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金时代(2)
张远顺着没修过的黄土路骑了三个小时到了县城,直接找到了在黑水县县委中担任宣传部长的学长赵国远。
赵国远于1959年毕业于江西大学(南昌大学的前身),混了20年左右他才以县宣传部长的身份跻身于县委常委,44岁的他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正是要大展一番拳脚的时候。但是在县委开会的时候却被现实浇了一盆冷水。
在县委中,他的位置可以说是处于一个边缘位置,在县委里他无论是从资历、地位、人脉在县委里他都是属于排不上号的,以至于在县里相应中央改革开放的指示,讨论决定县里的经济建设发展方向时,他的意见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或者说大家只当他放了个屁,挥了挥手,就被吹散了,味儿都没进鼻子里。
赵国远正在一边喝茶,一边翻看县里的内部文件,思考未来县里的发展方向。这时,秘书敲门而进,告诉他有个叫张远的后生学弟,在金山村任职来这里拜访他。
赵国远放下茶杯,让张远进来,心里却想着这位学弟来他这里的目的,要是来拜码头的话,也轮不到他呀!县里的人事干部任命可轮不到他插嘴,他一个没有什么实权的县宣传部长,有什么是值得这位学弟来拜访的呢?
张远进了门之后把门关好反锁了,赵国远下意识地往椅子后面靠了靠,站起身,开玩笑地说道:“怎么,张远同志有什么机密要告诉我吗?”
张远单刀直入,直接把煤矿的信息告诉了他。
“赵部长,这可是我们金山村在后山发现了一座煤矿,具体存量有待考察,但我只是在表面就挖到了好几块煤,这体量绝对小不了!“
听到这里,赵国远坐直了身子,“真的?这种事可是开不得玩笑的!“
“我哪敢和赵部长您开这种玩笑,这可是影响全县经济发展的大事啊,我一发现这座矿,立马就赶来和您汇报了。“
听到这位学弟信誓旦旦地保证,赵国远不由陷入了深思……
金山村发现煤矿资源,这可是足以影响县里的发展规划的大事!现在县委班子已经分为了县委书记一派和县长一派。县长一派主张学习某些沿海经济区的发展经验,引进外资发展,在本县建立轻工业体系,以此为依托发展县内经济;县委书记一派则痛斥其为不考虑实际情况做出的荒唐决措,本县处于内陆,交通不便,生产出来的轻工业产品在没有发达运力的情况下如何拥有竞争力?他们主张集中县内优势资源发展,响应中央的“现付带动后富”,培养一批民营企业家,释放本地的生产力,再以此为基础建设整个县的经济体系。县长一派立马批判他们是在空口说大话,县里的优势资源本来就不多,这里集中起来,别的区、镇怎么发展,到时候还不是你拖我,我拖你,谁也别想发展起来。更何况本县的资源怎么集中的起来,必须得修路,那修路,钱从哪来?还不是要拉投资,既然拉了投资那何必这么麻烦,干脆另起炉灶,不是更加“轻装上阵”?
两边谁也没说服谁,两边上面都有人,现在县委两边都跟打冷战似的,县委会议照开,话照说,事照做,但是一涉及到县内经济发展的重要决措提案时,两边都互使冷绊子,谁的提案都没法通过。
这个煤矿资源的发现在这段时期可是一个了不得的筹码!如果这个煤矿的体量足够大,就足以支撑县委书记那一系的发展战略压倒县长一系。想到这里,赵国远站起身子,张远也连忙起身,赵国远的手紧紧握住了张远的手,道:“我代表县政府感谢你的这个消息,我立即找相关勘测人员对你发现的这个煤矿进行勘测,如果是真的,那你为我们整个县都立了大功啊!”
赵国远拿起了桌边的红色电话,给在国土资源局当领导的几个朋友打了电话。挂了电话,赵国远对张远说:“勘测的人已经准备出发了,估计要明早才能到,我看你就先在我们县招待所住一晚吧。“
晚上,张远和赵国远在招待所吃了晚饭,两人聊了聊母校的事情,当得知张远是本县的人,是为了回报家乡才回到本县当村官时,立马夸赞道:“我们党就需要你这种有知识有担当的后进青年,好好干,组织不会忘记的功劳!“
晚上张远躺在床上,赵部长夸奖的那句话就像一股暖流充斥在他的身体里,燥热得让他翻来覆去地睡不着,更加坚定了他要把这个煤矿利用好,发展好,这样他未来的道路才会一片光明!
翌日,赵国远、张远和几位勘测员吃过午饭,赵国远特地征用了县委的吉普车和司机要载着他们前往金山村,张远骑着自行车在前面领路,吉普在后面跟着。到了金山村,几人连水都顾不得喝上一口就急急忙忙往后山赶去,接近四十度的天气,赵国远张远几人看着几位勘测员上上下下忙活,一个小时后,几位勘测员给出了肯定的意见——这座山下存在着存量可观的煤炭资源,具体情况还要回去汇报给市里后才能确定。
张远直接就激动地跳了起来,赵国远也是笑得合不拢嘴,感叹道:“这下我们县的贫困帽子可算是要拿掉了啊!”
赵国远转头对张远说道:“这个事情你不要急,好事不怕晚,我今天回去拟个报告交给组织讨论,现在这个矿可不只是你们金山村的事了,它将会关乎我们全县十万人的饭碗和将来几十年的发展路线问题!”
张远赶紧点头道:“我明白,这事全听部长吩咐。”
赵国远带着人回县里了,张远走回村委的屋子里,脱下身上汗湿的衬衫,拿起搪瓷杯抿了一口水。看着黄土瓦的房间,他想起县委院子里赵国远那气派的办公室:锃亮的地板,明亮的窗户,还有一个电风扇!他在心里发誓:总有一天,他也会坐进那样的屋子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