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年轻的手与被缚的足:追溯中国乡村缠足现象的消逝

2023-08-27 00:09 作者:好困想睡觉了啦  | 我要投稿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tDF3Br1IorcSQnowCLG3gA?pwd=hynu 

提取码:hynu

这是一部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作品,劳拉·宝森(Laurel Bossen)和葛希芝(Hill Gates)的观点表明,缠足毫无疑问是一种使哪怕十分年幼的女孩也能安稳坐住并从事双手劳动的有效手段,从而颠覆了缠足现象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甚至是性象征的普遍性观点。通过与1800多名老年妇女(其中多人都缠足)的访谈,揭示出华北平原、西北和西南地区女孩们从事手工劳动的事实。当裹脚布重塑了女孩们的脚形,母亲们就会要求她们从事纺线、织布和其他手工劳动,因为许多乡村家庭都以出售此类劳动产品谋生。而当工厂逐渐削弱了手工产品的经济价值时,缠足现象也就随之消失了。《年轻的手,被缚的足》以田野调查的数据为导向,从社会和经济的角度对这一被误解的习俗加以省察。


作者简介

劳拉•宝森,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人类学荣休教授,著有《中国女性和农村发展:云南禄村六十年的变迁》(2002)。

葛希芝,美国中密歇根大学人类学荣休教授,著有《四川的缠足与女性劳动》(2015)、《中国马达——“小资本主义”的一千年》(1996)。


精彩书评

《年轻的手与被缚的足》一书考察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缠足与女性劳动问题。劳拉·宝森和葛希芝的开创性研究,对我们理解经济、政治、文化剧烈变革时期女性劳动的角色和地位,具有全新的启示。

——哈佛大学 华若璧

《年轻的手与被缚的足》一书,在经验研究的扎实程度和理论分析的原创性方面,在中国近代研究中的性别、劳动、经济转型等领域堪称杰作。本书严谨翔实、令人信服地刻画了缠足兴衰史背后的支配性经济逻辑,对何为束缚年轻女性行动自由之社会文化背景的种种似是而非的解释,给予了彻底抨击。

——香港科技大学 蔡欣怡


目录

6目录*:

致谢

1. 关于缠足的一些问题

2. 寻找答案:研究方法与田野工作

3. 华北平原

4. 中国西北

5. 中国西南部

6. 中国的缠足现象

附录一:表格

附录二:关于逻辑回归计算的相关公式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中国研究中的缠足与女孩劳力

我们的研究旨趣恰恰处在中国研究中两个重要领域的交叉口,即女性及性别研究与经济史。对于女性及性别研究,我们主要关注农村女性生活的变化,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缠足现象的衰落与禁绝。近来关于缠足的观念,特别是关于农村女性缠足的观念,大多带有误导性。当时中国女性人口大部分是文盲,没有能力描述出自己的经历。很多关于缠足的叙述都是源于文学想象,而并非来自缠足女性的直接根据。况且很多关于女性劳动的文字,从精英女性的文艺生活到乡村贫苦女性的农活、乡村手工业等,其中都很少涉及缠足一事。


年轻的手与被缚的足:追溯中国乡村缠足现象的消逝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