可能有很大的进步啦!

鹦鹉说,是哦,我右侧原本就健康的腔体,不管如何动作,一直很自如,原本堵着长的腔体左侧,虽然经过锻炼一点点扩开啦,但老是有一丝牵牵绊绊要把动作带偏,我只满足不患喉咙的疾病,感觉清爽啦,唱歌但求开心就好!

夕阳说,那么,我们把“十三辙”做个详细分韵,把汉字如何拼读的知识也整理成篇在下期文章中分享给小伙伴,让小伙伴们学习提高吧!关于“十三辙”,百度上的理论解说很长篇,我们只摘录了简要,小伙伴们可以自行搜索阅读加深理解,,也可以找找“付林音乐”课程,毕竟有声有影的真人演说比枯燥乏味的文字生动深刻哦!

(未完待续)


音乐笔记(连载二十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