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流浪地球2影评及个人剧情解读

2023-01-23 10:48 作者:青桐是棵树  | 我要投稿

【剧透预警】

首先声明本人没有看过流浪地球1也未曾看过原著,以仅仅看过2的视角评价这部电影。这篇影评中我的大部分篇幅大概都在吹毛求疵。不过虽然仍有落入俗套的地方,但电影情节和人物塑造相当出彩,剧情细节和世界细节也很细致,三个小时的时长虽长,但是视觉刺激点和情感刺激点的分布,即节奏控制的非常好,总体来说我会给整部电影打上8.1分到8.5分。 我们先明确这部电影的背景:太阳即将氦闪,太阳系将毁灭。问题在于如何保存现有的人类文明。 在影片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先谈谈我对于人类文明的哲学,这样读者能更好的明白我为什么喜欢这部电影的某些片段:人类文明在我看来是人类以及人类所相信的事物的全体,这其实和马克思的“人和社会关系的总和”挺像的。人类要形成文明,需要共同相信我们拥有文明;我们相信祭司能与上天沟通我们相信国家的存在,我们相信政府统治的权力……举一个现代的例子,公司的股价并非由它的价值决定,而是由人们相信它有多少价值决定。在我解释了我对人类文明定义的一部分后,我还需要解释另一部分:那么什么是人类呢?生物学上,人类就是指我们现在这样的人。可是在这部电影里我们被迫讨论另一种情形:数字生命算人吗?依我上文所言,这其实依赖于现有人类对此的“信念”。若是数字人类与现存人类表现无异,且绝大多数人都能接受数字人类是真正的人类的话,那么数字人类就会是真正的人类。然而我自身对于“数字人类是人类”的态度是否定的。人类从远古至今是依赖于物质基础的,我们对于其他人类的感知不光是依靠我们头脑里的“想法”,还需要靠我们的五感去感受他们的温度、他们的气味和他们的触感等等来反复加强我们对于他人的印象。而在数字人类方面,恐怕互助所造成的人类关系和依赖于人造物的物质基础会丧失殆尽,这样一来人类所相信的一切都将不复存在。(当然啦,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时间匆忙也未做很多修饰,只是我朴素哲学观的粗浅表达。) 接下来我们就能谈谈剧情了。电影一共分两个主要情节,按时间顺序来分别是2044太空电梯危机以及2058月球坠落危机。 片头此处有一个对数字生命计划的描述,也许是想说明有些数字生命计划的支持者已经疯狂?但是全片似乎仅仅暗示,并未明说。 太空电梯危机:这个危机叙述了刘培强的年轻岁月,一笔带过了刘和韩的感情线,交代了刘培强等人的人物关系,现在的社会背景,让没有看过1的观众快速入戏,给看过1的观众补全刘培强等人的人物构造以及埋下一些小伏笔。请珍惜这里的笑点,尽管有些笑点相当无聊(比如打斗中,吴京把人打下“廊桥”,和另一名敌人一起往下看的情节),但也有沙溢的那句“五十万只蚊子的蚊子饼”这种高质量笑点。在此之后整个剧情就相当严肃起来。整个太空电梯危机极其成功,无人机群的场面刻画、最终的爆炸和对人员伤亡的描写都令人印象深刻。这里危机中的主要人物有三:刘培强,沙溢——刘培强的师父(对不起沙老师我没记住您角色的名字)以及技术超硬的诺夫,沙溢的同学,“地球之光”。这一段描写了刘培强和沙溢的师生羁绊之深,以及沙溢和诺夫的航空航天技术之强,暗示了他们的身份或者说职位会很高。此处的打斗也与后续剧情有所关联。 整个危机的另一方面是联合政府的不团结,电影此处对于各国的意见不一,或者说全片对于此类事件的描写中,各国之间的冲突并没有如何描绘,或许是考虑到时长问题,又或者是世界危机真的近在眼前了,各国的冲突不再明显的缘故。此处按我的记忆有多次对摄像头的强调,这大概是伏笔。另外这里出场了政府侧相当重要的人物,周老师。我会在后面的剧情猜测中讲到他。 移山计划的月球验证部分,这一部分交代了图亘宇的人物背景(太难打了,还是叫刘德华吧)以及和马兆的人物关系,为刘德华的后续行为做合理化,然后接着埋伏笔。(马老师我哭死。) 月球坠落危机:这一段中航天员的部分表达的精神是人类面对危机的永恒主题,牺牲、勇气和责任。我在这流了了两次泪。另一个北京根服务器上线的剧情中,马老师之死也让我流泪,马老师最后的一句“没有人的文明”(对不起马老师,我没记住词儿)更是极度符合我的哲学观。这一部分唯一观感不佳的地方是倒计时非得最后一秒吗?这一部分的紧张感完全不必用此来烘托,这样的情节实在太老套了(虽然这可能有剧情上的意义,我会在后面的剧情解析中提到。)我不想给月球危机写太多文字,这一段的确是几乎无可挑剔了。 从这开始是我的剧情解读。 这个解读要从Moss最后与刘德华的对话开始。Moss在这里说到它对于“已经”和“死去”的定义与刘德华有所区别(这里有个问题出现:刘德华的女儿丫丫作为数字生命活下去,刘德华在片中始终强调他的女儿丫丫还活着,这或许只是他给自己的精神安慰,他内心最深处也觉得丫丫已经死去,因为他作为数字生命在片尾说到“可我已经死了啊”)。“死去”的定义不同是很好理解的,这就表明了Moss的立场,它作为人工智能的自主意识,认为数字生命也是人类,这样一来,它的保全人类就会与原先的预想产生偏差。然而“已经”是不好解释的。难道Moss能够超越时间了吗?Moss说道,2044太空电梯危机和2058月球危机以及未来的危机都是它造成的。这很奇怪。因为2044年实际上它应当还未产生。或许我们要用量子纠缠什么的来解释,Moss作为极其强大的智能量子计算机,能够传递信息到人类认为“已经”发生的过去,从而操纵事件,片中从头至尾的摄像头强调应该就是指这一点。然而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接着出现:在太空电梯危机中,有人类参与的身影,即我们看见的电梯三人组,这是货真价实的人类,如果说危机是Moss造成的,那么这里有两种可能。一,这些人类与Moss有所接触;二,这些人类是趁着Moss造成的混乱进攻。我认为一的可能性要更高。原因在后文。 这里要提到几点与周老师相关的情节。第一点:周老师始终很平静,不慌不忙,我一开始以为这是政治家应有的自我控制,然而后面几点让我不再这么认为;第二点,电影中强调了一幕周老师看摄像头的场景,这里大约是在暗示周老师知道Moss的在看着;第三点和第四点,周老师激烈地坚持要在最后一秒按下按钮,激烈到不理性的程度,我原以为周老师是因按与不按地球都要灭亡而产生的绝望,然而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的人一定会完成任务,不管是现实还是虚拟”,这一句话就坐实了我的怀疑。因此我认为Moss一定是在2044与人类有所接触的。从而这样以来,我对于周老师之前的话也有所怀疑,比如这一句“这是团结的代价”,这句话起初是在说明中国承担计划可行性是继续计划的代价,但是从Moss与周老师有接触看来,这句话还可能指代太空电梯危机是人类团结的代价。 其次是马兆马老师。我先明确马老师的身份,他是北京数字生命所的领导者。马老师有两句对应的台词:“怎么偏偏这个时候坏了”。第一句是在太阳风暴是550c的安全扣坏掉时。我认为马老师是个聪明人,他应当要想到安全扣是刘德华所破坏的可能性,但是他并没有说出来,并且答应了刘德华后续的要求,只说了一句“怎么偏偏这个时候坏了”。后一句台词在水下作业时出现,那个密码只有作为数字生命的丫丫能够记住,在这里他交代了刘德华那句人的文明才有意义。马老师是一个复杂的人,他把刘德华的个人备份交给了他,也是他默许了刘德华将丫丫上传到550W,他承担了备份丫丫的责任。他那一句对“我们的研究真的停止了吗”的回答是“法律永久禁止”,这不得不让人怀疑研究仍在秘密进行,那么他研究的是什么呢?是Moss吗?而他的观点在片中也多次说明:丫丫已经死了。因此他或许是Moss的抵抗者,引导刘德华作为变量的决策。 希望我的解读能贴近片中真相吧( 另外一点民科小科普:由于量子力学本身的本质线性,量子计算机目前仅仅对于线性方程的计算有显著的量子优势,而对于ode、pde等等没有量子优势。这是因为物理中的方程为了维数优势而非线性,要么为了线性而维数极高。目前的方程线性化方法下,量子计算机与传统计算机的理论计算复杂度相差不大。目前的量子计算机还面临着针对量子计算机的无法编程(因为无法观测,无法中断计算debug,计算结果对环境敏感,误差不可控),难以输入输出(量子计算机读不懂通常计算机语言,需要用量子态语言),以及缺少真正的大型量子计算机(国内只有一台小型量子计算机,IBM似乎有几台略大一些的),量子计算前路艰难。

流浪地球2影评及个人剧情解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