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3年中央党校行政管理考博参考书真题、个人陈述研究计划撰写

2022-07-21 16:02 作者:考博小贴士  | 我要投稿

(1)有些院校内部信息,官方是不会公布的,比如材料审核标准,复试面试评分标准,论文要求,教育背景等。

(2)不管是博士考试还是申请考核制,论文都是硬实力。所以有读博意向的硕士期间一定要不遗余力发论文,多出科研成果。最好是提前两年就开始准备。

(3)名校博导名额紧张,基本都是1-2个。每年报考前导师基本已经预定好了人选,联系比较晚的需要排队等,再等1年2年甚至3年。所以有志读博的一定要要做规划。

(4)博士报考,考试成绩的决定性并不是很大,综合实力+院校资源关系,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5)现在大部分院校都实行“申请-考核”制,申请资料撰写(学术简历+研究计划+其他资料)很重要,之后才能联系导师“套瓷”,还有就是命题规律和侧重点,这些都是育明辅导内容。


初试招生目录



1、2022年我校(院)博士研究生招考方式包括“申请-考核”制和硕博连读两类。硕博连读仅面向符合2022年硕博连读报考条件的我校(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我校(院)各学科组织专家组,对考生申请材料进行评审,重点考察考生教育背景、在校期间学习经历和成绩、已有学术成果、科研情况等。

 我校(院)博士研究生学习方式为全日制,基本学习年限为4年。

2、报考“申请-考核”制的考生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含中共预备党员,截至报名截止时)。满足报考专业(学科)规定的其他条件(见招生目录)。

报考非定向培养博士生的考生至入学时未满35周岁(1987年8月31日以后出生);报考定向培养博士生的考生至入学时未满40周岁(1982年8月31日以后出生)。

3、考生达到以下条件之一可予以免试:①全国大学英语六级(CET6)考试(成绩有效期三年,截至报名截止时),分数达到425分(含425分)以上;②本科(第二专业除外)、硕士期间攻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并获得文学学位,或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小语种考生均需参加外语考核。


考生提交申请材料清单


  (1)签署完整的考生报名信息表。报考类别在定向的考生,还需提供由定向单位人事部门开具并加盖公章的,同意考生至少第一学年全日制脱产学习并保证基本学习年限内学习时间的证明,作为考生报名信息表的附件一并上传。

  (2)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已获得硕士学位证书人员提交硕士学位证书、硕士毕业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交学生证复印件(须含封面及内容详情页);境外及港澳台地区学位考生提供教育部硕士学位认证书复印件。

  (3)外语水平证书复印件。证明外语能力的外语成绩单复印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成绩:英语,如大学英语四级(CET4)、六级(CET6)、专业英语等级证书、托福(TOEFL)、雅思(IELTS);报考语种为日语、俄语的考生,成绩单应为国内外权威考试机构颁发的成绩单。

  (4)硕士学习成绩单。应届生成绩单应加盖学校教务部门公章;往届生成绩单应加盖提供此件的单位人事部门公章或所在学校档案馆成绩专用章。

  (5)《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硕士生、博士生连续培养审查登记表》(附件4,仅限硕博连读考生)。

  (6)专家推荐书。由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填写的《北京市2022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专家推荐书》(附件5)各1份(专家签字处须由专家本人手写署名)。

  (7)硕士学位论文(应届毕业生提交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论文提纲)。

  (8)科研情况一览表。科研情况一览表提交详情见附件6。

  (9)科研计划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本人研究计划,完成后须本人手写署名。内容包括个人学习及学术研究经历、个人的知识结构与专业研究兴趣、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及其后工作期间)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成果、攻读博士期间拟研究的问题和具体研究设想。无固定模板,考生自由撰写,字数以2000字左右为宜。

  (10)获奖证书复印件。各类获奖及荣誉证书,同类获奖及荣誉证书仅限提供一项最高等级证书。


参考书


《公共管理学》 李国正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年版

《公共管理导论》(第三版)欧文·E·休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公共管理学》 立家、李军鹏著 科学出版社 2012年版

《公共管理学》(第三版)张国庆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权力政治学》李景鹏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朱光磊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政治与行政》弗兰克·古德诺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


真题

中央党校行政管理考博真题


      一、简答题

      1.简述马克斯韦伯的理性官僚制的基本特征。

      2.简述对新公共管理的批判和反思。

      3.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二、论述题

      1.试论行政监督(对行政主体的监督)的重要意义。

      2.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改革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请结合实际加以论述。

      3.试论在网络社会背景下如何创新社会治理。 

                    


                    


2023年中央党校行政管理考博参考书真题、个人陈述研究计划撰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