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何表达一份PPT?

2023-02-15 13:35 作者:喵喵PPT  | 我要投稿

上篇我们已经了解了如何启动一份PPT,也就是思考我们这份PPT的核心内容和价值是什么,有了核心后,我们该如何表达呢?


每一个PPT都是一个故事,那么如何讲好,目的有了,下一步就是搭建框架了。


在这里同样推荐一个SCQA模型,该模型是麦肯锡咨询顾问芭芭拉·明托在《金字塔原理》中提出的,SCQA模型是目前市场上运用非常成熟的一个框架,不管是对于演讲型PPT还是阅读型PPT,它都能帮我们如何结构化表达。


SCQA模型

S:  情景(situation)         由熟悉的情景引入

C:  冲突(complication)     带来的矛盾和冲突

Q:  问题(question)         提出疑问

A:  答案(answer)           可行的解决方案


总的来看

S(情景)陈述的通常是大家都熟悉的事,普遍认同的事,事情发生的背景。由此切入既不突兀,又容易让大家产生共鸣,产生代入感,接着就可以引出C(冲突)。
Q(疑问)是根据前面的冲突从对方的角度提出他所关心的问题,然后就通过A(回答)来给出解决方案,是对Q的回答,A通常也是我们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整个结构就是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然后带出冲突和疑问,最后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乔布斯在发布会常用的故事的套路也是SCQA模型。


其实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演讲是柴静在2015年2月28日播出的《穹顶之下》,它的故事是经典的SCQA结构,引用了秋叶老师《秋叶: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中柴静《穹顶之下》的结构(下图),也是引我入PPT圈的一个重要基石。




除了标准的SCQA形式外,我们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场合进行组合。

ASC架构(答案-背景-冲突) 直接开门见山的表达。

CSA架构(冲突-背景-答案) 强调冲突 ,诱发对背景及答案的关注。

QSCA架构(问题-背景-冲突-答案) 提出问题,交代背景中的冲突再给答案,信心式的表达。


灵活使用SCQA架构,可以让我们的PPT上更有结构化的来突出想要表达的重点。

如何表达一份PPT?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