钌是怎么被发现的?
钌是一种硬而脆呈浅灰色的多价稀有金属,元素符号为Ru,原子序数为44,位于第五周期的VIII族,属于d区金属。钌是铂族金属中的一员,在地壳中含量仅为十亿分之一,是最稀有的金属之一。钌金属晶体构型为六方晶系,熔点为2334 ℃,沸点为4150 ℃,常温下密度为12.45 g/cm3,原子半径为133 pm。钌是铂族金属中最便宜的一种金属,尽管铂、钯等其他金属都比钌丰富一些。钌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医药、电化学等领域。
它是怎么被发现的呢?钌是铂系元素中在地壳中含量最少的一个,也是铂系元素中最后被发现的一个。它在铂被发现100多年后,比其余铂系元素晚40年才被发现。不过,它的名字早在1828年就被提出来了。当时俄国人在乌拉尔发现了铂的矿藏,塔尔图大学化学教授奥桑首先研究了它,认为其中除了铂外,还有三个新元素。奥桑把他分离出的新元素样品寄给了贝齐里乌斯,贝齐里乌斯认为其中只有pluranium一个是新金属元素,其余的分别是硅石和钛、锆以及铱的氧化物的混合物。1844年,喀山大学化学教授克劳斯重新研究了奥桑的分析工作,肯定了铂矿在残渣中确实有一种新金属存在,就用奥桑为纪念他的祖国俄罗斯而命名的ruthenium命名它,元素符号定为Ru。我们译成钌。克劳斯取得新金属钌后,也将样品寄给贝齐里乌斯,请求指教。贝齐里乌斯认为它是不纯的铱。可是克劳斯和奥桑不同,没有理睬贝齐里乌斯的意见,敢于向权威挑战,继续进行自己的研究,并且将每次制得的样品连同详细的说明逐一寄给贝齐里乌斯。最后事实迫使贝齐里乌斯在1845年发表文章,承认钌是一个新元素。在俄罗斯,由科学院的几位院士们组成一个专门委员会,审查克劳斯得到的结果,确认了他的发现。1968年,日本科学家Ryoji Noyori发现手性钌催化剂可以立体选择性地催化氢化一类不饱和羧酸,并因此获得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1992年,美国科学家Robert H. Grubbs发现一类钌金属催化剂可以催化烯烃复分解反应,并因此获得了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有意的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