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人理解的宗教色彩的思想角度猜测noir,noworld世界的部分表现形式的由来及思想
(重要)本人见识短浅,关于诺斯替主义的部分更是因为没系统的学习整理过,一些对此的知识来源于网络上破碎的输出观点,且我个人对于诺斯替主义及现有接触的各类思想的部分关于根源的观点及其中具象性的表现存在的不认同和另有看法,所以视频中的个人观点还望不要轻信于自身观念中,以及一时冲动而不勤思地将一些宗教观念代入,套用到自己认知,生活中。切勿迷信。一些诺斯替主义的思想观点全代入NoWorld故事中也是不怎么合理的。
NoWorld故事中诸多关于不论是因环境的压迫还是自我的迷茫,或者说是两者交织而构成的放弃,沉沦,不理性的释放等行为,都表达着由“人”而来的自我的“非清静”和“迷失”。这里并非要表达否定,拒绝这些苦难的意思,因为在NoWorld故事中,这些历程是因为意识的存在对自身以及环境的反馈或是思考而出现的。如果否认了这些,那么也就否认了源头的自我的存在,以及之后可能会诞生的对自我的思考,追寻和坚持。
两者相伴相生,但两者不同的性质因为各人物自身的懦弱、疲惫、找寻不到意义所在的迷茫和历经磨难的消磨以及不断追寻个人理想,愿景的坚持和思考性的探索,而造就了NoWorld故事中各人物的沉沦,觉醒。
以上是我个人对于NoWorld故事的整体性的一些看法。之后我会将在细节性的表现形式和思想类似处来看NoWorld故事。
人类在蛇的诱惑下偷吃禁果,获得“知识”,而明事物,知善恶。这里暂且不论意识的起源在各类思想中的差异。前面所说的也正是对应了苦难的源头即“智慧”,也正符合表现NoWorld故事的诸多原创曲所表达的各状况的根源性的原因。
而这里出现的“蛇”,与プリン(布丁佬)的考据中,思绪形象上的蛇的要素可能有所联系。关于蛇诱惑人类吃下禁果这点,部分人的对此的观念是负面的,而“获取知识”这一行为在诺斯替主义以及普遍常识中却是正面性质的,在奥菲特教派中,让人类去获取知识,智慧的蛇的形象也是正面的。让人们去反对虚假的世界,追寻自我。在一些考据里,NoWorld故事中思绪的立场是反对NoWorld世界这个存在的,这点可能也证明了思绪这个人物的立场所表达的想法。但这并不代表NoWorld故事中思绪这个人物的全部想法、行为都为正面。"Hello World"这首原创曲中的疯狂等表现的个人理解之后会再做一期视频放在里面。
诺斯替主义里代表智慧的索菲亚追求而后堕落的过程可能对应了NoWorld故事中noir可能为追寻而后堕落,接着成为(可能创造)noworld世界或部分。而在NoWorld世界的人,他们自身是有着“灵知”、“觉醒”、“神明智慧的碎片”的。代入NoWorld故事说的话就是,他们还抱有察觉自身,思考本源,而后追寻自我想法,愿景的部分。而NoWorld世界可能是参照类似“Pleroma”普累若麻所诞生的存在。但不思其源,而执着于造自己偏见中的形,那么,自我的弊端也成了构成这样造物的一部分,成为其性质之一。即“虚假”,“未能追寻、抵达而沉溺,放纵的假想之地”。而这个世界可能衔接在“Demiurge”创造的“Materail World”之后,即在“现实”环境的压迫下的自身“沉溺”于“不去思考,探索”的“无知世界”,也可能NoWorld世界一定程度上和“Demiurge”创造的“Materail World”类似。“No fiction”里的人形,我的理解是,只有人形的轮廓而不能辨别独立个体的特征这点表达的是“自我”的迷失而有此表现。
而沉落到这一境遇后,觉醒自我,踏上前路的起源也就是上面所说的象征着“灵知”的碎片,而后成就自我。
而在rain里,之所以会消失,可能正是因为noir为迷失于NoWorld世界中的众人察觉自我中潜藏的“碎片”而消散。也可能是对应诺斯替中,自身存在化为“碎片”,而众人觉醒。(白黑黑白记忆的消散可能也是因此)
诺斯替作品《珍珠之歌》和NoWorld故事也有着一些性质上的相似。《珍珠之歌》前一部分我个人理解为“对美好存在的追寻而后的堕落”,后一部分的“苏醒”,“觉醒”。而“Incomplete”和“signala”的关系在我看来也是有着一定程度的互补,从而走向"complete",得出答案(寻得珍珠)。
诺斯替主义和NoWorld故事的相似之处在于,人于某种环境中的孤独,以及类似幽灵徘徊的“迷茫”。而诺斯替主义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思考、追寻,获得“灵知”,以此“救赎”。NoWorld故事很多原创曲也对应了这种思考形式。
百度里,诺斯替主义的一个特征偏向是从世界中解放出来。"Another key"也有着可能是牵强附会的相似之处。类似的地方可能还有一些,我这里就不再多举例了。
对于某种思想或是这个视频大部分内容来说,在部分人眼里觉得是离实际现实有着一段距离的东西。我无意对这种生活态度、方式多说什么。想说的也只有,不只看这些由源头所诞生的理论,想法。而是可以的话,切切实实地去体会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