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康宁心理医院:夜晚焦虑症发作有什么特点?
很多被焦虑困扰的患者都有这样的感受:白天情绪各方面都还好,但每到晚上入睡时,就思绪万千、辗转反侧,因此很多人认为焦虑会在夜晚加重。
但其实,对于焦虑症患者来说,并非只有晚上才会焦虑,而是随时都可能引起焦虑,焦虑程度是受刺激的程度决定的。
夜间焦虑严重,可能与这三个原因有关
(图源网络丨侵删)
过于敏感
大多数的焦虑症患者,都存在一个普遍的情况:过于敏感
一般表现为:
1.对任何刺激都敏感,一触即发,对刺激作出不适应的过强反应;
2.承受挫折的能力太低,自我防御本能过强;
3.无病呻吟,杞人忧天,他们眼中的世界,无处不是陷井,无处不充满危险;
4.整日提心吊胆,脸红紧张、疑神疑鬼。白天忙于工作或学习,忽视了这些情绪问题,当夜晚独处的时候,心理阴影便会逐渐扩大,因此焦虑症更容易加重。
存在心理阴影
大多数焦虑症患者都有恐怖情节,特别容易受到暗示,从而产生阴影。譬如看过的惊悚电影,曾经听过的恐怖故事,都会给焦虑症患者造成关于黑夜的阴影。
黑暗效应
夜晚是情绪病高发期。不仅仅是焦虑症患者,正常人都会很容易出现“黑暗效应”。
黑暗寂静的夜晚,狭小的空间,往往容易使人陷入沉思,特别是一个人独处时间长了之后,很容易胡思乱想,一些原来不注意的问题这时都会浮出来,从而引发焦虑情绪。
焦虑最常见的几种误区
(图源网络丨侵删)
1.焦虑情绪≠焦虑症≠“矫情”
焦虑症是指一种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紧张不安为主的情绪反应,还会伴有身体不适等症状。
比如,坐立不安、心悸、手抖、出汗、尿频等。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其实我们每个人遇到不顺时都可能都会出现焦虑的情绪反应,适当的焦虑它也并不是坏事,可以提高警觉性避免危险。
但是焦虑症并不是简单的不安、烦躁的情绪反应,它不只是影响我们的心情。
焦虑症的不良情绪持续时间一般大于6个月,个人会有明显的痛苦感受,并会明显降低个人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效率。
2.焦虑症是乱想出来的,不乱想就会好
焦虑症是一种疾病,不是靠自己不去想就能好的。
如果自己能放松心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家庭和睦、社会支持系统良好,当然更有利于恢复,但在疾病的急性期,还是不要抱有侥幸的心理,需要通过专业的评估和规范干预。
3.感觉好了就不吃药
焦虑症属于慢性疾病,干预用药需要经历急性期、巩固期和维持期三个阶段,一般在病情明显好转以后还要服用一段时间药物进行巩固和维持。
焦虑症容易反复,当药物干预开始起作用的时候,千万不能私自停药,这时候可能会前功尽弃,让之前所有的付出都作废,身体还会越来越不好。
4.出现焦虑的感觉,就代表患上了焦虑症
日常生活中有焦虑的感觉是正常的,没有人可以做到一直无忧无虑。是否患上焦虑症我们可以分辨自己的焦虑是否是“长期”、“过多”、“不必要”的;
再者就是我们要留意这种焦虑情绪是否对自己的日常生活造成负面影响,例如导致不能上学或上班、收拾家务和生活能力等。如果你的症状满足以上两条就需要我们重视及处理了。
5.只要学会放松心情就会好了
很多焦虑症的朋友平时都不懂得放松自己,长期以来就有了压力,所以放松心情对缓解焦虑有帮助。但是,焦虑症并非单纯是生活过度紧张的问题,焦虑情绪背后的负面思维方式和与之相关的负面行为才是关键。
看完以上,希望你能对焦虑有个正确的认识,明白焦虑是一种情绪,焦虑症是一种心理病症,需要干预,才能得到有效的缓解。
焦虑症发作有什么特点?
(图源网络丨侵删)
焦虑症一方面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如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另一方面,也与患者的性格特征有关,如内向、敏感、高暗示等。
焦虑症发作,患者常会出现以下两种症状:
1.急性发作:又称惊恐发作,突然开始,并迅速达到高峰。
表现为患者在无特殊的恐惧性情境时,突然出现极端恐惧的紧张心理,并伴有濒死感或失控感,一般是间歇性发作,发作时出现头晕、胸闷、窒息感、心动过速、面部和四肢发麻、出汗、颤抖等症状。
2.慢性发作:又称广泛性焦虑,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经常会出现持续性焦虑不安,肌肉紧张及活动不安,发病时伴有口干、出汗、心悸、气急、尿频、尿急、头痛等症状,往往病程较长,会持续半年及以上。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焦虑症,只要发病,就有可能会表现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以及坐立不安,还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症状。
因此,出现焦虑症状长时间未改善时,请一定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