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市新高考样卷 物理试卷
2017年上海市考试研究试测 物理试卷
考生注意:
1、答题前,务必在试卷与答题纸上填写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2、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3、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第二部分为填空题,第三部分为综合题。
4、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相应的位置,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1至8题每小题3分,9至12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恒星的寿命取决于恒星的( )
(A)质量 (B)温度 (C)体积 (D)成分
2.质疑“越重的物体下落得越快”这一观点,并解释落体运动规律的科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 (B)伽利略 (C)牛顿 (D)爱因斯坦
3.湖面上的水波可以绕过障碍物是由于波在传播过程中发生了( )
(A)反射 (B)折射 (C)干涉 (D)衍射
4.如图,两上下平行的圆形线圈同轴放置,先闭合电键S,然后再打开。在闭合与打开的两个瞬间,由上向下观察,上方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 )
(A)都沿逆时针方向
(B)都沿顺时针方向
(C)闭合时沿逆时针方向,打开时沿顺时针方向
(D)闭合时沿顺时针方向,打开时沿逆时针方向

5.在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时,不考虑电子对α粒子运动轨迹的影响,这是因为α粒子与电子 ( )
(A)不会相遇 (B)不发生相互作用
(C)发生的相互作用可以忽略 (D)发生的相互作用可以相互抵消
6.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波周期为0.8 s,在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P处于平衡位置。在t=1.2 s时,质点P( )
(A)向上运动 (B)位移为30 cm
(C)向右移动0.6 m (D)仍在原来的位置

7.电梯天花板上固定一弹簧测力计,测力计下挂一重物。电梯静止时,测力计读数为50 N。若电梯向下运动时,测力计读数恒为55 N,则电梯做( )
(A)匀速运动 (B)匀加速运动 (C)匀减速运动 (D)变加速运动
8.磁感应强度的单位T用基本单位可表示为( )

9.如图电路中,闭合电键S。当电键S1打开时,电流表读数为0.16 A;当电键S1闭合时,电流表读数为0.2 A。则该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 )
(A)10 V (B)8 V (C)7.2 V (D)7 V

10.儿童的肺活量约为2L,在标准状态下,空气的摩尔体积为22.4L/mol。他一次吸气能吸入的空气分子数约为(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1))( )
(A)5×10^21个 (B)5×10^22个 (C)5×10^23个 (D)5×10^24个
11.如图,容器被绝热活塞分成两部分,分别装有理想气体A、B。开始时,A的温度为TA,B的温度为TB,且TA>TB。气体A、B均处于平衡状态,活塞静止。加热容器,使两边气体缓慢升高相同的温度,若不计活塞的摩擦,则活塞将( )
(A)向右移动 (B)向左移动
(C)保持不动 (D)因体积未知而无法确定

12.小铭和奶奶分别住在同一条笔直街道上。奶奶从家出发缓步去小铭家的途中,在自家门口的小铭看到后快步前往迎接,扶着奶奶一起回家。下列s-t图中,大致能反映上述过程的是( )

二、填空题(共22分。每个空格2分)
13.在“用DIS研究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4个学生在常温(约20℃)下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p-1/V图线在图中分别用a、b、c、d表示,则实验中操作符合规范,结果正确的是图线________;若在实验中用手握住注射器压缩气体,则实验结果为图线 ________。

14.人类在对光的本性认识过程中,通过________实验现象认识到光是一种波动;通过________实验现象认识到光也具有粒子性。目前人类认为光的本性是________。
15.如图,把电压可调的高压直流电源的两极分别与两头部尖锐的金属棒连接,当电源的电压逐渐增大到1.2×10^4V时,两金属棒尖端间产生放电现象形成电火花,若1 s内通过两尖端间空气层的电荷量为5×10^-3 C,则放电电流强度为________A;此时由于放电而消耗的功率为______W 。

16.质量为2 kg的小木块静止在倾角为30°的斜面底端,木块和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3/6。用大小为20N、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拉动木块向上运动,经过2s撤去F,此时小木块的速度为________m/s,又经过________s木块运动到最高点。(g取10N/kg)

17.如图,质量为m、带负电的小油滴位于两平行放置、间距为d的水平金属板间,调节两金属板间的电压,可使小油滴在空间保持静止。在虚框内画出控制电路图,可用的器材有: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并标出直流电源的正负极。

三、综合题(共38分)
注意:第19、20题在列式计算、逻辑推理以及回答问题过程中,要求给出必要的图示、文字说明、公式、演算等。
18.(10分)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的操作步骤如下 :
a.取一根细线,下端系住直径为d=1.0cm的金属小球,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
b.用米尺量得固定点到小球上端之间细线的长度l;
c.在摆线偏离竖直方向小于5°的位置静止释放小球;
d.用秒表记录小球完成n次全振动的总时间t。
(1)甲同学的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L为摆长,T为周期),请完成表格。

(2)乙同学改变摆长重复实验,测量得到多组数据后,根据测得的摆长L和对应的周期T的数据,以________为横轴、________为纵轴画出图线,然后在图线上选取两个点,获取相应数据后,通过计算得到重力加速度。
19.(12分)如图,质量m=0.1 kg的物块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μ=0.5,物块与跨过小滑轮的绳子相连,滑轮的摩擦不计。取水平坐标如图所示,原点O在滑轮的正下方。在绳的另一端施加大小为0.9 N、方向恒定的拉力F,将物块由A(xA=1.73m)拉到B(xB=0.75 m),A、B处绳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θ分别为30°和53°。(取g=10N/kg,cos53°=0.6,√3≈1.73)求 :
(1)物块位于B处时的加速度;
(2)物块由A到B过程中拉力的功。

20.(16分)如图,半无界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下,磁场外一质量为m、电阻为R、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位于光滑水平面上,其左、右两边与磁场边界平行。在水平向右的恒力F作用下,线框由静止开始向磁场区域运动 。

(1)若导线框在进入磁场的过程中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求线框开始运动时其右端与磁场边界之间的距离s;
(2)设(1)中计算的结果为s0,分别就s=s0、s<s0和s>s0三种情况分析、讨论线框前端进入磁场后的速度变化情况。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1至8题每小题3分,9至12题每小题4分。)
1.A 2.B 3.D 4.C 5.C 6.D
7.C 8.A 9.B 10.B 11.B 12.D
二、填空题(共22分,每个空格2分)
13.b,a 14.干涉或衍射,光电效应,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15.5×10^-3,60 16.5,2/3
17.

三、综合题(共38分)
18.(本题共10分,每个空格2分)
(1)98.69,2.00,9.73~9.78 (2)T2,L(合理即给分)
19.(本题共12分)
解:(1)(8分)受力分析如图

由牛顿定律 Fcosθ-μN=ma
Fsinθ+N=mg
得 Fcosθ-μ(mg-Fsinθ)=ma
a=(cosθ+μsinθ)-μg
代入相应数据得 a=4m/s^2
(2)(4分)由功的定义W=Fscosθ可知,在物体运动过程中拉力做功

20.(本题共16分)
解:(1)(7分)
线框未进入磁场时,在水平方向上仅受外力作用
F=ma
做匀加速运动,前端进入瞬间


(2)9分


考生人数:2613
平均分:65.72

2016学年上海调研