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她力量”!她是中国首位大洋深潜女科学家


她是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也是海洋地质学领域少见的女性科学家。

旁人看来,唐立梅似乎永远都在准备着下一次的出发,谈到自己热爱的事业时,她总是能释放出很高的能量。她和她所深爱的大海一样,看似温柔平和的表面下,有着波涛汹涌的内里。

唐立梅的成就相当引人注目,她是中国第一位大洋深潜女科学家,又曾两度搭乘“雪龙”号赴南极科考,真·乘风破浪的姐姐。

2013年,唐立梅参加了“蛟龙”号首次应用航次,去往西太平洋下的采薇海山勘查,也正是这次勘查,让她成为中国首位进行大洋深潜的女科学家,也让她在海洋勘探领域扎根更深。

潜水器空间极小,坐了三位科学家空间就已经相当逼仄,还要装上各种各样的专业设备。唐立梅在执行作业时,基本只能半跪在观察窗前进行记录。

“蛟龙”号每次下潜时间是10个小时,中间不能上洗手间,唐立梅早餐就只吃一个鸡蛋和饼干,一滴水也不敢喝,出行前特地把水杯藏起来,以此对抗想喝水的生理本能。

地质科研的艰苦,没有击退唐立梅探索海洋的决心,她觉得这些事情不过是“小事一桩”。在海底看到完全不同的风景时,在极地见到孤独坚守的科研人员时,唐立梅觉得一切都值得。

唐立梅的坚持,来源于海洋对她持续的吸引。
她的日记里记录了一个诗意的海底世界:
“海下350米左右世界就完全黑了,但有着许多像星星一样一眨一眨的发光生物,东风夜放花千树的感觉,漫海的星辰,就像夜空中绽放的烟火”


“海底的固着生物最神奇,它们有根,像花一样长在海底,有的晶莹剔透,纯净无比,如天山雪莲”。

因为海洋探索,唐立梅仿佛拓宽出多一倍人生。她的生命里,不仅有陆地上的世界,还有海底的旖旎世界。

从幽深的海底,她采集到了大量岩石矿产样本,也做了不少有推动意义的研究,在科研教学的岗位上,她正把这份精神传承给更多的学生。

6月8日,《海洋公开课》开课,唐立梅将带大家一起坐上“深海观光电梯”,从海底200米到海底10000米,见识海底不同的精彩。

6月8日,世界海洋日
首档海洋文化类知识交互节目
《海洋公开课》
东南卫视&海峡卫视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