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果这是作文,我稳定跑题。但是我喜欢这个跑题的风格。

2020-02-20 13:27 作者:我就是咸鱼历史老师  | 我要投稿

材料:西谚说:“上帝要叫谁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纵观古今,多少曾经辉煌的才俊豪杰,皆因变得心中无所敬畏而招致失败。

作为一个民族,真的做到了天不怕、地不怕、没有一点敬畏心理,则必会做出许多愚蠢之事。敬畏就是对规律的尊重,就是对自我的约束,就是对理性的崇尚,就是对自由的追求。

有所敬畏是一种很好的心态,它可以使人为一份冷静理智,多一份从容平和,多一份审慎谦卑,多一份祥和宁静。在义无返顾、勇往直前的时候留一份敬畏。

因为无畏

 

  西方神话中,普罗米修斯甘冒众神之大不韪,上天盗火而还,为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未来。而众神之首宙斯却将其缚于大山,并派一鸟日日食其心脏为惩罚。

  而如果普罗米修斯对众神之规与宙斯有一丝一毫的敬畏,那还会有这个下场吗?

  不过这个结果已经会在普罗米修斯的的预料之中了。即使遭此厄运,而他所为之付出的人类也会记住他。用司马迁的话来说就是“虽固有一死,或轻如鸿毛,或重于泰山。”仅仅如此而已。

  因为心中无畏才不会被所谓的敬畏捆住手脚。列宁格勒战役历时四年,从1941年德军围城起到1944年苏联红军解围而结束,整个城市在这场战役中,列宁格勒共计失去了原有人口的六分之五,而这其中大约有五十万到八十万的人口是死于围城当中的饥饿和寒冷,以及空袭和炮击。

  而如果防守列宁格勒的苏联红军敬畏于城外的德军虎狼之师,为了保全城市平民而抛弃红军的一直以来的“无畏者”标签,去选择停止抵抗、投降。那么德军就将攻占这座“俄罗斯的故都”,而这座苏联文化、宗教、政治、军事、工业等多个领域上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陷落,则会在士气上给莫斯科守军以绝对的打击,这会使得整个苏联要面对的整体战局会更糟糕。

  为了大局,无畏的去死又有何妨?

  如果对“敬畏”二字有所执着,那么古往今来的所有冒险都将不复存在。因为这些冒险家在前去危险之地冒险的原因是内心中的无畏在推动着他们。

  面对24年前,让德国陷入泥潭的马其诺防线和低地国家以及庞大的英法联军,如果希特勒想要实现他许诺于德国人民的向“英法复仇”,那么他在进攻西欧的作战计划中肯定要有所变通。

  不过希特勒的对手——英法联军自信于德国会重走一战之复辙。于是将部队提前派往低地国家和马其诺防线。但万万没想到,元首力排众议,采用了曼施坦因提出的那份冒险程度极高的“镰刀”攻势。

  结果德军将士仅仅用时六个星期就拿下了他们的父辈用了4年的光阴还没有得到的战利品——巴黎。

  但是如果希特勒和其他大多数将领一样的对这份冒险的作战计划不看好,即使希特勒麾下的德军已经在20年的穷则思变、卧薪尝胆的复兴之路当中脱胎换骨,恐怕依旧可能会重走一战覆辙。

  而正是希特勒在心里已经彻底的藐视了英法联军对自己的对手一点敬畏之心都不存在,才敢于去选择曼施坦因的作战计划。

  虽然敬畏可以约束天马行空的内心,让人身临险地还能保持着一份冷静,不会在“无畏”的光环下变成了激情燃烧的炮灰。但是如果被“敬畏”困住,那么就是一种真正的无知和恐惧。

  “无畏”的选择本来就要伴随着死亡——牺牲。这种牺牲古已有之。无论是龙城飞将的千里远征,还是于谦保卫北京的力挽狂澜,又或是张巡热血无奈的坐困愁城。

  因为心中的“无畏”火焰在燃烧所有的敬畏之心都已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即使最终要牺牲自己又如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为了更多的美好而无畏的去死,总好过敬畏下的得过且过。




如果这是作文,我稳定跑题。但是我喜欢这个跑题的风格。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