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两则小故事17.12.17

森林
“这悬浮摩托真的帅。”艾乐听着朋友的赞叹。
“吃饭的家伙而已。”他不置可否的说。
“明天下去么,”朋友说,“最近风声挺紧的。”
“我知道,这趟做完就消停一阵子。”
“照我说,别消停一阵子了,别干了吧。风险挺大的,干点别的吧。”
艾克默不作声,“唉,我会考虑的。”
凌晨4点,艾克驾驶着摩托从矿洞进入地下。一排排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和交叉错落的公路看起来像是一座巨大的森林。穿过地下的黑雾层,进入到古迹之中。“这里的电力系统还在运作呢。”他看着灯火通明的各种高楼大厦。“不管看几次都让人惊叹,人类的远古文明真的是壮观。”他带好圆形的供氧头盔,准备好电流枪伏在摩托上。
这座地下遗迹一眼望不到边,长满泥土和喜阴的苔藓,看起来毫无生气。不过这里生活着一种有趣的生物,他们身躯修长瘦弱,要说起来跟人类还有几分相像,不过四肢十分有力而且修长。这使得他们在这个地下遗迹中移动异常迅速灵活。而且它们相当聪明,许多富人喜欢养这种生物当宠物;也有人用这种动物的骨头做成工艺品,价格在市场中也是相当的高。所谓有需求自然就有他们这种职业的诞生。
猎捕这种跳猿可是个技术活,艾克是个老手了。释放出去的生物探测器很快就发现了目标,他急忙追了过去,那名雌性的跳猿发出的呼鸣招来了另一只雄性跳猿。他们逃得很快,艾克并不着急,这里障碍物很多,这种时候维持好安全的速度,很快就会追上它们。
但他没想到那个雄性跳猿,在一个拐角后竟然忽然向自己扑了过来,慌乱中开出的一枪并没有命中,修长有力的手臂勒住了他的脖子,他穿着猎装倒是没什么关系,但好死不死头盔的输氧管竟然被这畜生压住了。他忽然感觉有些供氧不足,他急忙的操纵摩托自动返航。并尽量不做过多的反抗,保存氧气的使用量。他经验很丰富,大概一分左右,摩托就会回到黑雾层上方。到时候可以启用地面的捕捉电网或者用上端的阳光刺激它就可以挣脱。他的脑子飞快的运转着。
果不其然,当梭形的白色摩托脱离黑雾层的时候,光线铺面而来,他明显感觉到脖子上的手臂力量一送,就是现在,他用力探出手拿到电枪往身后射击。这一枪下去,应该就麻痹了。然而还没等他打算去抓住这只跳猿,似乎是麻痹造成的反射,它腿上一蹬竟然从黑雾层摔了下去。
“真是晦气,”他这么想着,“这么摔下去,渣都不剩了。浪费了我两管电浆,赔了。”
重新回到地面,他刚打算补充点物资,重新下去一趟。这时大脑中枢却传来了朋友发送的讯息,“警察来了,快离开遗迹。”尽管人类是情绪反应是比较微弱的生物。但他还是感到一惊,连忙驾驶摩托准备离开矿洞。
“别动,警察,放下你手中的武器……”麻蛋,这群铁皮盒子,来得可真快。
——新纪7922年,偷猎犯人艾克因涉及猎捕一级保护动物跳猿314头,根据联邦保护动物法,判处思维有期徒刑120年,没收全部财产,身体交由肉体管控局保管——
而此时,瓦才刚刚回到族群。
神的故事,人的故事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回头,讲人的故事,神化的人。
艺术已经崩塌的现在,人们讲神的故事,人化的神。
小浩是集团文学创作部门中国部0247工作室的一名普通的作家。作家这个职业,自上古时代就有,以文字作为载体,传达信息,思想之类的工作。在以往,这被列为艺术的范畴。而今时代不同了。一个农场主就可以承担近亿人的食品消耗。各色美味的食品,服装,交通工具等等,都是随处可见,几近于免费共享的状态。在这一,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人们最缺的,是信息。
人们对于信息的渴求量及其巨大。从21世纪以来,包括文学在内,音乐,影视,游戏等作品产品逐年暴涨。从最初的人们偶尔去听一听音乐会,贵族家庭里偶尔会收藏几本书,名门望族才有可能赞助几位画家的时代。到21世纪的时候,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大部分人每天会消耗近4个小时的纯粹时间,在游戏,影视上面。即便在工作的同时,也绝对不能停下听音乐,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在追求视觉审美,衣服,家具,就是一碗两块钱的泡面,也绝对是经过工业设计的美观包装。
可以说,自信息时代以来,人类对于信息量的需求,与日俱增,这导致了,这个时代出现了以往任何时代都没有那样多的内容作者。每天,都有无数的视频,音频,图像,及文字被创作出来。
到了23世纪,集团的文学创作部门,则是一个专为用以,满足社会文字信息需求的部门。例如小浩,就是这个部门的一名普通职员。他们以近百人为单位,在一个巨大的工作间内工作,工作间分为单独创作区与讨论区,创作区整齐的排列着100台电脑,摘下耳机,键盘声不绝于耳,每个独立的工位上,耳机,大屏显示器,流水线零食一应俱全。这也是23世纪不可或缺的必要个人装备了。而讨论区则分为10个,一般支持10人以下的人共同讨论。隔音效果完美,咖啡,茶,果汁一应俱全。创作相同或不同题材类型的作家,可以在这里讨论。作家们的报酬,是按每万字的点击量来计算的,另还有不菲的改编费用,不论是改编为电台节目,改编为漫画,改编为动画,电影等等其他形式。每个优秀的作品被发掘出来,作家们都能获得不菲的报酬。当然,作家们也是极度的信息消费者。以0247工作室的顶尖作家壹肆玖为例,他可以同时看一部电影,听一个电台节目,听一首歌,看一篇小说,及审阅每5秒就翻一页的图集。因此他在同样的时间内,可以接受更多的信息,这对于阅历的增长,可以随时表现在他的创作上。几乎每一年,壹肆玖都会创作出完全截然不同但更加有趣的作品。这令壹肆玖很快晋升为畅销书作家。
小浩最近的工作压力则是越来越大了,他甚至很担心,在哪一天,就被新生儿选中,要被pk下去,面临死亡。
在一次大型例会上,小浩向在座的近百位作家,提出了他最近的一个思考:“我发现了一个现象,现今的绝大多数创作里,我们都在讲一些非常不切实际的东西,包括自古以来的魔法题材,东方的玄学题材,未来科幻题材,蒸汽朋克题材等等。我们的文学创作,越来越难以见到现实主义了,请问,这是否存在某种弊端,对于人类的文学延续,是否有所危害?”
小浩的议题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讨论。的确,近年来,几乎见不到接近现实的作品了,文艺创作变得原来越架空,越来越魔幻不切实际。最终大家讨论的一致结论是:“观众选择导向。”
诚然,就是观众的选择,导致了魔幻类作品的与日俱增,而贴近现实的现实主义作品,则越来越少了,享乐主义充斥着现在的人类,除了被马尔萨斯系统革除,人类见不到任何苦难与危机。也正是因为马尔萨斯系统的建立,人类才能重归现实,知晓了死亡的可怕,变得更加在乎生命。
不过小浩又提供了另一层的结论:“创作者选择导向。”
也就是说,即便不考虑观众选择,大部分的创作者也更倾向于幻想类的创作,而不是完全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东西。不过最近小浩对于纪录片和历史越来越感兴趣,于是有现实题材的创作欲望。小浩非常尖锐的提出了这个问题,同时,他还说:“马尔萨斯系统,将我们拉回了现实,我们是否,可以重归现实主义创作,现实主义,有没有可能是下一波的文学创作热潮?”
小浩的提议,点醒了很多在做的作家,尤其壹肆玖很快发言:“我有灵感了,我会马上开始连载一个长篇的现实题材小说。”这是壹肆玖同时连载的第四篇小说。这令在座的很多作品都倍感压力。
小浩的思考还没有终止。
但他不知道的是,因为这一次的发言,原本有大概10人左右的新生儿想要挑战他,现在他们都打消了这个念头,去找寻新的对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