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吴下谚联》清 王有光 (一)

2023-08-10 17:07 作者:三步一颠  | 我要投稿

阴阳 阳代表大,阴代表小;阳指男子,阴指女子;阳又表示君子,阴表示小人,似乎顺应了阳在先阴紧跟其后的意思。 可从圣人所写的著作中或是记载贤圣传记中,以及到民间的谚语,都说阴阳,不说阳阴,为什么?说法的根据出自《易》,如阳阴是干上坤下的否卦,阴阳是坤上干下的泰卦,说阴阳的是依泰卦的象而说。(《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云雨 大禹治水时,治理到瞿塘,得到了帝女瑶姬的帮助才成功。瑶姬就是云华夫人,是巫山的神祗。巫山的神祗,有时化作轻云,有时化作霏雨,有时化作游龙,有时化作飞翔的鹤,有时前一刻是石头,下一刻石头变成人。描述为云雨,是讲云华夫人变化无常的意思。 宋玉因而作赋写道“朝为行云,暮为行雨。”后代人沿袭讹传,竟然把“云雨”理解成男女交媾,被编入淫词秽史,真是百劫不得超升啊。 东西 问他人是什么物品时,会说“恁东西”。东属于木,西属于金,都是属于物质。一切事物无非就是五行,而南属于火,北属于水,不用说就能知道为何不说南北,而说东西了,这个说法在《坚瓠集》。 《吴越传奇》中说文种献了二位美女,大宰称两位美女为“活东西”,但意思不符合,在《素史氏》说,这二位美女,一个名为秋红,一个名为春艳,说起来有金木的意思。 大细 儿女多的人,他们把儿子统称为大男,女儿统称为小女,含有大属男女属小,贵男贱女的意思,自从钱塘妓女苏小小出名后,人们称自己的儿子女儿变了,避讳大小而改为大细。 吃醋 妻妾相互嫉妒称为吃醋,因为家里不能放两个醋瓮,只要两个醋瓮放一起,其中有一瓮肯定坏掉,有不相容的意思。 吃,含的意思,不能相容又不可明说,所以把恨含着。或有说“酒坊里放的醋至少二十瓮,醋坊里放的醋也过百瓮,为何不相害呢?”《素史氏》说“以此为生嘛,有什么好奇怪的。比如妓院里的妓女,客人越多越好从不拒绝,而且多多益善。” 扒灰 翁私通儿子的老婆,俗话称为扒灰,但是很少人知道为何用它来形容。 在以前有座香火特别旺盛的神庙,纸钱烧多了那些锡箔镪在焚炉中,要是能淘出焚炉里的锡,拿到市场卖能得不少的钱。 庙邻知道后,经常扒开纸灰盗淘焚炉里的锡。扒灰为了偷锡,锡、媳同音,是隐语。 走东路 西天佛国,是清净世界;东土众生,个个奸狡百出。有天佛陀说法度化众生,其中讨论到哪位佛要去东方。 诸佛于是瞑目打坐,在每位佛的座前放置一铁树,哪位佛座前的铁树先开花,便前往东边度化众生。 如来座前的这株在半夜的时候先开花,达摩祖师马上现出三昧神光,在空中伸出手,把自己座前未开花的铁树与如来座前的铁树交换。 时间一到,揭谛神击一声清磬,诸佛把眼睛张开,大家见到达摩座前的铁树花正在奕奕有光怒放,天香缭绕。达摩即将启程到东方教化时,如来对达摩说“可怜众生,百刧难度;速离西方,快走东路。” 现在要是有人对某人有看法,并希望某人速速离开自己时,会讲这句话。 吸西风 讥讽他人没饭吃,称为吸西风。风不可能当饭,那为何用风来形容呢?假设风能当饭吃,又为何单挑西边的呢?因为“小东大东,杼柚已空。(出《诗经 大东》大意:远离京都的东方大国小邦,织机上的梭子已经空荡荡。)” 又“维南有箕,无簸无扬。(出《诗经 大东》大意:南部天空虽然箕星在发光,并不能用来把糠粃来簸扬。)” 又“维北有斗,无酒无浆。(出《诗经 大东》大意:北部天空虽然斗星闪闪亮,并不能像斗子用来酌酒浆。)”。 这些个地方哪里能容得下一个无生计的人长嘘短吸。只有西伯昌能善养人民,每家有五亩的住宅、百亩的土地,家中养有母鸡母猪,一家数口能吃饱。流风犹在,朝西边大吸一口风,可得三日饱。 车夫子 夫子,是称呼老师的,怎么可以用来称呼推车的人。 古代有扶轮的称呼,现在有扶轿的称呼,所以应该称为车扶子,夫不可如字读。 船家长 家长,是对父亲尊重的用语,怎么能用到操舟人上。坐船的人称摇船人为家长,岂有此理? 按照家字其实是驾的误用,长字其实是掌字的讹传,驾掌是指掌管船驾的人。正确应该是船驾掌。 摄土地 土地,指一方的神明,随地都有。人们有急事便去求他,希望能得到土地神的庇佑。人们希望土地神来,害怕土地神不来,所以用摄字。摄,是道家的威令,用来命令百神。 唗将军 这是象棋里的刧语,到这个时候不必再掩饰了,明确的告诉对方“我要捉将军了”。或者把“捉”念作“唗”,指大喝一声。所以,这一声有壮军容,挫对方之气的意思。摄土地是贪心萌发,唗将军指动了杀机。 吃白食 白食,也就是《毛诗》里所说的素餐。现在解释为欺骗诈取他人的财物,这是误解。孟子以为安富尊荣、孝弟忠信的人不素餐。 《素史氏》进一步解释说“安富尊荣、孝弟忠信不但有益于这个世间而且能不素餐;也就是说每天不作一件善事,不增加一点学识,不发一些好的观点,便是素餐。一天这么过去了,你就是虚度了一天;一年这么过去了,你就是虚度一年。素餐大致如此。我们应该从今天开始,日行一善,日增一学问,如取诸宫中之食而吃之,这也算是吃白食。” 受清斋 斋为何说是齐正。因为洁净自己的心中的志向,整肃自己的身体,杜绝过分的欲望,谨慎饮食,不能容下一点私心杂念,这是所谓的清斋,是指生起忍辱的功夫。受一日斋也是如此,依此前后推广,庄严恭敬一天天加强,偶然的依此懈怠松弛,再次受斋的日子到了。 现在人们以为清明时节在身,志气如神,令人要以枯槁的饮食来尝困苦而受清斋,误解啊。不饮酒,不吃荤,但是心中纷乱不安,这样庸俗是清吗?所谓受清斋的受如受戒的受,如被皇上点名,有奉行命令的意义。 小耳垜 现在人认为一些女人的话是小耳垜说话,或说“你说的这句话足以把我的耳垜变小啊。”。 汉昭烈,吕奉先大叫“大耳儿,你还记得辕门射戟吗?”先主对这句侮辱的话不在意,真是大耳。 现在人一听到人说一句不中听的话,便变了脸色,这样的人耳垜实在是太渺小了,说话的人得罪了听话的人,听话的人得罪了说话的人。 死干证 诉讼必须有与讼案有关系的证据,证据有死活之分。比如邻居等,他们属于活证。 那些亲手书写的文字,契约票证,在案卷宗,或被刺字迹等,都是死证。 活证有可能因为畏惧惹祸而不敢讲实话,或者因为屈从私情而不讲实话,也有可能拿了好处不讲实话,断案时活证不如死证。 活招牌 一切开门作生意的店家,都有招牌,一般招牌都是字迹端好,金漆装潢,没有一块不弄得声光活现,但顾客不是因为招牌声光活现而上门。只有货真价实,伎术奏效,不耽误顾客,才是主要的。 我曾经见过一人在老医生门下学习,学成毕业后,老医师按旧规赠送他一块招牌。客人说“这是块死招牌,没什么用,活招牌才有用。所谓的活招牌,不是茶坊酒肆用美女招揽客人那样子,必须用心去理会才能获得。” 《素史氏》所“任何事都这样,不单指医生。” 十八变 谚语说“十八变”有两个意思:一,指黄梅天;另一,指姐姐家。黄梅天属纯阳,姐姐家则属纯阴。凡是纯的事物都会变,说十八变是大概之数。 五百年 谚语说“五百年”有两个意思:一,说“五百年共一家”,是讲子孙由原本的一家分为多家。 另一,说“五百年前结下缘”,指夫妇分离后又走到一起。前一个谚语是阴阳,这一谚语指合散。 一相情愿 心中所希望得到的称为愿,愿会发展为情,情由性而发动,会让愿变得更加急切。由情推动的愿称为相,能让彼此之间互相信任,如此紧实的结没法解了。 也有只是一方的无可奈何,一是不相,不相就表示没有情,无情自然不愿,而无可奈何的一方,还自以为对方必定对自己有情愿,所以仍旧称为相。人家无情自家以为有情,人家不愿自家以为愿,到底自家还是一个人,所以称“吾之不情愿”,此缘故说“一相”。 要是双方都不情不愿,倒也相安无事。如果有一方执著于自己的情愿,一心硬要的态度,那么便会生起贪心,生起痴心,生起侥幸心、觖望(企图)心,一切的恶念都因此而生起,由这惹出的祸可大了。 五分财香 财原本是没有香气的,用鼻子嗅不到财的香气,但是财的香气可以用眼睛看见。财香这个香是用眼看的,那么财的香气是可以看见的。 世人以为财很香,这香真香,不香也是香。财不香以为香,那么香的将转为不香。 谚语将犁然一划称为“五分”,五分,指对半分。“一熏一莸,十年尚犹有臭。”(此句出自《《左传·僖公四年》》,大意是:薰和莸混在一起,十年过去了只闻到臭闻不到香。)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趁早分辨清楚。 放虎归山 虎就应该呆在山上,要是来到山下就会害人,凭借险要的地势进行抵抗,虎便不敢触犯。人一旦在山下捉到虎,一定要将它杀死,绝了祸患。要是随便将它放回山中,他日必定还会出来害人,到时候就很难制止了。 《素史氏》说“不对。山中的虎那么多,你杀了一只,能杀第二只、第三只吗?应该是整修籓篱,加固墙壁,不让虎随意出入,那么虎能对你怎么样!我觉得人的勇敢是懂如何防虎,并且知道如何避开虎的伤害,做到这两点放虎就是仁慈了。” 竖头纵牲 纵是相对于横来说的,也就是竖。如碁局一般,对面直格称为纵,左右划格称为横。纵相对于竖来说,就是横。人是竖着生长,动物是横着生长。因而人顶载高天,足履厚地,是人就应该读书识字,身体力行,如果连一本《三字经》都不懂里面在讲什么,对“五常中,曰仁义。”等字句,茫然未知。而所谓的身体力行,只知道“马牛羊,鸡犬豕。”懂个一二行就觉得自己是个老知识分子;一看就知道还未体现出人应有的天赋,为什么?你看他那头脸还一副鲁莽冒失的样子。所以有此“竖头纵牲”的谚语。 有眼瞎子 世人将不识字的人称为有眼瞎子,肤浅啊!我住的地方有位孝廉乔敷在先生,他能从别人所写的文章决断此人中不中举,而且每说必中,是个有眼力见的人。在晚年有回不小心跌倒,站起来时他的双目依然炯炯有神,身体上没出什么事,事儿出在脑袋,竟然不认得字了。这大概是神物收摄了离朱(古代一位目力很强的人。出《慎子》:“离朱之明,察毫末于百步之外。”),另外去寻找赤水玄珠了。 如果有人,原本不通文义,双目正如生下来眼睛处密闭无缝,怎么能称有眼。或者有人平时鉴赏文章的水平很高,有节操能品评文章,后来跟这位乔公一样,不小心摔了一跤后一字不识,才是这句谚语的真义。 曲唱歌 曲,无耳无目无手足的一种动物,也无口,怎么能唱歌。 曲与蝼蛄同样一泥土作为穴,蝼蛄是一种非常能叫唤的动物,叫声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而曲与蝼蛄亲近同处,蝼蛄也不排斥曲,听到叫声的人不知道,都以为曲擅长唱歌,其实是蝼蛄在叫唤。

《吴下谚联》清 王有光 (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