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战争与和平》阅读记录01

2023-02-23 02:30 作者:文化人渣叔  | 我要投稿

《战争与和平》

作者:托尔斯泰

译者:草婴

人民文学出版社

日期:20220213—20220222

进度:第一卷

 

         总的来说,《战争与和平》就是那种让我感到惊喜的书。

 

        和我通常习惯于阅读的那种传统的,视角聚焦到少数主要角色身上,集中讲一个故事的小说不同,《战争与和平》用看似随意散漫的笔触在广袤的空间和时间之间随意切换,通过一系列精心选择的角色在特定环境下的碰撞和抉择,展现出那个时代和时代下的人性。

        

         阅读《战争与和平》的感受,就像是坐着一条小船,顺着一条江面宽阔的大河顺流而下,乍看上去水面风平浪静、波澜不起,但若是凝神望去,就会发现水面下激流暗涌、深不可测。作者看似在用泼墨的方式铺排着整个时代,实际上每一笔下都是满满的信息,看似不经意的提起的事情,往往都是潜藏的伏笔、预告、话外音。

        

         作者在角色选择上非常有意思——不但广泛的选取了老、中、青三个年龄段里家庭条件不同的人,而且常常让两个年龄、地位相近的角色之间形成一定的对照关系,甚至若干组相近的角色关系之间也形成对照关系。

        

         正是这样的对照关系,一个角色在特定情境下所做出的行动(这种选择也往往和另外一个角色在类似的情境下所做出的行动形成对照)变得更加意味悠远。

        

         而如果说作者为角色和角色关系所建立起来的对照关系是横向的,为作品提供了足够复杂的宽度,那么作者为同一个角色安排的不同事件,就为这个角色性格展现提供了足够丰富的舞台,使得作品具备了相应的深度——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事件之后,这个角色并不一定要有变化和成长,但是一定变得足够立体了——而几个角色的变化(未必是成长)则更是喜人,并让我期待他的进一步变化。

        

         除此之外,另外一个让我感到惊喜和喜欢的则是作者的议论。

        

         在正文中时常能够看到对一些人、事的评论。应该说这是一种非常古典,以至于在现代小说中往往被排斥的做法。很多当代作者由于个人的见识、观点、技巧的匮乏,在使用这种手法的时候常常是引起读者的反感。

 

        托尔斯泰厉害的地方就在于,他文中的评论并不是作者的态度,而是某个“作者笔下的叙述者”的态度。而通过阅读你不难发现,作者的态度,如果不是和“叙述者的态度”截然相反,至少也是微妙的不同——比如,带着些体谅的揶揄。

        

        这样,在阅读《战争与和平》的时候,就形成了一种连绵不绝的复调——这个角色的行为发生的时候有另一个角色的行为和这个角色的其它行为做对照;对一件事的评论发出的时候背后还有一个作者带着宽容的笑容低声表示他不能赞同——这样的感受几乎贯穿了整个第一卷。

《战争与和平》阅读记录0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