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犼绘卷设定:繁杂的功法递进链条如何推陈去芜?以及我近期准备做的前八章的细节修订
我知道这些东西可能对各位来说有些枯燥,但是这是我思考和总结的过程,即使是作为练笔和爱好的辅助,我仍觉得它具有一定价值
功法的推陈出新,以及练功法的人
全天下十五个门派,五百余种功法,庞杂但却难称精妙。如果我们以天朝帝国为标尺去构筑世界版图,那就还要算上西域、东海和北原这些能与我们发生直接关联的地域,那这就是一个庞大到令人头疼的“江湖”。
上期我已经讨论过,天下五行为正统,混元应属仙人路,相枢则为道外之魔。但一个真实的、丰富的江湖怎么会没有旁门左道和独树一帜、脑洞大开的修炼与功法体系呢?
正练、逆练、冲解,这是最为平常的三种功法修炼方式,各项资质作为功法发挥效率的支持基础,简单有效地归束了功法修炼和运用的基本逻辑。
但对于小说来说,这还不够。
江湖上不止有名动天下的“大侠”,也有任尔逍遥的“魔徒”,更有无数名门大教之外的“小人物”。他们没有机会,或者没有能力系统性地修习正魔两道的功法,只能全凭个人机缘造化和天资禀赋,由是出现了逆练功法、修炼残缺的外道和义士。
镖师、义士、巡街武人、恶霸、鬼仆、妖乐师等等,众多人物莫不如是——当然这其中也有太吾和相枢的原因,我就不展开描述了。
这些人物的存在会让小说中的江湖变得更加生动、真实,同时也是推动剧情、激化矛盾、铺陈线索的不二之选,可展开必定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即使我深以此为妙,但我们的主体还是要落回主角的故事本身,所以我这两天一直在思考如何完善我已初步扩充和重构的力量和功法体系,并且已经在血犼教的重构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由于现在的品级阶段都是由所修炼的功法决定的,而强大与否还与内力修为有关系,这给了我很多种选择,最终我还是决定将两者视为可相容的集合,关于它的逻辑定义我会在之后的几章中逐个解释和说明。
修订的原因暨前八章存在的问题论述
每一章单看的话,问题其实很简单——缺少润色、排版和节奏性的写作经验。
对,就是以上全部欠缺,我有点完美主义强迫症,这让我感到非常难受。
“无论如何,第一稿都是一坨屎。”——海明威
我必须要感谢老人家的直言不讳,让我知道自己的第一稿和修改稿在第一眼判断上并没有能看出来和屎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说真的,这可能和入坑一款肝度上限极高的手游在某种程度上是同一种感觉——心累,却又欲罢不能。
但yysy,谁还不是个真香真人呢?
更何况,我就喜欢干这种困难而又有趣的事情。
最近看了《温暖的抱抱》,我觉得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这种心情——“人不变态枉为人”。
当然,我指的“变态”是对挑战的热情与思考。
前八章的问题连起来看就更糟糕,一个字——碎,太碎了。
连贯感出不来,真是难煞我了。像极了主线跑图的时候,跑着跑着就做支线去了,然后......
目前我只能一步一步来,这个起步阶段可能会比较慢,但我想我再慢也慢不过太吾的正式版,诸君大可放心。
这几天我除了会进行不定期的更新外,还会对前八章做不影响主线脉络的细节性修订,主要是为了纠正一些错误之处,并让它看上去尽可能更“润”一些。
以上,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