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RF—关于发射器的原理、历史、简介与杂谈》(032)
迷惑我们的“直反塞式气缸”的特点
其实关于红狙气缸类型的判别,最迷惑我们的就是压缩气缸。红狙的压缩汽缸就像是吃弹杆后面加了一个推杆头,空气被推杆头推动进入吃弹杆。不得不承认,假设笔者没有详细拆解发射器仔细研究,那么笔者也会认为其为直塞与反塞的结合体。
然而,事实上,类似的设计早在2006年的长狙的前管上就已经有应用,而最早的反塞式气缸发射器,1995年的疣猪,笔者也有理由认为其采用的是与红狙相似的结构。

这里我们以黄狙前管来举例。
黄狙前管是经典的反塞式发射器,这点毫无争议。

从图上我们可以发现,黄狙前管的压缩气缸头与红狙的惊人的相似,均是大表面积+小圆孔的组合。我们可以在脑中换位思考一下,以红狙模式来运行一下,就会发现两者运行的原理几乎一模一样。
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一下,将黄狙前管的压缩气缸头截取放大,安装在老多变的压缩气缸尾部,在以红狙红狙模式来运行一下,就会发现两者毫无差别。
常言道,红狙因为压缩气缸末端做了改变,提高空气的推动效率与制造瞬时气压的能力,红狙射程才那么远,所以红狙应该是直反塞式气缸。
但事实上,我们通过再次论证已经得出红狙的气缸是进化后的反塞式气缸,但仍逃脱不出反塞式的范畴,依然是气缸推动空气,此点也是鉴定气缸模式,区别直塞反塞的最好办法。
关于红狙版反塞式气缸进化的杂谈
从红狙的进化,我们可以看到孩社做了十足的努力,而且效果也十分明显,数项进化,使得红狙稳居NERF原装射程最远发射器榜首,长达2年之久。
只可惜红狙也是这种进化尝试唯一的产出发射器。
目前来看,最大原因可能是为了追求更好的效果,需要更大更长的气缸,而这种升级进化所带来的却是将反塞式气缸最大的弊端——狭长的压缩气缸,同样成倍的增大增长,最终造成发射器体积的增大所带来的成本问题。
看起来这点让设计师焦头烂额,无从应对。
孩社的设计师们可能从此认识到与其追求优化反塞式气缸,还不如直接设计直塞式气缸来得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