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什么“免疫逃逸”的生信文章如此少?这个CNS期刊的宠儿!一片荒地等你开发~

2022-11-22 09:46 作者:尔云间  | 我要投稿


说到“免疫逃逸”大家并不陌生,

但如果问你“免疫逃逸”可以做生信思路嘛? 你可能会突然愣住!

因为相关的文章大多是综述或者实验类的,所以一时间不知如何回答也正常~

要说起我们人类与肿瘤的漫长战斗史,那可谓是一把辛酸泪。。。归根到底还是敌人太狡猾,因为肿瘤君逃避免疫系统杀伤的花招儿是在是太多了。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放弃抵抗,从发表的文章情况就能看出我们的努力!“免疫逃逸”一直是CNS级别期刊的宠儿。

为职业病的原因,小云每次提到某个热点,第一反应就是“能做生信吗?”这回也不例外。但小云却只发现1篇最新发表的生信文章是“免疫逃逸”相关的。

这篇文章用到的“免疫逃逸”相关基因集是来源于一篇Nature文章:


这篇文章有几个亮点:

1. 基于“免疫逃逸”相关基因进行分析;

2. 丰富的分析数据:单细胞数据、免疫治疗队列、小鼠数据等等;

3. 利用细胞系+小鼠的数据进行体内外验证。


快来跟小云一起看看吧!

发表时间:2022年6月

发表杂志: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影响因子:IF=5.988

文章题目:一种新的外泌体相关分子分类揭示胃癌中独特的免疫逃逸机制和基因组改变


数据信息


研究思路

对PDAC数据进行分析,基于免疫逃逸基因建立免疫逃逸相关基因预后指数(IEGPI)评分,将患者分为高评分组和低评分组。采用Kaplan-Meier (KM)和Cox回归分析检测IEGPI评分与OS的关系。进一步探讨IEGPI与免疫指标之间的关系。TIDE数据集分析IEGPI评分预测免疫治疗反应的价值。最后利用细胞系和动物数据集进行验证。


主要研究结果

1. 构建免疫逃逸相关基因预后指数(IEGPI)评分:

在7个数据集中,使用Cox回归分析出与总生存率(OS)显著相关的182个免疫逃逸基因。进一步确定了27个与PDAC患者OS预后显著相关的免疫逃逸基因(图A)。接着使用27个免疫逃逸基因建立一个综合评分,即免疫逃逸相关基因预后指数(IEGPI)评分。单细胞测序数据集分析发现,与其他组相比,巨噬细胞和肿瘤细胞的IEGPI评分升高(图D-F)。此外,对27个免疫逃逸基因进行GO和KEGG分析。

2. 接下来就是针对IEGPI高、低评分组进行的分析和验证:


总结

这篇文章的亮点之一就是分析了免疫逃逸相关的基因;其次所用到的分析数据比较丰富,包括单细胞数据、免疫治疗队列、小鼠数据等等,多种数据多角度分析IEGPI评分的价值。


还有值得说明的一点,就是体外验证用细胞系验证,而体内验证是利用小鼠的数据验证关键基因的表达,利用数据集验证就省去了自己做动物实验的过程。这种组合也算是体内外验证了吧!如果不想补实验的话可以借鉴哦~


为什么“免疫逃逸”的生信文章如此少?这个CNS期刊的宠儿!一片荒地等你开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