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的组织绩效提升领导者确定不试一试吗?
企业老板通常会面临以下几种员工,躺平的员工、不知道咋干的员工、干不好的员工和干的好却留不住的员工。为什么员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这里就会涉及到员工的意愿和动机两个方面的问题。所以,员工在开始行动前,就需要领导推一把。
同样,在执行的过程中,员工也会遇到很多障碍。比如远景障碍、行动障碍、人员障碍以及制度障碍。
远景障碍是员工属于企业的基础工作者,他看问题的角度没有领导者看得远,也没有领导者那样的大局观,所以不明白他干的事对公司有什么作用。行动障碍是在工作的过程中,他一定会碰壁,一定会遇到问题的。人员障碍是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存在跨部门的合作及人员协调过程,这个过程也会遇到问题。制度障碍就是企业的制度、流程、标准等等,同样会给员工造成障碍。
所以,领导者能够推动员工且在过程中帮助其解决障碍,直到一同达到组织目标。这个过程中赋能领导力显得尤为的重要。
赋能领导力有两个关键词赋能和领导力。能力+能量=赋能。赋能就是从管理者命令,员工被动执行过渡到领导者赋能,组织自取共创。
比如商学院组织班级同学戈壁徒步,分好组之后,直接出发,从第一个补给点到第二个补给点,这个路程中就能看出来各位领导者平时在企业里的管理风格。平时散漫的就散着走,平时关系好的就走一起。平时会帮助别人的,也会帮助最后一名。所以,每个人到补给点的时间都不一样。晚上再复盘,指出白天的问题,并询问大家,如果放在竞争的环境里,这样大家都会被淘汰。
然而,第二天,往第三个补给点出发,还是按头一天的分组,然后选好队长,定好目标,规划路线,做好团队协作布置分工,水量,策略等等。这一次所有的人都能在同一时间到达补给点。在这个过程中还遇上了沙尘暴。就是在这样的团结一致的时候,能量就涌现出来了。所以大家就能一起达到目标。
所以在过程中如果没有赋能、不给能量、不给能力、不给策略的话,那么过程中团队的能量就会散掉,团队也可能会散掉。即便团队每个个体都有能力,但是合在一起也很难做到优秀卓越。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赋能让团队有能量也有能力。
另外,是领导力。培养领导力有三个方面切入。包括领导素质、领导环境、领导行为。
比如,你是老虎型的还是孔雀型的或者是考拉型的领导,很多商学院都有这样的课程,就是PDP。同样,一个组织或公司给予领导者什么样的组织环境或者机制制度等等,这个就是领导环境。领导行为就是领导者做了什么样的管理动作,或者说赋能动作,可以直接影响到组织绩效。
通过研究20个行业,百万数量级的数据发现,企业通过领导行为的改变和提升,直接会影响到组织绩效30%。也就是说如果你想产值到1亿的话,那么其中的3000万可以通过领导行为的改变,直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