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正式实施:碳核查造假将处5-10年有期徒刑!详解碳核查8大流程

2023-08-17 15:19 作者:碳中和资料库  | 我要投稿

今天《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实行!

《解释》明确规定了对承担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温室气体排放检验检测、排放报告编制或者核查等职责的中介组织的人员,实施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犯罪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碳核查工作到底如何开展?核查过程中有哪些必备工具?我准备了一套碳核查实用工具,包括培训PPT、49份碳核算方法汇编、70份企业碳核查报告案例,分享给大家使用。

下文将为大家解读具体核查流程的8大步骤,包括:核查安排、建立核查技术工作组、文件评审、建立现场核查组、实施现场核查、出具《核查结论》、告知核查结果、保存核查记录。

下载全套资料,请在后台回复“0815”。


01

碳核查必备工具


1、碳核查培训PPT

PPT共30页,包含了核查策划、核查计划、现场核查、编写报告的全流程。









2、49份温室气体碳核算方法汇编

我汇总了49份温室气体核算方法,覆盖24个行业,以及多个省市地区和企业的24个核算方法,共1838页。只需下载这一份汇编可以了解到各行业、地区所需标准。以下为部分截图内容: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3、70份企业碳核查报告案例

涉及新能源、服装、电池、钢铁、酒业、药业等多个行业,大家可以通过这些实际项目来学习参考碳核查报告编制。


如需下载以上资料,后台回复“0815”


下文将为大家解读具体核查程序的8大步骤,包括:核查安排、建立核查技术工作组、文件评审、建立现场核查组、实施现场核查、出具《核查结论》、告知核查结果、保存核查记录。


02

核查安排


1、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综合考虑核查任务、进度安排及所需资源组织开展核查工作。

2、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确定是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技术务机构(第三方核查机构)提供核查服务

以上两种方式的核查程序相同。

03

建立核查技术工作组


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建立一个或多个核查技术工作组(以下简称技术工作组)开展如下工作。

1、实施文件评审

2、完成《文件评审表》,提出《现场核查清单》

3、提出《不符合项清单》,交给重点排放单位整改,验证整改是否完成

4、出具《核查结论》

5、对于未提交排放报告的重点排放单位,按照保守性原则对其排放量及相关数据进行测算。

技术工作组至少由2名成员组成,其中1名为负责人,至少1名成被核查的重点排放单位所在行业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

技术工作组负责人应充分考虑重点排放单位所在的行业领域、工艺流程、设施数量、规模与场所、排放特点、核查人员的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等方面的因素确定成员的任务分工。


04

文件评审


技术工作组应根据相应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相关技术规范,对重点排放单位提交的排放报告及数据质量控制计划等支撑材料进行文件评审。

初步确认重点排放单位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和相关信息的符合情况,识别现场核查重点,提出现场核查时间、需访问的人员、需观察的设施、设备或操作以及需要查阅的支撑文件等现场核查要求,按《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指南(试行)》附件 2和附件3的格式分别填写完成《文件评审表》和《现场核查清单》并将其提交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05

建立现场核查组


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根据核查任务和进度安排,建立一个或多个现场核查组开展如下工作:

1、根据《现场核查清单》,对重点排放单位实施现场核查,收集相关证据和支撑材料;

2、 详细填写《现场核查清单》的核查记录并报送技术工作组。现场核查组的工作可由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及其直属机构承担,也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技术服务机构承担。

现场核查组应至少由 2 人组成。为了确保核查工作的连续性,现场核查组成员原则上应为核查技术工作组的成员。对于核查人员调配存在困难等情况,现场核查组的成员可以与核查技术工作组成员不同。

对于核查年度之前连续 2年未发现任何不符合项的重点排放单位,且当年文件评审中未发现存在疑问的信息或需要现场重点关注的内容,经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同意后,可不实施现场核查。


06

实施现场核查


现场核查的目的是根据《现场核查清单》收集相关证据和支撑材料。

1、核查准备

现场核查组应按照《现场核查清单》做好准备工作,明确核查任务重点、组内人员分工、核查范围和路线,准备核查所需要的装备,如现场核查清单、记录本、交通工具、通信器材、录音录像器材、现场采样器材等。现场核查组应于现场核查前 2 个工作日通知重点排放单位做好准备。

2、现场核查

现场核查组可采用查、问、看、验等方法开展工作

查:查阅相关文件和信息,包括原始凭证、台账、报表、图纸、会计账册、专业技术资料、科技文献等;保存证据时可保存文件和信息的原件,保存原件有困难的,可保存复印件、扫描件、打印件、照片或视频录像等,必要时,可附文字说明。

问:询问现场工作人员,应多采用开放式提问,获取更多关于核算边界、排放源、数据监测及核算过程的信息。

看:查看现场排放设施和监测设备的运行情况,包括现场观察核算边界、排放设施的位置和数量、排放源的种类,以及监测设备的安装校准和维护情况等

验:通过重复计算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或者通过抽取样本、重复测试来确认测试结果的准确性等。现场核查组应验证现场收集的证据的真实性,确保共能够满足核查的需要。现场核查组应在现场核查工作结束后2个工作日内,向技术工作组提交写完成的《现场械击清单》

3、不符合项

技术工作组应在收到《现场核查清单》后 2个工作日内,对《现场核单》中取得有效证据、不符合核算指南要求及未按数据质量控制计城行等情况,在《不符合项清单》中的“不符合项描述”一栏如实记录,并要求重点排放优采取整改措施。

重点排放单位应在收到《不符合项清单》后的 5个相内,填写完成《不符合项清单》中“整改措施及相关证据”一栏,连相关证据材料一并提交技术工作组。技术工作组应对不符合项的整改进f书面验证,必要时可采取现场验证的方式。


07

出具《核查结论》


技术工作组应根据如下要求出具《核查结论》(见《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指南(试行)》附件 5)并提交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对于未提出不符合项的,技术工作组应在现场核查结束后 5个工作日内填写完成《核查结论》。

对于提出不符合项的,技术工作组应在收到重点排放单位提交的《不符合项清单》“整改措施及相关证据”一栏内容后的 5个工作日内填写完成《核查结论》。

如果重点排放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不符合项的整改,或者整改措施不符合要求,技术工作组应根据核算指南与生态环境部公布的缺省值,按照保守原则测算排放量及相关数据,并对于经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同意不实施现场核查的,技术工作组应填写完成《核查结论》。在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做出不实施现场核查决定后5个工作日内,填写完成《核查结论》。


08

告知核查结果


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将《核查结论》告知重点排放单位。如果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可在告知核查结果之前,采用复查的方式对核查过程和核查结论进行书面或现场评审。


09

保存核查记录


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以安全和保密的方式保管核查的全部纸质(含电子)文件至少5 年。技术服务机构应将核查过程的所有记录、支撑材料、内部技术评审记录等归档保存至少10年

除上述基本流程外,《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算指南(试行)》中对核查要点、核查复核、信息公开等各项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与规定,第三方核查机构和核查员应按此指南开展相关工作。


正式实施:碳核查造假将处5-10年有期徒刑!详解碳核查8大流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