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外星人借助射电暴“光临地球”

2023-05-20 23:56 作者:邓如山  | 我要投稿

天文学家探测到了重复出现的快速射电暴信号,低频率射电暴(FRBs)信号的发现为破解天体物理学中信号源的谜题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加拿大氢强度测绘实验(CHIME)项目的科学家从新投入运行的射电望远镜获得了观测数据,《自然》杂志发表了射电望远镜的第一批观测成果。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天文学家介绍说,科学团队发现了包括重复射电暴在内的13个最新探测到的射电暴信号,氢强度测绘实验(CHIME)的科学团队在西雅图召开的全美天文学大会上发布了这项观测成果。

天文学家不会第一次发现了重复的快速射电暴信号,13个射电暴信号中的7个是迄今发现的频率最低的快速射电暴信号,有一个射电暴信号重复了6次,重复性射电信号源的出现加深了天文学家对神秘的河外星系射电束的理解。氢强度测绘实验(CHIME)位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的奥卡那根山谷。加拿大的氢强度测绘实验(CHIME)项目主要依赖一个创新性的射电望远镜工具,大型射电望远镜在2017年的晚期投入了使用,加拿大的英属哥伦比亚大学、麦吉尔大学、多伦多大学、理论物理圆周研究所、国家研究委员会共同发起了氢强度测绘实验(CHIME)项目。

2018年夏季,项目团队的科学家在三周时间内13次探测到了源于太空的射电信号,新型的射电望远镜在运行初期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射电望远镜表现了预期的性能,项目团队的成员只使用了望远镜系统的小部分运行能力,实际接收的射电暴信号——包括从同一个信号源发出的射电信号比公开发布的数量多。之前探测到的大多数单个快速射电暴(FRBs)的频率大于1400兆赫兹(MHz),从加拿大新型射电望远镜发现的射电信号的频率范围为400到800兆赫兹(MHz)。



在迄今观测到的60多个低频率射电暴FRBs信号中,重新性发生的信号只有两次,2015年,美国科学家在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第一次发现了重复的快速射电暴,2018年夏季,加拿大科学家第二次发现了低频率射电暴信号。快速射电暴是指在极短时间内发出的强烈射电辐射,通常在几毫秒的时间释放出了相当于太阳在几天、几个月、甚至数十年从各个波段释放的总辐射量。2007年,美国科学家第一次发现了FRBs信号,2007年,西弗尼吉亚州立大学的邓肯教授和他的学生发现了好似闪光灯一闪而过的太空信号,从那以后,科学家将邓肯教授发现的射电信号命名为“快速射电暴”。

在过去的十多年,科学家陆续检测到了60多次射电暴事件,2015年,科学家第一次检测到了在同一个地方出现的快速射电暴信号。加拿大的科学家再次发现了重复性的射电暴事件,重复的次数达到了6次。迄今为止,天体物理学家提出了几十种成因的快速射电暴模型,多数科学家认为,快速射电暴起因于天体爆发的现象,然而,有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解释,哈佛大学的阿维·勒布教授认为,快速射电暴可能是外星人发射的“光帆”,主流物理学家不认可阿维·勒布的解释。


加拿大科学家将探测到的射电暴信号命名为FRBs180725A,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帕特里克•博伊尔最先将探测到的低频快速射电暴的消息报告给了一家天文学出版机构——天文学家电报,帕特里克•博伊尔之后接收到了更多的快速射电暴信号,有些频率低到了400兆赫兹,他认为这些低频信号与地层活动和地面无线电通讯频率的干扰没有关联性。科学家没有彻底查清射电暴信号的来源,有些科学家声称,射电暴信号可能来源于黑洞,甚至来源于太阳系外先进的外星文明。

哈佛-史密森尼天体物理中心的阿维•勒布认为,快速射电暴持续的时间很短,信号源的距离十分遥远,天文学家目前很难确定快速射电暴的来源地。尽管对FRBs信号的探测困难很大,但CHIME射电望远镜的特点是有很高的灵敏度,4个100米长的U型金属筒体柱同时捕捉太空的射电信号。阿维•勒布猜测外星人可能使用了超强脉冲辐射,在太空旅行的穿越中使用了光帆的动力,好似霍金设想的“突破摄星”计划。多余的辐射到达了地球,外星人使用了高能辐射动力源,地球上的天文学家由此探测到了快速射电暴。

哈佛大学的阿维·勒布曾是霍金的摄星团队的一名成员,他的奇特解释旨在推广摄星计划。FRBs信号源是从能量强烈的天体发出的,高能射电的特征似乎与所谓的外星人文明没有牵连,人们很难相信,外星人在和地球人取得联络时发出了十分强烈的射电辐射,地球上的科学家同样不能发出如此强烈的射电信号,以回应外星人的“问询”。天文学家普遍认为,射电暴信号最有可能源于某种极端的天体事件,比如:密实的大块体物质在超新星遗址中发生了碰撞,脉冲星发出了剧烈辐射,黑洞的合并事件等。






(编译:2019-1-12)


外星人借助射电暴“光临地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