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的十字路口” P.A.WORKS董事长堀川宪司访谈(第1回)
原文链接:https://note.com/production_ig_p/m/m82550ed5335c
所谓“I.G的十字路口”是……
之所以开始在note上记录Production I.G的相关内容,是因为既不想用作品的官方主页,也不想用I.G公司的官方主页,因此便通过note这个媒体来向各位传达一些信息。
最初我们的想法比较模糊,认为不应该写作品相关的事情,也不希望单纯地讲述企业的现状。那么到底要在这个平台上传达些什么呢?反复思考后,我们认为应该记录一下更加深层次的“人”,于是决定开设“I.G的十字路口”这样一个栏目。
像我们这种创作作品的公司,每天都有很多staff进进出出。有人会一直留在I.G,也有人今天才刚加入进来,当然,自然还有人会去往新的地方。
I.G正是这样一个人们往来交错的地方,我们希望通过采访各种不同立场的人,从而更好地了解它。
我们的第一位嘉宾,是因《Angel Beats!》和《白箱》而广为人知的动画制作公司P.A.WORKS的董事长,堀川宪司先生。

堀川先生以前曾在Production I.G工作,担任过剧场动画《人狼 JIN-ROH》(2000年/冲浦启之监督)的制作人。
那时候I.G的制作热情是什么样的,以及在25年后的今天,他又是如何看待I.G的呢?
为了弄明白这些,我们向堀川先生发出了采访邀请,他欣然应允。
原本我们预定在2020年12月直接奔赴位于富山的P.A.WORKS本部进行采访,但鉴于新冠肺炎疫情还看不到结束的迹象,因此改成了线上采访。

堀川先生,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
堀川:好久不见。
——感觉如何呢,富山县?进入12月开始冷起来了吧?
堀川:早晨确实很冷,不过还没有下雪所以倒也没那么严重。
——本来我们不想在线上采访,而是打算直接去富山拜访您的。
堀川:我们现在也是,公司禁止员工前往东京,所以没办法呢。
——和东京的工作室是远程办公吗?
堀川:基本是远程办公,也就剪辑和后期录音非去不可吧,对我来说不用每周都去东京倒是轻松了很多。
——之前会经常去东京吗?
堀川:2018年前我平时基本都在东京,这2年来只有脚本会议的时候会去,不过现在线上的脚本会议也增多了,那些大公司差不多都是这么干的。
——我也是,直接见面的会议变少了,可是这样真的没问题吗?
堀川:不用到处跑虽然省事,但对话总是断断续续的。之前我久违地去东京吃了顿饭,席间聊了很多在线上无法谈的事情,我想正是在这种场合才能做到吧。
——没错呢。这次采访或许也会有诸多不便,还请您多多关照。
堀川:好的。

堀川先生的第一步
——那么进入正题。从Production I.G到BEETRAIN,再到创设P.A.WORKS,至今已过了20年。为了采访一直活跃在动画业界第一线的堀川先生,我们安排了这次的企划。首先,祝贺P.A.WORKS创立20周年。
堀川:谢谢。
——能谈谈您创立公司的动机吗?
堀川:现在很多地方都说动画业界非常残酷,其实当初我在业界就职的时候,周围也有很多人这样说,认为无法坚持下去,不过我想还是先干10年再说。
我答应过家人,孩子出生后到了上小学的时候就回富山,但实际回到富山后,发现自己能干的工作也只有这个了,因此就和吉原正行(动画监督、P.A.WORKS董事、创作部部长)两个人创立了动画公司。
我们都不是很擅长经营管理的人,所以没想到竟然能干20年。
不过,只要肯下功夫培养人材,人就会不断地增多,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已经无法轻易说出“公司就到此为止”这样的话了。公司必须要重视他们的一生——重视为他们提供能够长年持续创作动画的环境,我们正是抱着这种想法才一路走到了今天。
——公司创立之初发展得顺利吗?
堀川:公司刚成立的时候,接到了《攻壳机动队 STAND ALONE COMPLEX》(神山健治监督作品)的制作外包工作,但那个原画基本没有原画师愿意干,真的很难办。

当时动画作品的数量一下子增加了很多,而那种作画内容的原画非常费时间,所以即使提高原画师的待遇,大部分人也是敬而远之。发生了这种事情,就算作品很有趣,就算监督斗志十足,如果现场的人员不能接受的话,也会有一种危机感。因此我总是在想,一培养出人材就立刻开始现场工作,现场一开始运转就马上开始动画制作,这份工作其实就是抓人游戏啊。大概唯一不变的结论就是,要克服各种难题,认真地把动画坚持做下去吧。
——之前就想过要坚持把动画做下去吗?
堀川:不只是动画,我喜欢的是制作某种东西的现场。其实负责舞台大道具的工作也很好,但我想可能还是动画的制作进行赚的更多吧。当时还有一个纪录片助理导演之类的职位,不过我已经决定了在就职的同时结婚,而在这些想做的工作中似乎还是动画的制作进行更能养家糊口,于是就干这个了。
我就职的时候,正好赶上动画的OVA(Original Video Animation)开始流行,所以这种多样的创作形式也是一大魅力。还有就是在80年代后半,比起实拍的本国电影,动画是一个更具挑战性的选择。不过进入90年代后实拍电影又卷土重来了。
——最初您是去了龙之子对吧?
堀川:在那之前还有一家。
进入动画专门学校后,讲师为我介绍了负责龙之子二次外包的工作室,于是我离开爱知去了那里,可是那家工作室很快就倒闭了,之后是龙之子的制作人收留了我。

从真下耕一先生身上学到的必要素质
——您也是在那里遇到了真下先生(真下耕一监督)吗?
堀川:在二次外包的工作室就见过面了,真下先生是我的第一位老师。
——在我的印象中,真下先生既是演出家,同时也是工作室的社长,真的很厉害,您和他共事时感觉如何呢?
堀川:感觉我经常让真下先生很烦躁呢。像是预算管理什么的,他也能干得很好。我直到现在都觉得非常不可思议,他是怎么做到这个程度的。
BEETRAIN刚成立的时候,他一边在I.G做《人狼 JIN-ROH》,一边又开始了《波波罗克洛伊斯物语》的制作。尽管BEETRAIN的工作现场连制作主任(管理现场制作的负责人)都没有,制作进行也都是没有经验的新人,但那部作品2季全部都在编集阶段就上好色了呢。
——这可真是厉害……
堀川:管理那个现场的正是真下监督本人,从作画量管理到日程安排,全都是他做的。真下先生就是这么一位能干的人,我想普通人是做不到的。
我在干二次外包的时候,只和真下先生见过几次面,但他知道二次外包的管理情况不容乐观,为了不增加负担,经常会告诉我们“分镜的量是这样安排的”“为了不重修要按照这个律表来做”。虽然我不清楚那是真下先生自己掌握的东西,还是在龙之子的时候从老师那里学来的,但他能够根据现场的制作力量,从系列整体的角度来控制各部分的负担。我想这也是我从真下先生身上学到的最宝贵的东西吧。
——真下先生,真是很厉害的人啊。
堀川:说起I.G还不能不提押井先生(押井守监督),如果现场进度赶不上了,他就会果断地从分镜开始删改,一定要让作品完成。我想这也是龙之子的老师教的吧。※
(※之后我们向I.G董事长石川光久进行了确认,得到的信息是“这大概是笹先生【笹川博,龙之子工作室顾问】教的吧”。)
——押井先生确实有这样的一面呢,果然这就是龙之子的传承吧。
堀川:不过,监督这样做对我们制作来说是一种耻辱呢。这段分镜内容的场景就不做了……我们制作无力做出这样的决断。根据监督的判断来删掉分镜的部分内容,这充分体现了站在制作现场顶点之人的卓越决断力。毕竟与制作相比,真正不甘心删掉场景的还是原本想要做出来的监督啊。但即便如此,监督也有责任使影像最终得以完成,无论是真下先生,押井先生,还是在BEETRAIN时制作《徽章战士》的冈村天斋先生,我都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这样的姿态。通过自己的管理与责任来让作品完成,我认为这就是监督必要的素质。
——因为TV动画每周都要按时交货呢。
堀川:从制作人的视角来看,真下先生最令我受教的是在龙之子制作的《无责任舰长泰勒》。那时我跟他的交流比跟龙之子的制作人上司都要频繁。所以制作方面的必要经验,我还是从真下先生身上学到的最多。
——堀川先生继承了龙之子出身的真下先生的基因了吗?
堀川:不过很可惜并没有继承下来太多,现在想想我在BEETRAIN真是做得随心所欲,怎么开心怎么来,估计当时真下先生内心一定很烦躁的吧(笑)。

翻译:YSZK
校对:NB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