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谈】科学管理:一场有关“驯化”的骗局

经济下行,优化变为裁员的托词。
主要代表制度有泰勒制、福特制和丰田主义,最重要的特点是产品的标准化和生产的流水线化以及进一步的劳动者的规范化和驯化乃至最后的劳动者的去个性化和去势化。
•在这个时代的媒体宣传中,个性化常被看作是一种个体自由主义的荼毒或被认为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生活状态。这是对左派理论的团结话语和集体主义精神的扭曲以达到控制人群的目的。
强调个性并不代表不付出或者不负责,相反在马义的人学观点中个性的全面发展是个人与社会达成辩证统一的最重要路径。
•随着泰勒制等优化制度的发展,这种野望逐渐消失于人们的视野中。
优化管理如何去势工人
•福特制较泰勒制而言激进,不再满足于间接生产时间和闲置时间,开始压缩工人的直接生产时间,并将工人应该有的休息时间也逐渐归入闲置时间一栏。
为了压缩直接生产时间,工人所掌握的技能和实施的操作必须尽量的简单无脑,因此配件和配件的装配都需要标准化
标准化后以流水线代替雇佣专门传送产品的人以彻底压缩不必要的运输时间、减少成本、提高效率。
①装配线确定了统一的标准,泰勒制只受工头的管制,因配额线难偷懒
②配额线保证了作业间衔接的流畅,作业间没有休息浪费的时间
③不同工序间的相互依赖十分重要
•丰田主义
大野耐一:“如果我发现一项工作非常有效率地完成了,那么我会让他们试着用一半的人来完成这项工作。经过一段时间后如果他们做到了,我会说'好!',再减去一半的人,当他们承受的压力如此巨大以至于他们感到这是一个关乎生存还是死亡的问题时,他们就会发挥出所有的聪明才智。”
去个性化的工业统治哲学
现代工业社会的劳动基石和生产方法论本身是及其恐怖和痛苦的,趋势只有一个就是尽可能地压缩工作中“人”的要素,并用机器的逻辑而非仅仅是机器的应用来不断加速和优化生产的速度和效率。
机器是中性的工具,然而当工厂内的权利分配开始转换时,他们就从为工人所用的生产辅助工具变成了为管理者和统治者所用的监督工具和归训工具。
流水线本可以让工人少走几步 但最终让工人做了比原本多得多的工作。
管理科学代表去个性化、对权威意志和系统效率的被迫服从,冠以科学和效率之名的剥削行为。想把人困在系统里,把每一个劳动者变成只适应特定岗位、场景、产品、时代的螺丝钉。
•分工制本身没有错误,但福特制管理早已超出了分工本身的意涵,把分工当成一种统治模式:人们只能日复一日地做着完全相同的工作且不能对这项工作的任何安排提出改变和质疑,除非这种改变能够帮助公司优化掉更多的职员。夺走了分工的真正意涵:工匠性、专业度、对一项事业的精神投入和情感连接。
真正的分工应该是马说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每个人可以在充分探索世界后选择自己想要从事的事业并为其奉献自身,并探索这个事业与其他事业的有机结合,这既是人的分工也是事业的分工,这是有机的分工而非孤立的。被迫的选择、被迫重复、无个性每天,这不是分工而是压榨。
马尔《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生产装备趋向于变成集权性的,不仅决定着社会需要的职业技能和态度,还决定着个人的需要和愿望。现代工业社会成功地压制了反对派和反对意见,压制了人们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向度,从而使此社会成为单向度社会、人成为单面人。
使多任务、跨学科能力消失,再论证我们不配拥有选择,只能被迫服从。
因此以泰勒制和福特制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程式和分工制度已经不是它在多大程度上压榨和损伤了每个工人的身心健康,而毁掉了每个劳动者发展和探索自身的能力和未来与资本的议价权。例:35岁失业
•随行业日趋垄断化的当下,大厂的建制化和体系化吸引大多数人。但随时间,工人身体机能会老化、有负担,比不过年轻人,而人生中最好的时间来适应这台巨大机器的一小部分运作。
这也是各行各业转外卖的底层现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