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赫亚连线航母!拉姆斯代尔翻车!门将出球越来越难?
14年世界杯的时候,荷兰的克鲁尔看起来更像一个能拯救球队的人。他有着一流的反应速度,属于门线型门将,能在点球大战拯救球队,但范加尔还是选择西莱森作为首发。
到了半决赛,因为换人名额已经用完,荷兰只能让西莱森去面对梅西和那支阿根廷,最终死在了点球大战上。为什么在门将位置上不用克鲁尔?老帅范加尔表示:“我们需要一个两脚都能出球的门将。”

如今,门将的脚下技术已经成了必备的技能,任何以控球展开进攻的球队,都会让门将承担大量的传接球任务。门将的触球次数和传球次数急剧飙升,在瓜迪奥拉的曼城,埃德森的传球经常比哈兰德还要多。
球权大量增加,失误自然免不了。欧联杯曼联悍负塞维利亚,很大程度上就是死在了德赫亚和马奎尔的连线上。面对塞维利亚的压迫,德赫亚一脚把球交给了要球的马奎尔,但这时候英格兰中卫面临三人夹击,本就不是最适合接球的人,丢球与其说是天灾,不如说是人祸。

当然了,德赫亚毕竟算半路出家,一个门线型门将靠反应活了大半辈子,一时跟着马奎尔翻车也不算意外,但对阵南安普顿,拉姆斯代尔的失误就有点说不过去了。争冠关键战里,拉姆斯代尔反倒送了南安普顿的阿尔卡拉斯一个助攻,这让枪手开场1分钟便落后一球。
毕竟,在加盟之前的各类球探报告里,拉姆斯代尔的特点显而易见:出球型门将,有双脚出球的能力,能稳定的输出半场长传。
如此看来,门将从最稳定的一环成为最炸裂的一环,倒也不一定只是自身的问题。改良门将踢法的同时,诸强也对另一个半场的门将动了心思,对于对手门将的限制从未停止过。
早在15-16赛季,西蒙尼的逼抢门将战术就得到了拆解:双前锋面对四后卫阵型,在站位上要先站在对面中后卫和边后卫中间的空当,避免对方守门员分边。

一旦对手门将开始控球,一侧的前锋先跑中卫的身后,随后迅速折返,从底线附近压迫门将,另一侧的前锋适度前压,提前拦截门将向自己这边的传球路线,从而在局部形成2打1的机会——当年靠着这一招,格列兹曼和他的锋线搭档们几乎杀穿了西甲。
这两年,随着足球战术更新换代,逼抢门将的方式也更多样了,最常见的是单前锋对门将的盯人。瓜迪奥拉的球队会在封死传球线路上做更多尝试,对于门将的压迫反而没那么厉害,克洛普则会先将一个边后卫压过半场,随后配合锋线三人大搞压迫,这样中锋位置上的球员压迫门将,身后空间也被队友补上了。

对于门将而言,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他们处在一个不用转身,就能看清全场的位置,但自身接触的训练方式和思维惯性,让他们并不具备组织者的天赋。在逼抢战术日益精细的当下,随便一支小球队,都能拿出成建制的前场逼抢。德赫亚和拉姆斯代尔的失误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门将想靠出球为自己搏一席之地,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文:池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