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 – Beginning of Rákóczi Uprising in Hungary(总述)

事先声明,由于编者按帝国(k. k. Kriegs-Archive)视角来翻译原文,只是为了简单区分帝国军,起义军(非官方许可的贵族自发动员),叛乱军的政治立场方便理解,在原文中叛军以Kuruc garrison/Kuruc army/Kurucs代称。
Kuruc(匈牙利语: [ˈkurut͡s],复数kurucok ),也拼写为kurutz,指的是1671 年至 1711 年间 匈牙利王国的一群武装反哈布斯堡王朝叛乱分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kuruc 一词已用来指代主张严格的民族独立的匈牙利人,而labanc一词则用来指代主张与外部势力合作的匈牙利人。
kuruc 一词在正面意义上表示“爱国主义”,在负面意义上表示“沙文主义”。
术语 labanc 几乎总是在负面意义上使用,表示“不忠诚”或“叛逆”。
战役描述
帝国
1703年春天,帝国军在匈牙利和特兰西瓦尼亚驻扎了7个步兵团(9,946人)和6个骑兵团(8,368人,其中50%没有马)。更确切地说:

叛军
4月,阿尔伯特-基斯、托马斯-埃兹、迈克尔-帕普和其他一些人在山区召集了一小群叛军,并向波兰的费伦茨二世-拉科奇派出了一个代表团。
5月底,拉科奇离开了位于加利奇的贝利亲王城堡。
6月1日傍晚,拉科奇骑马途经斯科列,到达喀尔巴阡山脉的克里米茨(今克利梅齐)村,靠近匈牙利的边境。
6月2日,叛军派来的代表团来到了匈牙利。6月,叛军派出的代表团在波兰的克里米茨村会见了拉科奇。经过一番讨论,拉科奇向叛军送去了写有 "Cum deo pro patria et libertate(我的祖国和自由)"字样的旗帜,并承诺提供帮助。拉科奇还要求在采取任何行动之前等待他的到来。
随后,拉科奇等待来自附近的森普林(今泽普林)、贝雷格(可能是拜赖格道罗茨)和翁瓦尔(今乌日霍罗德)等地方的武装队伍到来。

开始时,叛军只能依靠一支由2000名装备不良的人组成的小部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贫穷的农民或土匪。他们没有等到拉科奇的到来,就袭击了蒙卡奇(今穆卡切沃)和多尔哈(今多夫格)地区的一些政府军库。
帝国
索特马尔和马拉穆列什(今马拉穆列什县)郡的总督卡罗伊伯爵在斯蒂芬·萨基伯爵的协助下,从索特马尔、科姆勒乌萨、什库拉季夫齐和马尔马罗斯郡集中了一些起义部队(征召民兵),寻求与叛军交战。

6月7日,卡洛里伯爵在多夫格击败了叛军。随后,他前往维也纳提交了缴获的旗帜并描述了危险的局势。
叛军
与此同时,基斯和埃兹斯带着一队200名步兵和50名骑兵来到克利梅齐。大约100人是来自Bernf(不明地点)的强盗,10人是逃兵,其余的是来自拉科齐没收的庄园的农民,他们手持镰刀、草叉和铁锹。尽管如此,拉科奇并不想带着这么小的部队越过边界,尤其是在叛军在多夫格遭受失败之后。
到6月15日,增援部队在帕普和霍瓦特的带领下逐渐抵达克利梅齐。
6月16日,拉科齐终于决定带着他的小部队穿越匈牙利边境,越过韦雷茨克山口。
6月19日,拉科齐的部队在沿途得到了加强,现在有300匹马和3000名步兵,到达了穆卡切沃。拉科奇随后检阅了叛军的部队,但对他所看到的情况并不十分满意。这些农民憎恨所有的贵族,没有纪律,主要以掠夺为兴趣。
拉科齐决定采取的第一个军事行动是夺回属于他家族的穆卡切沃城堡。城堡由两个自由连组成的守卫队保卫,共约240人。
6月20日
一支由几百人组成的叛军队伍试图包围并攻击穆卡切沃城堡,但他们在城堡墙壁上的第一声枪响后就溃败了。
拉科奇被告知,一支弹药车队在奥地利骑兵的护送下刚刚离开科希策,在听说叛军出现在蒙卡奇时,指挥车队的军官在穆卡切沃西北17公里处的谢列德内停了下来,并将马车放在城堡的安全地带。拉科奇派遣了几百人去攻击谢列德内。

6月21日,叛军袭击了谢列德内,烧毁了城堡附近的房屋和小屋。在镇上,他们找到了大量的酒桶,并喝得酩酊大醉。
帝国
6月22日,在叛军没有战斗力的情况下,奥地利的弹药车队畅通无阻地从谢列德内城堡出来,向科希策退去。
当指挥上匈牙利(主要是今天的斯洛伐克)的奥军的奥塔维奥·尼格莱利伯爵得知拉科奇从加利西亚前进并进入匈牙利时,他在科希策只有3个装备不良的自由连,只适合做守备任务,以及2个骑兵中队(4个连,共320人)的Montecuccoli Cuirassiers。剩下的4个中队已经前往维也纳,与在巴伐利亚的帕绍集结的军队会合。驻扎在科希策的2个中队应该在未来几天内跟进。
6月25日或26日
穆卡切沃的救援:
Montecuccoli Cuirassiers的2个中队抵达穆卡切沃附近。在渡过拉托里察河之前,这2个中队分成两个分队,从北面和西面侵入穆卡切沃,把叛军逼到城堡的炮口下。
拉科奇被告知这些奥地利骑兵的接近。然而,骑兵的数量被夸大了,以至于叛军根本没有考虑过反对抵抗的问题,而是打算撤退。
奥地利骑兵队从两边靠近,只是加剧了普遍的恐慌和混乱。部分叛军向山区分散,而拉科奇和他的追随者则带着他们的另一部分部队在阿罗斯维格村(位置不详)附近渡过了拉托里察河,把大部分行李丢在了河的左岸。
一支奥地利军队到达了叛军的行李处,走近岔道并向叛军开火,杀死了站在拉科齐附近的一名侍从。
一些仍在左岸的叛军向骑兵开枪,杀死了几个人和一个少校。
拉科奇随后得知马尔马洛斯郡的贵族们仍然忠于哈布斯堡,并转而反对他。他别无选择,只能带着留在身边的几百人(主要是骑兵)向加利西亚边境撤退。
帝国
在多夫格附近对叛军的轻松胜利和拉科齐向加利西亚边境的急速撤退,给了奥地利宫廷一个错误的印象,即动乱并不像最初估计的那样严重。然而,一些匈牙利的大人物却不这么认为。桑多尔·卡罗伊伯爵、斯特凡·恰基伯爵和西蒙·福加赫伯爵就是这种情况,他们了解匈牙利的情况和人民的思想状况,他们担心会发生全面叛乱。然而,尼格雷利元帅缺乏必要的洞察力和善意来说服维也纳。
欧根亲王警告宫廷,推迟采取严肃措施为匈牙利可能发生的叛乱做准备是危险的,并提出了一份他认为绝对必要和紧迫的措施清单。以下措施得到了皇帝的批准:
1、使野战民兵和自由连队达到满员状态
2、替换Deutschmeister Infantry最近为建立Virmond Infantry而提供的连队
3、将200人加入由格鲁姆巴赫中校指挥的自由连队,并将其设在莱沃恰。
4、在匈牙利保留Montecuccoli Cuirassiers,并向那里增派1,500匹马
5、为每个步兵连的6个Fourierschützen(射手士官)各提供一匹马,并将他们作为骑兵使用
6、在效忠的各县建立匈牙利民族民兵,并在上匈牙利召集约550名轻骑兵和250名草鞋兵,由7、贡博什少将负责,在多瑙河两岸的下匈牙利召集500名轻骑兵和300名草鞋兵,由斯特凡·科哈里伯爵上校负责
8、将700匹马从特兰西瓦尼亚转移到上匈牙利。
然而,这些建议的实施却极为缓慢。
叛军
法国驻华沙特使博纳克侯爵的代理人在韦雷茨克山口附近的扎瓦德卡会见了拉科奇,并说服他停止向加利西亚的撤退,在匈牙利境内等待波兰军队的到来支持他。同时,法国和波兰的使者试图为拉科齐的事业争取加尔文教派的泰斯县以及雅兹吉尔和库马涅尔地区。
帝国
到了7月,奥地利人从特兰西瓦尼亚将Nehem Infantry、Heister Infantry、Jung-Hannover Cuirassiers和Schlik Dragoons调到了匈牙利,在那里他们现在可以派出大约4000名步兵和1200名骑兵。在这些转移之后,他们在特兰西瓦尼亚的部队仍然有5446名步兵和2984名骑兵。
叛军
拉科齐将叛军的残部集中在扎瓦德卡附近,并等待匈牙利贵族对其公告的反应。少数雅兹吉尔和库马涅尔的志愿者很快就加入了他。几天后,400名装备精良的轻骑兵来到了他的营地。很快,米克洛什-贝尔切尼伯爵带着4个正规的波兰步兵团和2个龙骑兵连(总共800名瓦拉几人和波兰人)紧随其后。拜尔切尼还带来了支付这些部队的必要资金。
7月29日星期日,费伦茨二世-拉科奇从他在扎瓦德卡附近的营地出发,在他的2800人的小部队的带领下,通过斯瓦拉瓦的艰难山路向蒂萨河进军。拉科齐远离喀尔巴阡山脉的坚固城堡,深入匈牙利塞伊斯郡的中心地带,在邻近的索特马尔、索博尔奇、比豪尔和贝凯什煽动起义。
帝国
当时,奥地利人在科希策地区有3个步兵团(约4000人),而几支Heister Infantry的连占领了科希策。斯特凡·恰基伯爵还在维洛克附近的别列戈沃和维诺拉迪夫城堡集结了义军(这些非官方征兵部队在本文中被指定为 "起义部队")。Montecuccoli Cuirassiers的1个中队和Heister Infantry的1个连从科希策被派往别列戈沃以支持恰基的部队。

在8月的头几天,奥地利人当时被告知,叛军正在向维洛克推进,准备渡过蒂萨河。驻扎在别列戈沃的奥地利支队留在那里,而恰基伯爵则离开维洛克,渡过蒂萨贝克斯,只在维洛克留下一个前哨。
8月4日
叛军
几百名属于拉科奇先锋队的骑兵从维诺拉迪夫城堡向维洛克推进,他们在那里赶回了奥地利的小哨所,并夺取了几艘船。几个小时后,拉科齐和贝尔切尼与其他军队一起到达,并在瓦里以东扎营。
帝国
恰基伯爵打算反对叛军渡过蒂萨河的任何企图,或者用驻扎在别列戈沃的奥地利支队攻击叛军的后方,而他将与起义部队一起从蒂萨贝克斯渡河,正面进攻。
8月4日至5日晚上,侦察兵回到起义军在吉斯附近的营地,报告说拉科齐的军队,包括不少于4万名波兰人和瑞典人,正在向瓦里推进。这个假消息在营地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8月5日
帝国
起义部队因为害怕拉科齐压倒性的力量而散开。
驻扎在别列戈沃的奥军分队侦察了拉科齐的营地,考虑到他的部队规模更大,便向穆卡切沃退去。
叛军
拉科奇现在可以自由地渡过蒂萨河而不受到任何攻击。
8月9日,拉科齐的小部队到达比哈尔郡的塞莱利希德。
在路上,拉科奇的小部队日渐壮大。很快,它就达到了6000人。库马涅尔和雅兹吉尔的海杜克人也承诺,一旦大卡洛被占领,就会加入起义。
8月17日,很久没有领到工资的库斯特守军杀死了指挥官艾德纳男爵上尉,并向拉科齐投降。库斯特是特兰西瓦尼亚的关键,马尔马洛斯的所有贵族都加入了拉科奇的军队。

8月19日,拉科奇的军队出现在大卡洛的前面。它包围了这个地方,并用燃烧弹点燃了一座房子。该镇的小规模守军(40名德国人)投降并加入了叛军,从而获得了他们的第一批4门炮。拉科奇现在已经成功地占领了德布勒森, 大卡洛和艾切德。

在这次成功之后,来自萨博尔奇邦的骑兵队加入了拉科齐的军队,很快就有8000人。其他叛军分队占领了较小的城堡。

8月28日,拉科奇发布了他著名的公告,宣布叛军和他们的家人在叛军中服役时对贵族没有任何义务。
8月29日,大卡洛城堡终于投降了。部分驻军加入了叛军,而其余的人则被授权向萨特马尔进军。
8月底,费伦茨·迪阿克加入了叛军,集结了1000名骑兵,包围了索尔诺克镇。基巴上校试图解救该镇,但被击败。

到了秋天,比哈尔邦和马尔马洛斯两县落入叛军手中,他们占领了萨图马雷、穆卡切沃、乌日霍罗德和托考伊。这就是所谓的拉科齐起义的真正开始。

然而,比哈尔县和萨兹马尔的罗马尼亚人以及奥斯曼帝国边境的塞尔维亚人并没有跟随起义,而是决定平定这些叛乱的邦,从而增加了普遍的混乱。
9月初,匈牙利最有影响力的贵族家族之一伊洛斯瓦伊家族宣布支持拉科奇,并从乌戈斯县派了3000名贝尔切尼伯爵领导的骑兵加入叛军。通过他们的调解,胡斯堡向叛军打开了大门。
9月初,瓦拉几亚人开始掠夺和焚烧贵族们的财产。
安德烈亚斯·博内在比哈尔郡靠近比迪奥西格的地方集结了一支由4000名骑兵和3000名步兵组成的部队,准备加入拉科奇。
不久,瓦拉几亚人在拉迪亚和德布勒森之间袭击了博内的匈牙利人,并击败了他们。

在此期间,拉科奇从大卡洛行军回到瑟库埃尼,一路上受到民众的称赞。在那里,他得知几千名瓦拉几亚人在拉迪亚附近的奥拉斯齐(不明地点)建立了一个坚固的营地。尽管他们被打败了,但博内的大部分部队还是设法加入了拉科奇的军队。
9月8日,拉科奇的军队从塞克利德(Székelyid)向比哈尔迪奥塞格(Bihardióseg)进军。
9月8日至9日的晚上,拉科奇派遣贝尔切尼伯爵率领一支由3000名骑兵和许多步兵组成的强大分队,后者由德布勒津居民自愿提供的马车运往奥拉斯齐。
9月9日天亮前,贝尔切尼袭击了瓦拉几亚人在奥拉斯奇的营地,击溃了他们并烧毁了他们的营地。他俘虏了许多人,包括瓦拉几人的领袖巴尔塔萨·基斯。
拉科奇向索姆隆要塞推进,该要塞由格洛凯尔斯佩格少将领导的强大守军保卫。然而,后者在没有反对任何抵抗的情况下撤离了要塞,并退到了萨特玛要塞。
9月19日,叛军占领了班斯卡-什佳夫尼察。这迫使中斯洛伐克的小城镇投降并向叛军敞开大门。

9月20日,拉科奇将他的军队(约10,000人)分成两个军团。他亲自指挥其中一个军团,从索姆洛向萨特马尔推进。与此同时,贝尔切尼伯爵带着另一个军团向托考伊进军。
帝国
格洛凯尔斯佩格率领1000名奥军(1个Heister Infantry营,1个Nehem Infantry连,1个Jung-Hannover Cuirassiers中队)在萨特玛尔。位于博德罗格河和蒂萨河交汇处的托考伊,也是控制上蒂萨河的一个重要地点。它由2个自由连和Montecuccoli Cuirassiers防守。
当贝尔切尼到达托考伊时Montecuccoli Cuirassiers已经被尼格瑞利元帅召回了上匈牙利的首都科希策。
叛军
9月21日,迪阿克的小规模反叛部队冲进了索尔诺克。
帝国
9月23日,尼格瑞利元帅在卡绍去世。格洛凯尔斯佩格少将取代了他,成为驻扎在匈牙利东部和北部的所有奥地利军队的首脑。
叛军
到9月26日,拉科奇掌握了大卡洛、卡洛里(Kárόly)(地点不详)、巴亚马雷(Nagy-Bánya)、绍洛(Schomlau)(今Burg Somló)和胡斯特(Huszth);并在萨特马(Szatmar)、穆卡切沃(Munkács)、乌日霍罗德(Ungvar)、托考伊(Tokey)和拉迪亚(Grosswardein)周围建立了封锁线。

9月下半月,叛军在拉迪斯拉斯·奥斯卡伊(Ladislas Ocskay)的指挥下,从盖梅尔县向上匈牙利(斯洛伐克)进发。小城堡的守卫部队没有进行任何抵抗就投降了,叛军很快就占领了奥日贾尼、郝亚奇卡、克拉斯纳霍卡城堡、菲拉科沃的城堡以及卢切内茨和里马夫斯卡索博塔。

10月2日,拉科奇带着3000人从萨特马尔附近出发,到托克伊附近与贝尔切尼伯爵会合,留下2000人在塞尼男爵手下观察萨特马尔要塞。
越来越多的匈牙利贵族加入了叛军,包括多尔哈的胜利者桑多·卡罗伊(Sándor Károlyi)。
10月9日
叛军
拉科奇和卡罗伊在离托基不远的拉科奇的陶尔曹尔营地进行了第一次会面。
帝国
恶化的局势说服了维也纳当局支持他们在匈牙利和特兰西瓦尼亚的部队。仍然驻扎在帕绍的 Schlik Dragoons和 La Tour Cuirassiers的部队被命令向匈牙 利进军。维也纳还要求在多瑙河上指挥的巴登侯爵为匈牙利抽出一些部队。
在这些援军到来之前,奥地利人别无选择,只能保持防守,同时召集忠诚的匈牙利西部各县的起义部队在西蒙-福尔加赫伯爵和科哈伊伯爵的领导下拿起武器。多瑙河右岸七个县的起义部队在科哈伊伯爵的指挥下负责守卫奥芬和普雷斯堡之间的河流。其他部队,主要是基巴上校领导的塞尔维亚人,负责守卫奥芬和奥西耶克之间的地区。福尔加赫伯爵则负责保卫瓦赫河谷。

格洛凯尔斯佩格集中他的帝国军队保卫科希策,其他城镇则不设防。叛军因此轻易地占领了阿波夫(Abov)、基萨克(Sáros)、斯皮什(Szepes)、利普陶(Liptau)和特伦钦(Trencsén)等郡

10月中旬,匈牙利北部的几个奥地利驻军(罗日尼亚瓦、凯日马罗克、克莱因-泽本(地点不详))向奥斯卡伊投降。迈克尔·查基(Michael Csáky)伯爵也被迫在齐普塞堡(Zipser Burg,今Spišský hrad)要塞投降。然而,叛军在科希策被Montecuccoli Cuirassiers赶了回来,乔治·洛比领导的几百名叛军被普雷绍夫的守军(维尔逊上校领导的710人)打败了。

10月中旬左右,莱奥波德-施利克伯爵在普雷斯堡附近集中了5200名正规军和约2000名起义军,并在西蒙·福尔加赫伯爵的带领下拥有12门炮。他的小部队包括:

到10月中旬,一支由数千名塞尔维亚人组成的特遣队抵达斯图尔韦森堡(Stuhlweissenburg)(今塞克什白堡),准备加入施里克的小军团。此外,来自施蒂利亚和克罗地亚的特遣队沿着匈牙利边境形成了一道警戒线。
10月25日,施里克带着他的小部队从普雷斯堡出发。
10月27日,施里克的军队在塞雷德(Szered)附近渡过瓦格河。
10月28日,施里克的军队在塞雷德附近停留,并与弗加希(Forgách)伯爵领导的起义军会合。
10月29日,施利克的军队以三个纵队向诺伊特拉(Nautra)(现今的尼特拉)进军,匈牙利非正规军组成先锋队和侧翼警卫。
10月30日,施利克的军队向圣本尼迪克(未确定的地点)进军。

里奇安(Baron Ritschan)少将从帕绍(Passau)抵达普雷斯堡(Pressburg),组建了一个2000人的军团前来支援施里克的军队。他计划于11月8日左右到达莱维采。
10月31日,施利克的军队渡过格兰河,向莱维采进发,在莱温茨的战斗中击败了奥克斯凯的军团。施利克随后包围了躲在莱维采城堡里的库鲁克部队的一部分。当他们投降时,他下令处决他们。
11月3日,施里克的军队从莱维采出发,向邻近的斯洛伐克中部丘陵地区的城镇推进。在与奥斯卡伊的后卫部队进行小规模的战斗后,施利克的部队成为了班斯卡-什佳夫尼察镇的主人,他们在那里受到了民众的欢迎。
在班斯卡-什佳夫尼察,施里克将他的军队分成两个纵队。少将福尔加赫(Forgách)伯爵从阿尔特索尔(Altsohl)(今兹沃伦)向新索尔(Neusohl)(今班斯卡-比斯特里察)进军,而施里克则占领了克里姆尼茨(今克里姆尼察)。

叛军
11月6日,担任在上匈牙利作战的叛军指挥的贝尔切尼(Bercsényi)和卡罗伊(Károlyi)离开埃格尔,分两个纵队行进。每个纵队都比对立的帝国军纵队大。其中一个叛军纵队通过罗森瑙和布雷兹诺向诺伊索尔推进,而另一个纵队则通过里马夫斯卡索博塔、维尔凯-德拉夫策、卢切内茨、代特瓦向兹沃伦行进。

帝国
不久之后,施利克被告知,叛军的主力部队正分两路逼近。第三支几千人的叛军分队也在向莱温茨靠近。里岑的孤立的帝国增援部队被迫退到瓦格山谷。
叛军
11月12日,贝尔切尼(Bercsényi)的纵队与卡罗伊的纵队在利岑兹(Lizenz)实现了交汇。他们一起向中斯洛伐克的城镇进军。
帝国
施利克带着6000人从阿尔特索尔(Altsohl)出发,前往克里姆尼茨。他把留在阿尔特索尔的一小部分部队的指挥权交给了西蒙·福尔加赫,后者得到了安塔尔·埃斯特哈希和亚诺什·博蒂安的协助。
叛军
11月15日,贝尔切尼率领约17,000名叛军到达阿尔特索尔。在那里,他与奥斯卡伊的军团会合。叛军部队现在约有20,000人。在最初的小规模冲突后,60岁的土耳其战争英雄博特扬(Bottyán)根据一个古老的传统,在他们的部队面前向23岁的奥斯卡伊(Ocskay)挑战,进行决斗。在这场决斗中,两人都受了伤。

11月18日至19日夜间,福尔加奇设法带着他的大部分部队神不知鬼不觉地逃离了阿尔特索尔。然而,他在奥斯特拉-卢卡的隘口被拦截,他的部队在卡洛里军团的5000名轻骑兵的追击下向西逃入邻近的山区。这些轻骑兵在赫龙斯基-本纳迪克的十字路口再次追上他们,并将他们的后卫冲散。
11月23日,贝尔切尼的叛军进入阿尔特索尔,小规模的帝国守军在城堡中避难。贝尔切尼与城堡的指挥官雅诺什-博蒂安进行了谈判,并达成了临时停战协议。
福尔加奇的残余部队最终在克里姆尼茨与施里克会合。两个纵队汇合后,施利克向博伊尼奇基退去。
在向诺伊特拉河谷(今尼特拉河谷)撤退的过程中,帝国军者不断受到叛军的骚扰,伤亡惨重,并损失了部分行李。
11月27日,贝尔切尼将对阿尔索尔城堡的围攻委托给了由亚诺什-拉德瓦恩斯基(János Radvánszky)、塔马斯-埃贝茨基(Tamás Ebeczky)、加博尔-贝泽格(Gábor Bezegh)和费伦茨-托尔维(Ferenc Tolvay)指挥的佐利奥姆和诺格拉德地区的叛乱分子。贝尔切尼与他的其他部队一起,向博伊尼采进发。对该地的围攻被委托给奥尔班-切尔德(Orbán Czelder)上校及其1600名士兵和一些由克里斯托夫-奥科利桑尼(Kristóf Okolicsányi)伯爵指挥的叛乱分子。
11月28日,莱维采向奥茨卡伊投降。莱沃恰也大约在同一时间投降了。
贝尔切尼随后继续行军,途径奥斯兰尼和托波尔恰尼。

帝国
11月底,施利克带着他的军队残部(约3000人)到达瓦格山谷。在莱奥波德斯塔特,他让疲惫不堪的部队休息了几天。然后,他经蒂尔瑙(Tyrnau)(今瑙吉松博特)向普雷斯堡(Pressburg)进军,在那里,1个营的Virmond Infantry和新兵加入了他枯竭的部队。施利克认为,有了里查德(Ritschan)的支队,他现在能够阻止叛军的前进。
在普雷斯堡,居民们担心施利克会撤离该城并撤回维也纳,因为维也纳已经被抽干了所有军队。
到12月,叛军重新占领了中斯洛伐克的城镇,也成为整个西斯洛伐克的主人。埃佩里斯(Eperies)、埃劳(可能是埃格尔)和森德勒(Szendrő)也被叛军包围。施利克退到了普雷斯堡。

12月初,刚刚被任命为 "Banus of Croatia"(克罗地亚大总督)的伯爵约翰-帕尔菲到达阿格拉姆(今萨格勒布),并立即开始在克罗地亚和匈牙利边境附近的恰卡图恩(今查科韦茨)集结克罗地亚军队。
叛军
12月1日,卡洛伊伯爵带着第二纵队(2000名库曼人和雅兹格斯)从托波尔恰尼出发,向赫洛霍韦茨城堡推进。该地在短暂的抵抗后投降了,卡洛里继续向申陶(今申塔瓦)进军。当卡洛里接近时,安塔尔-埃斯特哈希(Antal Esterházy)带着他的部队撤离了该地,但其中有500多人被俘。
贝尔切尼占领了蒂尔瑙,并向贝诺拉科沃和圣乔治派出分队。

帝国
12月3日,卡洛伊利从辛陶(Schintau)向杜德瓦赫河附近的斯拉德科维乔沃的营地进军。
叛军
12月4日,贝尔切尼带着他的其他军队(现在大约有13000人)到达普斯塔库尔特(Pusztakürt)(今普斯特-萨迪)。他在那里等待了四天。
12月5日,奥拉瓦城堡向叛军投降。
12月7日,阿尔特索尔城堡向叛军投降。除了城堡的大炮外,许多帐篷和弹药也落入叛军手中。拉德万斯基允许驻军自由撤退,但只有250人利用了这一提议,其中包括博蒂安、格特姆和30名士兵,而其余的人都投靠了叛军。然而,波提安被怀疑同情叛军,由于害怕被起诉,他秘密加入了叛军(他的忠诚在1704年10月才被知道)。为了治愈他的创伤,博蒂安想回到埃斯泰尔戈姆,并利用他在那里逗留的机会,将该城市周围的地区纳入拉科奇的旗帜之下。
12月8日,贝尔切尼从普斯塔库尔特(Pusztakürt)向申陶(Schintau)挺进,在那里他得知阿尔瓦(Arwa)和阿尔特索尔(Altsohl)的城堡被攻占的消息。

12月10日,贝尔切尼将他的营地转移到瓦赫河的右岸。卡洛里伊带着他的军队向瓦特贝格(今塞内茨)东南的瓦格柯尼希斯多夫(今克拉洛瓦)进军,而他的副手拉斯洛-奥茨凯和帕尔-博克罗斯,则越过白喀尔巴阡山脉,在摩拉维亚边境的村庄中展开破坏。
卡洛里随后派加斯帕-庞格拉茨(Gáspar Pongrácz)率领5000名起义军攻打普雷斯堡,但这些没有经验的战士在普雷斯堡附近的 "Henkerfeld"被维亚尔将军的1200骑兵打败,其中300人被杀,50人被俘。与此同时,贝尔切尼仍然带着他的最大部分军队在辛陶和塞雷特附近闲逛。
叛军
叛军处于非常有利的军事形势。此外,随着他们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贵族和农奴加入他们。在普雷斯堡、蒂尔瑙和白喀尔巴阡山脉之间的小范围内,贝尔切尼现在率领着20至25000人。然而,他并没有集中这些部队去进攻普雷斯堡或入侵奥地利。他认为,他的军队没有足够的经验和纪律来对帝国军采取主动,他让机会溜走了。
帝国
12月13日,维也纳担心叛军会围攻普雷斯堡,于是派欧根·德·萨瓦亲王前往该城,用新晋元帅西格伯特·海斯特伯爵取代施里克。
12月中旬左右,2000名塞尔维亚轻装部队抵达多瑙河上的基特西,在普雷斯堡前支持奥地利人。
叛军
12月17日,贝尔切尼将捷尔吉·安德拉西(György Andrássy)男爵派往摩拉维亚边境。然而,叛军没有渡过马奇河(今天的莫拉瓦河),因为当地民兵在每个渡口都架设了堑壕。安德拉西没有取得任何成果就返回了。
12月20日,桑多·卡洛里(Sándor Károlyi)伯爵提议贝尔切尼(在摩拉维亚边境进行一次新的远征。
12月22日中午,桑多·卡洛伊利伯爵带着3000匹马从申陶出发,前往摩拉维亚边境远征,行军路线是博辛(今佩兹诺克)和林巴赫,然后穿越小喀尔巴阡山脉的陡峭山坡。同一天,刚刚加入封锁托克伊的支队的拉科奇,向摩拉维亚和西里西亚的庄园和居民发布公告,要求他们起义,以恢复他们的宗教和政治自由,并邀请他们,加入他的军队;那些反对后者的人被威胁要用火和剑。
12月22日至23日晚,卡洛伊的军团从比伯斯堡城堡(今卡缅城堡)的城墙下通过。
12月23日傍晚,卡洛伊军团抵达摩拉维亚边境附近的斯坦普芬村(现为斯图帕瓦)。
12月24日凌晨2点,卡洛伊从斯坦普芬出发。他的步兵使用了在该村征用的马匹和马车。他的军团在德文斯卡新村附近渡过了冰封的三月河。早上7点,它袭击了守卫对岸的摩拉维亚民兵和从施洛舍夫派来支援他们的2个帝国军营。在这次事件中,帝国主义者损失了70人,库鲁克人拆毁了四个新建立的堑壕。卡洛伊的部队包围了从城堡庭院出动的部队,他们由奥珀斯多夫伯爵上尉指挥。叛军带走了40名士兵,包括奥珀斯多夫上尉、福尔滕巴赫男爵和波辛格上尉。然而,卡洛里并没有利用他的胜利。当帝国主义者向维也纳撤退时,他只追赶了几公里,然后又折回。他解除了摩拉维亚民兵的武装,让他们回家。之后,卡洛里从施洛霍夫和斯坦普芬撤退,去了斯坦普芬东南的马里亚特(今马里安卡)。他在帕洛斯修道院(Pálos Monastery)短暂休息了一段时间(地点不详)。

12月24日至25日晚,卡洛里伊的军团小喀尔巴阡山脉。
12月25日,卡洛伊利军团到达拉策斯多夫(Ratzersdorf)(今拉察)。早上,它向瓦特贝格行进,在那里,卡洛伊利受到了贝尔切尼的欢迎。同一天,雅诺什-斯雷特(János Sréter)领导的叛军队伍包围了特伦钦镇,该镇只有20名正规军和捷尔吉-奥特利克(György Ottlik)领导的自由连的80人在防守。驻军、当地贵族和该地的指挥官米克洛什-伊莱沙希伯爵都在城堡里避难。维尔莫斯-温克勒(Vilmós Winkler)上校带着一小队叛军守军留在特伦钦。
12月26日,奥特利克向叛军打开了大门,斯雷特的部队占领了特伦钦镇。
12月底,卡洛里伊伯爵带着5000人从三月的平原退到喀尔巴阡山脉。然后他向舒特岛(今大日特尼岛)进军。

12月31日,卡洛里在索姆林(Sommerein)(沙莫林)扎营。
不久后,卡洛里越过了冰封的多瑙河。他的部队在诺伊西德尔湖(Neusiedl)附近驻扎过冬。卡洛里在维也纳以南52公里处的艾森斯塔特建立了他的总部。
费伦茨二世-拉科奇(Ferenc II Rákoczy)在米斯科莱兹(也许是米斯科尔茨)建立了他的总部。军队在塞斯河、马特拉山和多瑙河之间建立了其冬季驻地。
1704年1月1日,托托伊城向叛军投降。驻军被允许自由撤退到佩斯。
到1703年底,帝国军队仍然控制着上匈牙利(斯洛伐克)的以下地方。普雷斯堡、特伦钦(只有城堡)、诺伊特拉、普雷绍夫和科希策以及一些城堡。

References
Abtheilung für Kriegsgeschichte des k. k. Kriegs-Archives: Feldzüge des Prinzen Eugen von Savoyen, Series 1, Vol. 5, Vienna 1878, pp. 23, 88-89, 110-111, 598-621
Bánlaky József: A Magyar Nemzet Hadtörténelme
Fessler, Dr. I. A.: Die Geschichte der Ungern, part IX. File 19. Leipzig 1825
Pizzighelli, C.: Geschichte des k. u. k. Ulanen-Regiments Kaiser Joseph II. No. 6, Vienna 1908
Rabenhorst: Geschichte des K.u.K Infanterie-Regiments Prinz Friedrich August Herzog zu Sachsen Nr. 45, p. 41, Brünn 1897
Vojenské dejiny Slovenska, file II, Bratislava 1995
Wikipedia
German Edition – Franz II. Rákoczi
Hungarian Edition – Észak-magyarországi hadjárat (1703)
Wrede, A. v.: Geschichte der K. und K. Wehrmacht, file I. and II, Vienna 1898
Acknowledgement
Harald Skala for the initial version of this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