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在六朝古都,听见城市的声音 | 刀锋图书奖夏季活动预告

2022-07-06 09:00 作者:新周刊硬核读书会  | 我要投稿


图片
图片


你的印象里,最能代表城市的声音是什么?

车流声、地铁报站声、夜晚公园里广场舞的伴奏声、熙攘商场里鼎沸的人声,或者是你金属耳机里传来的乐声? 


城市里的各种声音,成为了我们生活的背景音。但在日复一日的奔忙中,我们逐渐对这些声音“充耳不闻”。 或许也会有安静下来的时刻,我们的感官会再次灵敏,会去思考脚下之地——我们生活的城市对我们的含义。

 

图片
《爱乐之城》剧照。


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中开篇,便精准地为城市下了定义: “城市犹如梦境:所有可以想象到的都能够梦到……其中隐含着欲望,或者是其反面——畏惧。” 


因为畏惧,于是我们的祖先在莽林、荒野中团结起来,燃起小小的篝火。祖先们畏惧神明与逝者;畏惧暗处磨牙吮血的猛兽;畏惧暴雨与惊雷。纪念逝者,驯化动植物,而后便有了相对固定的活动范围;祸福求问于天,于是衍生出了祭司与贵族;资源充足之后,人们开始了争夺,于是城墙立起,伟大的发明也在城市中一件件被制造出来……


文明进入了新的形态,世界开始了新的篇章。 时间来到现在,卡尔维诺所言城市里“所有想象到的都能够梦到”,几乎成为现实。 


2011年,学者爱德华·格莱泽出版了《城市的胜利》,他总结道:“佛罗伦萨的街道给我们带来了文艺复兴,伯明翰的街道给我们带来了工业革命。当前伦敦、班加罗尔和东京的高度繁荣得益于它们产生新思想的能力。


漫步在这些城市——不论是沿着用鹅卵石铺就的人行步道还是在四通八达的十字街头,不论是围绕着环形交叉路口还是高速公路——触目所及的只有人类的进步。” 


比格莱泽更早一些的城市学者刘易斯·芒福德也曾说:“这个世界,从许多实际内容来看,已成为一个城市。” 我们制造了城市,城市也在驯化我们。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在纽约的盖茨比为得到那束永远不可能得到的、转瞬即逝的“绿光”,把巨大的城市融进欲望里。


盖茨比能够想象到爱情、想象到另一种生活,他都梦到了——但也只是梦到而已:“明天我们跑得快一点,把胳臂伸得更远一点……总有一天……于是我们奋力向前划,逆流而上的小舟,不停地倒退,进入过去。”

图片
《了不起的盖茨比》剧照。


还有金宇澄笔下的上海,他轻巧的笔触就把上海的历史写进主角的生命里:“阿宝十岁,邻居蓓蒂六岁。


两个人从假三层爬上屋顶,瓦片温热,眼里是半个卢湾区,前面香山路,东面复兴公园,东面偏北,看见祖父独幢洋房一角,西面后方,皋兰路尼古拉斯东正教堂,三十年代俄侨建立,……蓓蒂拉紧阿宝,小身体靠紧,头发飞舞。


东南风一劲,听见黄浦江船鸣,圆号宽广的嗡嗡声,抚慰少年人胸怀。” 抚慰少年人胸怀的,不只是城市江边的圆号船鸣,还有城市里的花木,就像止庵在他的《受命》里写的:“紫薇花开得更为茂盛,枝条已经重新伸直。月季花瓣有点发蔫了,仿佛已是人到中年。


珍珠梅开了很多小白花,乍看近似丁香,但没有香味。栾树长了很多小灯笼似的果实,大多是浅绿色的,个别稍稍变红了。天气相当热,树上蝉声不断,越鸣越响。”


图片
《繁花》剧照。


城镇化浪潮席卷的当下,我们很难否认城市已经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所以,在文学作品和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学术著作里,城市总是扮演着无法忽视的角色。 近两年,越来越多人发现了城市那些隐秘但有趣的角落,越来越多人发现身边的“附近”,去寻找人与人之间的联结。 这种联结的第一步,就是仔细去倾听围绕在我们周围的声音。


图片
城市中的“附近”充满了各种声音。/unsplash


刀锋图书奖夏季活动的主题是:“听见城市的声音”。


在“众声与独白”的大主题下,这次我们在城市里,听见众声与独白。 接下来,我们会揭晓本季度的好书。 从下周开始,我们也将会围绕着“城市的声音”,用讲座、书单、专题介绍、播客、视频等形式,去重新发现城市。


7月8日和7月10日,刀锋夏季线下活动将在古都南京和大家见面。


图片


社会学家周晓虹、作家叶兆言、青年电影研究者杨柳,将从文学、影像和社会学的角度和我们一起聊一聊,我们应该如何去“观看”那些城市里被我们忽视的角落。

图片

知名译者黄荭、张伟劼、钦文以及陆大鹏,将从外国文学翻译的角度,带我们进入多彩世界的城市里漫游。 请和我们一起,听见城市的众声与独白。


图片

· END ·

作者丨程迟

编辑|萧奉

校对|杨潮

图片


在六朝古都,听见城市的声音 | 刀锋图书奖夏季活动预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