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志二十——晋献公违卜立骊姬 楚成王平乱相子文
周惠王十年,郑文公看齐国实力越来越大,怕郑国收到攻击,就派人向齐桓公结盟。齐桓公宋、鲁、陈、郑四国之君,在幽地结盟。天下诸侯大半都以齐国为霸主。齐桓公回国,周惠王派人赐齐桓公为方伯(天子在所分封的诸侯国中,委任王室功臣、懿亲为诸侯之长,代表王室镇抚一方,称为“方伯”。)又说卫惠公因为帮助王子颓造反,理应征讨。周惠王十一年,齐桓公亲自带兵讨伐卫国,此时卫惠公已死,卫懿公即位。卫懿公也不问来由,直接与齐军开战,结果不出意外的战败了。齐桓公兵临卫都城下,数落卫惠公的种种罪状,卫懿公向齐桓公解释是卫惠公的过错,自己并没有参与。卫懿公怕齐桓公不满意,又送给齐国重礼,请求交好。齐桓公以当时的制度——罪不及子孙为由撤兵了。卫国世子开方见齐国强盛,便请求同齐桓公一起去齐国参观学习,齐桓公同意了请求并拜开方为大夫,宠爱程度如同竖刁、易牙一样。后齐桓公又娶了卫懿公的女儿做妾。
话分两头,晋国当时的国君是晋献公,晋献公即位前,娶犬戎主侄女狐姬,生下一子名重耳。又娶小戎之女,生一子名夷吾。后又与其父小妾齐姜(齐桓公的亲戚)私通,生下一子名申生。晋献公即位后,立齐姜为夫人,申生为世子。以大夫杜原款为太傅,大夫里克为少傅。晋献公十五年,兴兵攻打骊戎,骊戎抵挡不住送两个女儿骊姬,少姬去晋国和亲。那骊姬长得倾国倾城,却是蛇蝎心肠。晋献公和骊姬天天腻在一起。后来骊姬生子奚齐,少姬生子卓子。晋献公就想立骊姬为夫人,就命人占卜凶吉,卦象显示不吉。换人再次占卜,卦象又是不吉。晋献公爱骊姬心切,不按卦象执意立骊姬为夫人,少姬封为次妃。晋献公、骊姬想要把奚齐代替申生为世子,但是无故更变,必然会受到群臣的反对。当时晋献公有三个宠臣梁五、东关五、优施。骊姬与这三个人联合起来,以保护边疆为由命世子申生把守曲沃,太傅杜原款为辅。重耳把守蒲地,狐毛为辅。夷吾把守屈地,吕饴甥为辅。此后形成了申生与两位公子住在边疆,奚齐、卓子在晋献公左右的局面。当时晋献公命世子申生率领大夫赵夙、毕万灭掉狄、霍、魏三国,申生日益功高,骊姬更加嫉妒。
另一边楚国熊囏、熊恽两兄弟,熊恽的才智胜于熊囏,息妫及大臣们也偏爱熊恽。楚文王死后,熊囏即位,动了除掉熊恽的心思,可是大臣们总在替熊恽说话,所以熊恽才没有被杀。熊囏即位三年之间,只顾打猎,毫无建树。熊恽知道再这样下去熊囏早晚会杀了自己,于是心一狠,在熊囏打猎的途中设下埋伏,杀了熊囏自立为王。史称楚成王。楚成王即位后,命叔叔王子善(字子元)为令尹。可是王子善并不良善,自从楚文王死后,就有占据息妫、撺夺王位的想法。只是受正直无私,多才多智的大夫斗伯比的制约才不敢乱来。周惠王十一年,斗伯比病死。王子善更加忌无肆惮,在楚王宫旁边建设一座宫殿,日夜歌舞不绝。息妫听说王子善天天享乐不作为,息妫求王子善奋斗起来,完成称霸中原的计划。王子善看到一个妇人都有这么高的觉悟,自觉惭愧,就带六百乘兵车杀奔郑国去。
郑文公听说楚军已经攻克了几座城池直逼都城,郑文公急忙派人向齐国求救,郑大夫叔詹带兵埋伏城内。楚军大将斗御疆先来到郑国,看到郑国大开城门,街市百姓毫无异常,不知道如何是好,只好在城下下寨等令尹王子善到来。不久,王子善带大军到。登高查看城中情况,只看见军容整齐,不敢冒然进军。又派人打探有没有其他情况。第二天有消息传来,齐桓公带着宋、鲁两国诸侯,亲率大军过来救援。王子善怕斗不过齐国,于是半夜撤军回国了。一路上高唱凯歌,骗到了息妫。楚成王倒是听说王子善不战而还,心里就不乐意。郑国这边叔詹彻夜不眠以防备楚军攻城,天刚刚亮,看到楚军已撤。郑文公派人去感谢齐桓公。
再说王子善心里知道这次攻打郑国并不算成功,坐立不安,但是篡位之心却是愈大,就有想先搞定息妫再夺位的想法。刚好息妫生病,王子善借问安之名搬到王宫里面住。大夫斗廉听说王子善做出这种不规矩的事,进宫大骂王子善。王子善自持为楚国令尹又是王室,把斗廉囚禁起来。息妫派人向斗伯比之子斗谷於菟带兵诛杀王子善。斗谷於菟和楚成王商议,与斗梧、斗御疆及其子斗班,半夜杀进王宫,王子善抵挡不住被斗班一剑刺死,斗谷於菟放出斗廉。次日,楚成王下令诛杀王子善全家,全城通告。
此时,王子善已死,令尹之位就空了出来。楚成王想要斗廉担任,斗廉自知能力不如斗谷於菟,于是向楚成王建议应该使斗谷於菟担任。(最初斗谷於菟作为斗伯比的私生子被遗弃在梦泽,后来被人发现斗谷於菟并没有死,反而受母虎的哺乳救活,世人觉得这个孩子很不平凡,后辗转又回到了斗伯比的怀抱。斗谷於菟长大后,有安民治国之才,经文纬武之略。)百官都认为非斗伯比不可。于是楚成王拜斗谷於菟为令尹,为了显示对斗谷於菟的重视,下令以后只准称斗谷於菟的字,不准直呼其名(古人对一个人尊重是称呼其字,如果对一个人直呼其名,是不尊重的表现)。
周惠王十三年,斗谷於菟担任令尹后,从自身做起,剥夺百官的一半食邑上交给国家。又查看地形挑选了郢都作为新的国都。四处选拔能人,严格管理军队,楚国国力逐渐强盛。齐桓公听说楚国任贤图治,怕楚国染指中原,于是问管仲该如何是好。管仲建议应该避其锋芒,另做打算。正商议着,燕国使者向齐桓公求救。原来是燕国北边的山戎侵犯燕国,燕国抵挡不住,特地派人向齐国救援。管仲建议齐桓公应该先平定山戎,再商讨处理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