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

小故事#小说#
文字|乡村网络基础建设
图片|百度图片,链接见评论区
早一点多,老基才吃上午饭。
简简单单的一条鱼,煎黄,盖上萝卜熬个了白汤,再热碗葱酱油作味,有汤有肉,也算凑活了。但不比老基,家里的白猫稀罕得很,直挠着他的裤腿往上跳。没得法,老基挑了几筷子鱼肉,夹烂了给铺到小铁碟上。低头望着老猫,老基忽而觉得,这学生的日子过得比宠物都辛苦。
“老基啊,不会睡了吧。”
还没等老基扒几口饭,就传来了敲门声。敲门声才刚落下,便又叫起门来了。老基啧啧嘴,不紧不慢地拉出条鱼刺,这才开门。
不用说,肯定是老乡头。一身红灰长袖格子衫,保暖裤下一双黄面白底运动鞋,头顶倒还有几根黑发,出奇得提着个礼品袋。
“什么风啊?今天。”
“没事不能来你家,南天门啊。”老乡头打趣地往铁门敲了两下。
“吃了没?给热碗面?”
“不忙。”
老乡头进来门,扫到桌上的碗碟:“哟,才吃呐。”
“这不小风感冒了嘛,请假打的点滴,午觉都不睡,喊着要回学校。现在才吃上。”老基说着,解开红塑料袋,往瓷壶里捏了两把茶叶。
“诶……小风听话啊,哪像我孙女,成绩是不错,没个规矩又倔得很,都调三次座位了。”
老基复又想起孙子的好,嘿嘿两声,冲了热水,给老友倒了半纸杯。
“这茶比上次的好点了。老基啊,我这给你带了份大礼呐。”老乡头不无得意地介绍道。
这“大礼”看着就颇为不凡。半臂高的硬皮纸袋,外坠一块青石牌。蓝白两色沿对角线分据纸板,蓝下白上,白纸板角边一串外文,手写的;蓝纸板上贴着斜线空了个等腰三角,三角贴上了透明的塑料片。透过塑料片,还能看到红金色的雕纹木盒。
“嘶,给我?”
“当然。”老乡头捏着纸杯,似笑非笑。
“开开?”
“开开来!”
老基起了兴致,把碗碟拨到一边,郑重其事地提起木盒,这心也提起来了。木盒颇重,触手如蜡,红底金丝,木纹、雕纹繁而不乱,贵。老基晃了晃白发,啪嗒一声按开两个金卡扣,黄绸内衬上正正嵌着一个白木框,框里是张照片。
老基一阵错愕,是怎么也没想到:“这,是画儿?”
“瞧你说的,照片,没点关系还买不到呢。”
老基翻转相框,瞧了眼背面,背面只是面白木板。他皱着眉头,两根泡鸡爪样的手指捏着下巴,绕着餐桌左右转悠,边转还边念叨:“高啊,真的高啊!”
老乡头也眯着眼点头,嘴角带笑,笑中又带几分陶醉:“高在哪儿?”
“你看,一面地砖缺个口,口里塞了块方砖。这地砖与方砖,一个八角,一个四角;一短一长,哪怕方砖一个顶俩,也根本合不到一块儿去嘛。说明不适应群体规则的人哪怕他能力再强,也得被社会排挤。再看啊,还有第二层意思。这地砖也有大有小啊,有八角、四角的,为啥它们就能合一块儿?说明大小形状并不是问题,关键是找对位置。找对位置也能严丝合缝。没完,这还有第三层呢。你说方砖合不上,打碎了就填得上了吗?这颜色还是不一样的嘞!诶,有才的人啊,他就是不一样。哟哟哟哟……这照片看着简单,实则不凡啊。”
老乡头一个击掌,哈哈大笑:“大师作的,当然不凡呐!”
“哪位大师啊?”
“猜猜。”
“这,那啥毕,毕加索吧。”
老乡头听了,只是笑,接而越笑越大声,又腾地一下站起:“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哈哈哈哈哈……不枉我抽出只人参。这照片我随手拍的罢!”
老基的斑点瘦脸一下通红了,但随即又反笑一声:“这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是我才对!我觉得它是大作,它就是大作,和你老乡头有啥关系?”
“我看你这大师,是自己的大师吧。”
“呵!这红塑料袋的茶叶,比上次的贵了几十倍,你不也没品出来吗?”
“诶唷,好你个基建。”
“好你个乡网。”
“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


欢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