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老面馒头怎么做?成都川和烹饪

2023-04-21 15:51 作者:成都川和烹饪  | 我要投稿

第一,馒头的起源

1、馒头的发明

传说是诸葛亮在三国时期发明的。《三国演义》讲述了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蛮后,过江被战死冤魂之阻。面对这一幕,诸葛亮心急如焚。想了想,他不得不向河神致敬,寻求上帝的祝福和惩罚,保佑生物。诸葛亮不忍心用头祭祀,而是发明馒头作为替代品。于是命杀羊宰猪,包成面团,放入水中供奉。后来民间习惯了这种习俗。大概就是“馒头”的起源吧。“馒头”通过“蛮”,“馒头”就是“蛮头”。将面粉加水、糖等混合均匀,发酵后蒸熟的食物,成品形状为半球形或长条。江南地区,这种在制作过程中加入肉、菜、豆蓉等馅料的面食都叫馒头,而无馅馒头则叫白馒头。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食之一。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口味各异,做法各异。因此,各种馒头,如白面馒头、玉米面馒头、蔬菜馒头、肉馒头、煎饺馒头和油炸馒头,被称为不同的名字。馒头是中国北方的主食。

2、历史渊源

宋·高承《事物纪原·饮酒与馒头》:他说:“诸葛武侯之征孟获,人说:‘蛮地多邪术,必须为神祈祷,假阴兵一帮助。然而,蛮俗必杀,以其首祭,神则向之,为出兵。"武侯不服从,因为杂用羊的肉,而包之以邈,象人头,以祠。神也向焉,而是为了出兵。后人就是这样的馒头。"元·柯丹丘《荆钗记·春科》:他说:“三场文字不中,六个馒头落得吞。"杨朔的《潼关之夜》:"他-年轻的士兵-站起来,把座位让给抱着婴儿的女人,更是从衣袋里摸出一块干硬的馒头给她。"提到馒头可谓历史悠久,它起源于中国。据说三国时期,诸葛亮进入西南是为了稳定后方。横渡泸水时,由于雾霾,毒液漫流,过河士兵中体弱者多触水致死,军队难以挺进。面对这一幕,诸葛亮心急如焚,想来想去,只好祭拜河神,求神降福惩魔,保佑生灵,于是命杀牛宰猪,包成面团,放入水中供奉。随后,民间习惯了这种习俗。大概就是“馒头”的起源吧。

准备食材:

面粉,老面条引子,食用碱。

老面条引子做法:

1、取一个密封的饭盒,洗净,用开水烫一下内部,去除杂菌。

2、取面粉50-100克,放入饭盒中,加入适量温水50度左右,用筷子均匀搅拌,大致变成面团。注意不要加太多水,否则会变成面汤。

3、盖上密封盖,放在室温下2-3天,饭盒里的面团就会自行发酵。

发酵特征:1、面团变大2、面团有明显的酸味。

具体的做法步骤如下:

将适量的面粉放入盆中,留一碗作为底面。

将老面引子放入装有温水的盆中,用手抓住,使老面充分溶解。

3.在面粉中加入少量调整好的老面水,用手抓住,与面团混合,用手握住,然后揉搓面团,将面团调整成光滑的面团。

盖上保鲜膜或透明锅盖,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至两倍大。

取适量食用碱放入碗中,用温水溶解,放入碗中,若用酵母发面,不需放碱。

取出面条,揉揉面条,揉揉面条,揉成长条,拉成大小均匀的面剂,取一块面剂,揉揉,揉成馒头胚。

7.每次做老馒头,下次都要留一块面团做老面条引子。馒头揉好后,盖上抽屉布,醒面15分钟。放置时,馒头胚胎之间应留有一定的间隙,以防止面团在醒发变大后粘在一起。

在锅里加入适量的水,加热,水烧到半开后,将馒头放入笼子里,在笼子里铺上一层抽屉布,在馒头胚之间留下一定的空隙。

盖上锅盖,蒸汽后,蒸20分钟,正宗的山东老面大馒头就蒸好了!又大又白,吃起来特别香!

喜欢的朋友一定要试试哦!

温馨提示:

老面条一定要加食用碱,否则馒头会变酸,在面条中加入碱可以中和酸味。碱的用量取决于面条的嫩度和酸味,因气候和季节而异。每500克面粉的碱含量一般为:春季4-5克,夏季7-8克,秋季5-6克,冬季约2.5克。~3.5克。

老面馒头面要和硬一点,吃起来才会有劲道。

若有玉米叶,可用玉米叶垫在馒头下,比抽屉布更卫生。


老面馒头怎么做?成都川和烹饪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