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解密丨第三弹!北大软微计算机真题深度解读!
所有准备考研的同学都知道,真题练习是备考的关键一环。如果不能对真题有所了解和深度解读,就像箭矢没有方向,高楼没有基础一样,只是在做无用功;而多数考生做真题少则囫囵吞枣地草草了事,多则机械重复地做上两到三遍便以为大功告成,其实这样使用真题的方法是不得要领的。
考研尤其是竞争激烈的名校,专业课试卷本身的绝对难度高,命题人的偏好、命题趋势和动向也不好把握,对于考生来说自我总结分析也是比较棘手的。
小苏希望用我们的力量解决大家现今的困境,通过对真题的研究和反复解读,在考前为大家打磨出了北大软微“真题解密”系列,详解软微近年考情,统计历年真题考频考点,深度解析命题特点、考察方向和重难点,通过历年真题情况给予大家真题命题的分析和预测,解锁高分密码!
考前软微电子信息专业相关方向我们都会为大家深度解读真题,请持续关注公众号动态,每篇“真题解读”文章都经过反复雕琢和打磨,历时甚久,短暂半月,长则1月,精心之作,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今天我们就针对北大软微计算机历年真题做一次深度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预测”一下软微的命题趋势,希望对大家带来必要的帮助。
当前复习主要工作
距离今年的研究生考试初试已经还有20天左右的时间了,同学们都在积极备战当中。相信在这个阶段,无论是什么水平的同学,都多少会有些焦虑,总会担心自己复习的不够全面,在这里,菠萝学长来分享一下我对于大家的复习以及今年考试情况的分析。
政治和英语
虽然说是计算机考研命题分析,但是大家考试并不只是考专业课这一门,数学,英语,政治也都很重要。所以首先第一点想跟大家明确的是,最后两周的时间,需要给政治和英语留够记忆的时间(尤其是政治)。对于英语和政治两门课来说,从50分提到70分是性价比很高的事情(远比数学和专业课提高二十分容易的多)。个人认为,政治英语的70分是性价比很高的分数(当然有更高要求的同学按照自己的目标来即可)。
数学和专业课
说完了政治和英语,其次才是数学和专业课。这两场考试是整个初试的大头,但是也因为最后时间紧张,没有时间再像前几个月一样仔仔细细的过一遍,因此需要同学们有的放矢。那么到底需要做什么?
1.基本概念和方法一定要搞懂,能够独立梳理清楚
以数学为例,连续,可导,可微等概念的定义以及关系,一定要深入理解,标准是什么呢?能够独立梳理清楚并且保证独立做和概念相关的题目不出错,这是数学能够及格的基本要求。之前就碰到有一些同学,做数学喜欢看答案,一看答案自己都会就误以为自己真的理解了,这是非常可怕的,因为这样的同学直到考场上才发现自己不能独立解决问题的时候,就太晚了。
此外,以专业课为例:进程的PV操作,关于内存变换机构,文件系统的设计这样比较系统的问题,希望同学们能够独立掌握思路,尽量不要轻言放弃,因为这样的一个问题在考试当中大概率值10分以上,而且基本都是必考内容,所以一定要独立梳理清楚,也可以同学直接互相讲一讲。
2.重点抓自己会的东西
数学和专业课课程多,知识点繁杂零碎,很容易顾此失彼,学了后面忘了前面,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希望同学们不要焦虑,踏踏实实的反复记忆即可。
3.目前还很陌生的知识点,并且短时间难以掌握的,那么就勇敢的舍弃掉
对于复习的比较好的同学来说,很容易钻入牛角尖,过分关注那些偏难怪知识点。但是我们知道,尤其是对于专业课来说,每门课都是很深入的一套理论,甚至和其他课程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想要通过这些联系把所有的知识点都搞定是很不划算的。包括计算机专业以及计算机行业,总会有新的产品,新的技术出现,在之前的复习当中我们会用这些作为例子,但是在冲刺复习时,大家可以勇敢舍弃掉这些内容。
历年408命题统计
试卷结构
1.形式:选择(第1-40题)+综合应用(第41-47题)
2.题量:按照数据结构,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的顺序:40个选择(11+11+10+8)*2=80分,7个大题(2+2+2+1)共60分
3.难度:中等偏上
4.常考题型(综合论述题):
(1)数据结构(41-42)
两个大题通常第一个考手动模拟,第二个考手写算法。(或者两个题都考手写算法)考察手动模拟的题目通常是:图的最短路径,最小生成树,拓扑排序等算法。考察手写算法的题目通常格式比较固定:给出算法思想,写出代码,说明复杂度(通常复杂度最优能拿到满分15分,不是最优但是正确能拿到10-12分),这里对同学们的建议是如果没有把握写出最优算法,或者编程基础不扎实,一定要尽量写,只要有一些思路,都会酌情给分。例如:



(2)组成原理
组成原理内容比较多,比较复杂,两个大题通常会考察好几章的内容,设问较多,比较系统。重点考察:指令系统,存储(和操作系统一起考),数据通路和控制器(CPU这部分)。

(3)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考两道大题,但是有时和组原联系密切,并没有明确区分。考试的题目主要是:PV操作,内存地址变换,文件系统结构,磁盘的IO操作这几种(当然磁盘已经有些过时,个人认为考的可能性不大),重点是进程,内存,文件这三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重点关注一下今年考纲新增的锁和条件变量,虚拟文件系统VFS,磁盘的布局,mmap这几个内容)。


除了上述经典题目以外,最近两年也逐渐有些新花样(408的创新会最直观的体现在操作系统和网络上面),如下面例题

(4)计算机网络:
网络只有一个大题,最常见的是以IP地址为中心,考察TCP/IP协议栈的相关内容,包括下到物理层,上到应用层的联系。(同学们复习的时候也可以以IP为中心,向上下扩展的方式复习)IP地址分配,子网划分,CIDR,TCP和IP的格式等基础知识,大家一定要熟练掌握。

考频统计
相信同学们在之前的复习当中已经逐渐的了解了复习和考试的要点,毋庸置疑,最频繁出现的,最容易命题的知识点,自然就是重点。但是要说对于知识点的系统认识,或许大家并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去整理,那么到了最后阶段,我们怎么高效快速的掌握这些知识点呢?菠萝学长给大家做了一些整理和统计,下表给出近五年408真题当中所有考到的知识点和分值,频率,以及根据频率给出的词云。从下图和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事实上每年考察的重点变化是不大的,基本上很多的知识点都是过几年就轮着考一遍。因此,同学们在复习时,一定要保证统计的知识点已经理解并熟练掌握。
包括在最后的复习冲刺阶段,如果不清楚哪些是重难点,哪些是偏难怪的话,可以根据下图来参考,下面统计的最常见的知识点,最后阶段一定要反复看,深刻理解,熟练运用,一定不要舍本逐末。
21年

20年

19年

18年

17年

今年计算机命题特点
这里的调整体现在方方面面:
考研环境的特殊性
最近两年考研难度的变化大家都亲眼目睹,因此这里不多说什么,大家一定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争取一次上岸。
相关政策的重大变化
主要的政策变化有这么几条:学硕减少,专硕增加;命题由自主命题趋向统一命题;考察内容以及命题趋势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对研究生的录取和毕业要求增加……
那么这些政策变化对于我们复习来说有什么用呢?简单来说,考试更公平,更透明,这对于踏踏实实复习的人是好事,但是对于想通过信息不对称占便宜的同学来说更困难;更公平并不意味着就更容易,相反需要更多的努力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在大调整的时期,找准自己的定位,把握机会是和努力同等重要的事情。
考试题型的变化
前两年我们见证了数学题型十几年来发生重大变化。在今年的考纲当中,虽然专业课的题型和分值没有太大变化(40个选择以及大题分配),那么是不是意味着408没有什么变化呢?显然不是,通过近两年的题目,我们可以发现,408更关注系统性的问题,实践性的问题(比如去年408就考了一个装系统的问题,这个题如果自己动手重装过系统的同学应该是回答最顺利的,差一点的是科班没装过系统的,最惨的就是跨考,也没有装过系统的)。那么今年及以后,我想这样的问题会越来越多,比如(结合生活当中考察网络的配置,考察多核、多处理机、云,考察一下新技术当中用到的同步互斥基本知识)这样的考题会越来越多。
作为这样的系统性变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之前的考试内容更偏理论,偏局部,而新的变化则更偏向整体。那么对于同学们来说就更有可能出现一道大题要么接近满分,要么接近0分这样的局面。
考纲范围的变化
考纲内容的变化相信大家都已经关注并且补齐了。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今年新增考纲的内容会怎么考,考多少以及大家该如果看待。
首先对于概念类的知识点,大家了解即可。如:固态硬盘,大概会和之前的一些知识点作为选择题出现。对于理解类的知识点,如:锁和条件变量。希望大家能够将其作为和PV操作同等重要程度看待(虽然代替PV考大题可能性不大,但也并非不可能)
总的来说,我们在复习的时候就应该想象自己是出题人,针对这个知识点应该怎么考?我们要重点关注的是那些对于命题人来说容易出考题的地方。
专业课的复习重点
基础知识
无论专业课考纲变化多大,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一定还是占80%以上的,这时钟是大家应该关注的地方,千万不要舍本逐末。
系统性梳理
之前我们复习的都是一个一个零碎的知识点,在最后阶段,希望同学们能够把他们串起来,这也既方便我们记忆,又加深理解。希望同学们能够把知识点“讲出来”而不是背下来。
记的结论要知道为什么
比如以太网最小帧长64B是为什么?(因为10Mbps以太网规定最大长度2500米,最多4个中继器,因此一帧最小时间51.2us,所以512bità64字节。)又比如:为什么三次握手,四次挥手?多一次行不行,少一次行不行?(因为要确保双方都收到对方的消息)……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只有知道为什么,结论才能记得清,不会忘。
心态调整
无论如何务必坚持去考试
最后,临近考试相信大家的心态都多少有些浮躁,甚至很多同学一看复习的不到位就想打退堂鼓。所以我想对这些同学说:无论如何一定要坚持去考试,这是对你这一年努力的检阅。首先,现实也许没那么糟,菠萝学长当年考试的时候,周围很多同学都以为数学过不了线,但是最终还是过线录取了(包括我个人也是,成绩比我最初预想的好很多);其次,即便是真的没有复习到位,也应该去检验一下,真实情况到底怎么样,这本身也是很有价值的一份数据。
抓住重点,沉稳应对
前文提到,很多同学把自己不会的知识点,新增加的知识点,偏难怪当成了重点内容,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全花在这些内容上面,这是很不划算的。复习到现在,相信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对考试要考什么应该是大概有数的,一定要把最常见,最熟悉的东西搞懂。
总体布局,统筹规划
我们考试不止考专业课一门,还有数学,英语,政治。同学们一定要按照自己的具体情况,合理的安排好四门课的复习时间和目标分数,毕竟我们的目标是总分过关,千万不要出现总分过线但是单科不过线的情况。(每年都有很多同学是这种情况)。最后阶段,大家对照自己的水平,无论如何要达到过线标准,在此基础上,合理安排,抓性价比最高的复习方式。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取得自己理想的成绩,成功上岸!本期北大软微计算机真题分析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啦!有任何疑问大家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哦,小苏都会为大家一一解答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