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湛江学子三下乡:追寻党建红色印记,探访古劳围墩革命历史陈列馆

2023-07-12 22:34 作者:泊狗在发呆  | 我要投稿

     7月9日,湛江科技学院“晨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来到了具有“红色引擎”之称的新星村古劳围墩革命历史陈列馆。透过陈列馆中的“历史”,探寻革命道路,续燃星星之火。

      徐步前行,走进新星红色文化

     下午三点,在新星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晨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来到了来到鹤山市新星村的古劳围墩革命历史陈列馆,开启今日下午的红色革命的探寻之路。

     “晨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首先来到的是新星村内的南坊文化室,在文化室中参观过程中,新星村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我们介绍了新星村的党建文化,“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短短八字,道出了新星村革命历史代代传承的精髓。新星村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自豪的为我们介绍多年来政府对新星村党建工作的关照,对新星村红色历史传承的扶持。事实亦是如此,在我们踏入村口的那一刻,规整的街道,富有特点的文化涂壁......无不透露着新星村革命文化的勃勃生机。

图为南坊文化室合照。赵衍仪摄

     展历史画卷,读革命赤心

    古劳围墩革命历史陈列馆是选址在鹤山市古劳镇新星村洛社村六队的一座展示革命历史的藏馆。新星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道,“1947年,中共地下鹤山县委书记杨德元同志来到我们古劳水乡,就住在这里。当时他们白天在新社村上课,晚上,这里就变成开展地下工作的秘密会客室。”

      该陈列馆所在房屋共两层,分中厅、新星课堂、起居室、红色水路、通讯室五个展区。每个展区都像是一幅陈年的画卷,慢慢展开,告知历史的秘密。在古劳围墩革命历史陈列馆中,中厅主要展示了杨德元同志生平事迹和当时武装斗争使用的物品:锈迹斑斑的子弹壳、布满尘土的战时水壶、镌刻着历史痕迹的信件......“晨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仔细阅读战争年代的故事。新星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将杨德元同志的故事缓缓道来,在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前,国民党反动派已对鹤山的地下党进行疯狂镇压,在血雨腥风的1945-1946年的斗争中,鹤山共产党员牺牲数量较多,在广东,国民党军队向我各游击区发动进攻,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粤中党组织根据上级指示,决步深入依靠群众,隐蔽精干,分散坚持农村自卫斗争,自此拉开了解放战带的序幕。1946年9月初,广东区党委安排杨德元接任中共鹤山县委特派员,慢慢点燃鹤山新星村革命之火,带领群众向中共靠拢。

      在中厅的隔壁便是新星课堂,新星课堂通过模拟情景再现,展示还原杨德元同志以教师身份向新星村村民介绍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团结新星村村民参与党的革命事业的情景,通过展览,仿佛看见了小小而拥挤的房间中,昏暗的灯光下,却有着熠熠生辉的眼神,紧紧注视着新知识......在中厅的另一侧是通讯室的展览,在通讯室中展览出的情景是夜幕降临后,杨德元同志与上级党组织通讯联系,谋划发展鹤山党组织、开展革命斗争;穿过中厅,在靠近湖水的部分是“红色水路”,“红色水路”则是还原展示出杨德元同志如何在新星村村民的帮助下躲避追捕,在国民党反动派的步步紧逼下,不得不藏身于出露水面一角的房屋地板之下。

       古劳围墩革命历史陈列馆作为新星村党建文化公园红色旅游的景点之一,古劳围墩革命历史陈列馆通过时任中共鹤山县特派员的杨德元在新星村从事革命斗争的经典事迹,展示了解放战争时期鹤山市党组织的发展经历以及鹤山人民支持人民武装斗争,解放鹤山的革命历史过程。

图为古劳围墩革命历史陈列馆合照。 赵衍仪摄

        续燃星星之火,终成燎原大火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在本次古劳围墩革命历史陈列馆的参观学习中,“晨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学习革命历史,深刻感悟革命精神的思想伟力,深入理解其本质内涵,增强传承和弘扬党的革命精神的政治自觉。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将革命精神的星星之火续燃成代代传承的燎原大火。

湛江学子三下乡:追寻党建红色印记,探访古劳围墩革命历史陈列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