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考研数学:如何在最后4个月冲刺120+分?
9月了,离考研已不足4个月,此时不建议大家一味埋头苦读,务必讲究高效的策略,优化自己的复习方法。
以下内容整理自我在直播里对学生问题的回答,适用于所有考数学的21考生。
Q1:21考研强化复习该注意什么地方呢?
大家强化复习,一定要抓重点,不要平均用力。务必要整理知识框架,尤其对于线性代数这样知识点较繁杂的学科,要学会串联前后章节的知识点,形成自己的体系。
举个例子,我每次讲题前会帮大家串联前后知识点,所以大家平时复习也要按照我这种办法处理,自己串联线性代数的知识点,找出不同章节前后的联系。只有亲自整理一遍,你才会有切实的收获。
Q2:按照章节做真题,还是做真题套卷呢?
因为真题覆盖性、综合性强,所以第一遍真题务必按照套题来做。
大家不要把密押卷当作救命稻草,务必以真题为重。只有把真题都吃透了,再来做模拟卷,才是最合适的。
对待真题,你要知道真题里每个题目的命题方式、出题方向、易错点,包括这个点在历年真题里出现了多少次、哪些年份出现,分别以什么题型出现,有几种考法等。
只有这样,才算是把真题吃透。
模拟题做2、3套就够了,切忌本末倒置。
Q3:习题册太多,做多少合适呢,怎么选择?
做了多少本习题册,跟你复习得好不好,没有关系。有时习题册做得太多,会起反作用,容易被带偏。把手上的一本习题册,认认真真做好就够了。
怎么做题?举个例子,大家做我布置的题时,要先做题再听课,不是把解题步骤听一遍就完了,而是要重点听做题的思路,理清框架。
所以对于你刷过的重点题目,你也要按照这种方式,去梳理它的思路、它的解法,把这道题吃透。
大家平时听其他课程,听完一章之后,也要拿出习题册,把该章的题目挑着做完,强化夯实,切忌光听不练。
Q4:二刷习题册,有没有意义?
对于会做的题,或者那些技巧性太强、根本想不到解法的题,你去二刷是没有意义的。
对于明明考察了重要考点、你却没想到的题,二刷就很有必要了。
所以大家一刷时,要对错题原因进行标记,是题目方法的技巧性太强、根本想不到,还是这个题目明明考察了重要解法,自己却没想到。
只有这样,才能让你的二刷更有价值。
Q5:8月份结束不了强化怎么办?习题集只做一本够吗?
强化最迟到九月份中下旬结束,不然后面冲刺阶段时间不够;习题集只做一本是足够的。
Q6:做题没有系统的框架,没有灵感怎么办?
考研数学不是竞赛,不靠灵感;考的是综合题,不是难题。
平常大家在做综合题的时候,很容易在某个方向被堵住,不知道选其他方向。而不知道选其他方向的原因,是因为你根本不知道有几个备选方案。
举个例子,大家解题,就像从A地到达B地,有三条路可选,一条路走不通还有两外两条路,但如果你连有哪些路都不知道,你就走不过去。
对此,我建议大家一定要亲自整理知识框架。
比如拿几张A4纸,不参考任何辅导书籍,对于数学每章有哪些考点,每个考点有哪些题型,每个题型有哪些解法,注意点是什么,看看自己能否罗列出来。
如果这个工作没做到位,那么任何难题对你价值都不大。
Q7:强化复习没完成,可以开始真题吗?
可以,但我建议先完成强化复习再做真题。
大家做题时,能做就做,做不出来看解析,连解析都看不懂的题就放弃。
毕竟,任何一年考研真题的解析,你都能看得懂。
Q8:习题册强化部分的定积分证明,太复杂了,怎么办?
真正考研的时候,单独考察定积分证明的可能性很小。积分等式或不等式证明,往往是跟其他问题结合起来考察。
研究生考试不考技巧,所以我们要掌握好常规方法,对于非常规方法,看看就行了。技巧性太强的题,一时半会想不到,很正常。所以不用太担心。
Q9:基础还没复习完怎么办?
对于基础还没结束的同学,一定抓紧时间把基础的知识点学完,再做习题。
在听课过程中,如果你感觉对其中某个知识点不熟悉,赶紧去做一些对应的习题夯实它,快速搭建起基础的框架。不要按部就班从前往后复习,这样来不及。
Q10:数一考3门课太多,不知道该如何做复习规划?
我前段时间在B站发了个视频,帮大家捋了数二的重要命题点,公众号也有相应推送,数一、数三的在公众号也做了推送,大家可以去看看。
我再次强调,要抓重点,比如对数一的同学来说,高数下册的重点就是这四个:多元微分,二重积分,级数,线面积分。对数二的同学来说,微分方程的应用问题,需要重点关注。
大家不要花太多时间去抓难以上手的问题,把自己能上手的部分抓住,就足够了。因为大部分同学数学考得差,往往都是在求导,求积分,求行列式,求矩阵的逆、幂等问题上出了差错,这些才是拉分的关键。
所以大家复习的时候,不要求多,求多是没有意义的,要对知识深入理解和掌握。
Q11:明明过了几遍知识点,题目还是做不动,怎么办?
你要思考,你过知识点是怎么过的,有没有建立起框架。比如,随便给你一个重要考点,它有哪些题型,分别怎么做,你心里是否有数。
如果对知识复习到位了,还是做不动题,那就是题目做得少、不熟练。毕竟,学数学的第一步,都是模仿,只有反复模仿,你才会达到熟练的地步。
Q12:我需要一边做强化题,一边整理框架吗?
要的。建议大家都做框架,做完可以发给我,我看看谁做得最好。
Q13:感觉220题挺难的。
220题的定位就是基础题型串讲。帮大家对基础知识点、注意点、解法都做了梳理,如果觉得220题难,就要着重把涉及到的知识点弄清楚。
如果能真正把220题每个题目,它的考点、注意点、有几种解法,都能驾轻就熟地掌握,你们最起码能考100分以上。
最后告诉大家:9月需要完成什么?
9月份有两个重要的工作:
一是对于高频、易错、难度大的考点,要花精力重新梳理一遍,看看自己是否都掌握到位了,这是提分重点;
二是要一边梳理一边做题,看到一道题能够反应出它考察什么知识点属于哪类题型,并且有意识地训练计算速度、提升准确率。
进度慢的同学,到10月中旬,一定要结束强化复习,开始做真题了。
如果有同学基础不好,甚至刚开始复习,又想在最后4个月达到目标分数,不知怎么做,可以给我私信。
虽然知道同学们都很累很辛苦,但希望大家再咬牙坚持,挺过剩下的时间,坚持到底,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